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Riak Core的探索 (1) Hello 博客分类: 我的备忘录Erlang erlangriak_coredynamo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3-17 19:34:04
...
haogongju、人人IT网、59n南龙、360doc不要抄我的烂博客了,私人备忘用。
基于Riak Core的开发指南
1. hello, Riak Core
从riak-core-first-multinode开始一个hello world应用(简称mfmn):访问这里。
这个Riak Core应用有个最简单的vnode,它仅实现了一个ping功能,当vnode收到ping命令时会返回这个vnode管理的partition在ring中的整数值。
该文演示了使用一个rebar定制的riak_core_multinode模版构建一个3节点的hello world级别的Riak Core应用。
这个应用虽然没什么实用价值,不过可以亲手触摸到dynamo的ring、node这些概念。
1.1. Riak Core应用的rebar开发模板
可以通过rebar模板riak_core_multinode自动搭建一个Riak Core应用系统的骨架。
1) 下载rebar_riak_core模板
2) 通过模板创建Riak Core应用骨架
模板创建的工程的通用目录结构:
1.2 常用操作命令
当前目录为工程所在的根目录
1)构建3节点的Riak Core应用
2)启动所有的物理节点
3)把这3个物理节点连接起来,一个ring会从这3个物理节点中自动构建出来
注意,连接物理节点的命令只需要执行第一次就行了,不要重复连接。
4)连上某个物理节点
注意退出的时候按Ctrl+D
5)常用make构建命令
make rel会创建一个节点的应用的发布(release)。在rel/目录下的mfmn
make relclean会清除此应用的release
make devrel会在dev目录下创建有3个节点的应用(dev1、dev2和dev3)。
make devclean会清除这些应用的releases
1.3 察看Riak Core系统状态
实际上rebar模板构建的应用会提供一个察看riak_core ring状态的命令:
1.4 其它
我们一般用appmon察看应用及其进程。在应用的发布(release)配置(<my_app>/releases/<version>/<my_app>.rel)中可以看到,riak_core将会作为一个application被自动启动(当然还包括它依赖的其他applications,如riak_system等),当然还有用户的应用。(查看release的应用配制参数)
如图所示,这是系统运行时能看到所有的application,mfmn是实现RTS系统所有业务逻辑的application,而riak_core application为整个RTS系统提供了分布式的系统框架支持。
mfmn application的进程树,mfmn_vnode_master是riak_core_vnode_master模块运行时的一个进程注册名,这个进程作为容纳业务模块代码的容器运行。如前所述,在进程启动时系统的业务逻辑会嵌入到这个进程中了。
一般我们用appmon察看应用及其进程,但是打包后的应用不会自动包含appmon这个application。有两个办法:
1) 在make前,修改rel/reltool.config,在sys的 {rel, "mfmn", ... } 列出的依赖库列表中加入appmon,这样make出来的应用就可以图形工具appmon察看进程了;
2) 直接将erlang安装目录lib下的appmon拷到对应的dev/dev1/lib目录下
1.5 ping
这个hello world级应用系统对外提供了一个API(在mfmn.erl中),它只有一个叫ping的函数。
%% @doc Pings a random vnode to make sure communication is functional
2. 一个更复杂点的应用:RTS
2.1 简介
这是一个实时统计应用(RTS)。它对外提供了两类服务:接收并分析用户的日志数据;对日志进行实时统计(比如目前为止一共收到多少请求,有多少GET请求、POST请求,浏览器类型等等)。访问见这里:riak-core-the-vnode。
2.2 数据分布策略
目标是得到不同用户上传日志的各类统计信息:不同用户上传自己的日志信息,RTS应用对每个用户上传的日志的各类状态分别统计。所以数据分布方式是根据用户信息和统计状态随机分布,:
DocIdx = riak_core_util:chash_key({list_to_binary(Client), list_to_binary(StatName)})
2.3 服务及其API
接收日志数据的服务在rts_entry_vnode模块中实现,统计日志的服务在rts_stat_vnode模块中实现。
同时,这两类服务对外提供的调用API也在对应的模块中。
每当接收日志服务收到一条日志,会用正则表达式分析日志,根据分析结果调用统计服务对日志信息进行计数。
最后由一个rts模块作为Facade包装这两个服务,统一对外提供API。
BTW:由于每个日志信息的上传都要新建一个HTTP连接,这里就成了系统输入的性能瓶颈。因此即使使用多个物理节点时也不会感受到系统性能的提高。
