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JVM判断对象是否可以回收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3-17 21:04:34
...

一、判断对象是否是“垃圾”

垃圾回收器在对堆进行回收前,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这些对象之中哪些还“存活”着,哪些已经“死去”(即已经不可能再被使用的对象)

1.1 引用计数算法(已被淘汰)

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的值就+1;当引用失效时,值就-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能再被使用的。

引用计数器算法的实现非常简单,判定效率也很高,在大部分情况下它都是一个不错的算法,也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应用案例,例如微软公司的COM技术。但是,至少主流Java虚拟机里面没有选用引用计数器算法来管理内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比如如果父对象有一个对子对象的引用,子对象反过来引用父对象,这样,他们的引用计数永远不可能为0.

如下例子说明了这种情况:

public class abc_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MyObject object1=new MyObject();
        MyObject object2=new MyObject();
        
        object1.object=object2;
        object2.object=object1;
        
        object1=null;
        object2=null;
        

    }

}

class MyObject{
    
     MyObject object;
     
}

最后两句将object1和object2都赋值为null,也就是说object1和object2两个引用失效,原对象无法被访问,但是因为它们互相引用对方,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器都不为0,那么垃圾收集器永远不会回收它们。

1.2 可达性分析算法

在主流的商用程序语言(Java、c#)的主流实现中都是通过可达性分析来判定对象是否存在的。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结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经过的路径成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如下图所示,对象object 5、object 6、object 7虽然互项有关联,但是它们到GC Roots是不可达的,所以它们将会被判定为是可回收的对象。
JVM判断对象是否可以回收
在Java语言中,可作为GC Roots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JNI(即一般说的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对象间的循环引用问题在可达性分析算法就得到了解决,因为GC Root在对象图之外,是特别定义的“起点”,不可能被对象图内的对象所引用。

二、被GC判断为“垃圾”的对象一定会被回收吗

即使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不可达对象,也并非是“非死不可”的,这时它们暂时出于“缓刑”阶段,要真正宣告一个对象死亡,至少要经过两次标记过程:如果对象在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 Roots相连接的引用链,那它会被第一次标记并且进行一次筛选,筛选的条件是此对象是否有比要执行finalize()方法。当对象没有覆盖finalize()方法,或者fina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虚拟机将这两种情况都视为“没有必要执行”。(即意味着直接回收)。

如果这个对象被判定为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那么这个对象将会放置在一个叫做F-Queue的队列之中,并在稍后由一个由虚拟机自动建立的、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去执行它。这里所谓的“执行”是指虚拟机会触发这个方法,但并不承诺会等待它运行结束,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对象在finalize()方法中执行缓慢,或者发生了死循环(更极端的情况),将很可能会导致F-Queue队列中其他对象永久处于等待,甚至导致整个内存回收系统崩溃。

finalize()方法是对象逃脱死亡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稍后GC将对F-Queue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小规模的标记,如果对象要在finalize()中成功拯救自己——只要重新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关联即可,譬如把自己(this关键字)赋值给某个类变量或者对象的成员变量,那在第二次标记时它将被移除出“即将回收”的集合;如果对象这时候还没有逃脱,那基本上它就真的被回收了。

以下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public class FinalizeEscapeGC {
    public static FinalizeEscapeGC SAVE_HOOK = null;

    public void isAlive() {
        System.out.println("yes,i am still aliv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finalize mehtod executed!");
        FinalizeEscapeGC.SAVE_HOOK =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AVE_HOOK = new FinalizeEscapeGC();
        // 对象第一次成功拯救自己
        SAVE_HOOK = null;
        System.gc();
        // 因为finalize方法优先级很低,所以暂停0.5秒以等待它
        Thread.sleep(500);
        if (SAVE_HOOK != null) {
            SAVE_HOOK.is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i am dead:(");
        }
        // 下面这段代码与上面的完全相同,但是这次自救却失败了
        SAVE_HOOK = null;
        System.gc();
        // 因为finalize方法优先级很低,所以暂停0.5秒以等待它
        Thread.sleep(500);
        if (SAVE_HOOK != null) {
            SAVE_HOOK.is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i am dead:(");
        }
    }
}

运行结果:

finalize mehtod executed!
yes,i am still alive:)
no,i am dead:(

SAVE_HOOK对象的finalize()方法确实被GC收集器触发过,并且在被收集前成功逃脱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代码中有两段完全一样的代码片段,执行结果却是一次逃脱成功,一次失败,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都只会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如果对象面临下一次回收,它的finalize()方法不会被再次执行,因此第二段代码的自救行动失败了。因为fina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虚拟机都视为“没有必要执行”。(即意味着直接回收)

相关标签: java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