2.4 对外HTTP接口
为了实验方便,这个例子系统对外实现了一个HTTP接口,这样用户通过脚本利用curl工具就可以上传日志数据了。
这个HTTP接口借助了webmachine应用实现,具体逻辑在rts_wm_entry模块中,会在rts_app启动时完成这个模块的webmachine加载。
2.5 实现
这里的重点是了解和学习Riak Core的vnode接口如何使用实现业务逻辑:基于riak_core_vnode behaviour实现相关回调函数。
对于每个partition,会有一个rts_stat_vnode进程负责该分区内日志数据的各种状态统计,这个vnode进程内维护一个字典数据结构(dict),用来存储这个partition上的各种日志状态。字典的key是状态名,value是整数或者list。
不过我觉得这个rts例子的处理逻辑似乎有问题,不能处理多个用户的录入。
riak_core_vnode behaviour的回调函数:
1) 生命周期回调函数:
init(Partition) 初始化vnode进程的状态(类似gen_server/gen_fsm的状态),回调函数的参数是代表此vnode负责的分区的ring整数;
terminate(Reason, State)
handle_exit/3 当与vnode进程有link的其它进程崩溃时被调用
用户定制的riak_core_vnode回调函数模块被称为'vnode_moudles',可以调用application:get_env(riak_core, vnode_modules). 查询当前应用的vnode模块。这些在riak_core:register_vnode_module注册。
to be continue...
Riak Core配置
http://wiki.basho.com/Configuration-Files.html
基于Riak Core的开发指南
1. hello, Riak Core
从riak-core-first-multinode开始一个hello world应用(简称mfmn):访问这里。
这个Riak Core应用有个最简单的vnode,它仅实现了一个ping功能,当vnode收到ping命令时会返回这个vnode管理的partition在ring中的整数值。
该文演示了使用一个rebar定制的riak_core_multinode模版构建一个3节点的hello world级别的Riak Core应用。
这个应用虽然没什么实用价值,不过可以亲手触摸到dynamo的ring、node这些概念。
1.1. Riak Core应用的rebar开发模板
可以通过rebar模板riak_core_multinode自动搭建一个Riak Core应用系统的骨架。
1) 下载rebar_riak_core模板
mkdir -p ~/.rebar/templates; cd~/.rebar/templates git clone git://github.com/rzezeski/rebar_riak_core.git
2) 通过模板创建Riak Core应用骨架
mkdir mfmn cd mfmn wget http://cloud.github.com/downloads/basho/rebar/rebar && chmod u+x rebar
./rebar create template=riak_core_multinode appid=mfmn nodeid=mfmn
模板创建的工程的通用目录结构:
- rebar.config 工程的rebar配置文件
- apps目录下是应用的源代码,mfmn应用在mfmn目录下;
- rel目录下是riak_core应用的配置
- deps目录下放置依赖的riak_core及其依赖应用,在make后自动下载;
- dev目录下放置编译好的多节点应用。
1.2 常用操作命令
当前目录为工程所在的根目录
1)构建3节点的Riak Core应用
make devrel
2)启动所有的物理节点
for d in dev/dev*; do $d/bin/mfmn start; done
3)把这3个物理节点连接起来,一个ring会从这3个物理节点中自动构建出来
for d in dev/dev{2,3}; do $d/bin/mfmn-admin join mfmn1@127.0.0.1; done
注意,连接物理节点的命令只需要执行第一次就行了,不要重复连接。
4)连上某个物理节点
./dev/dev1/bin/mfmn attach
注意退出的时候按Ctrl+D
5)常用make构建命令
make rel会创建一个节点的应用的发布(release)。在rel/目录下的mfmn
make relclean会清除此应用的release
make devrel会在dev目录下创建有3个节点的应用(dev1、dev2和dev3)。
make devclean会清除这些应用的releases
1.3 察看Riak Core系统状态
实际上rebar模板构建的应用会提供一个察看riak_core ring状态的命令:
./dev/dev1/bin/mfmn-admin member_status
1.4 其它
我们一般用appmon察看应用及其进程。在应用的发布(release)配置(<my_app>/releases/<version>/<my_app>.rel)中可以看到,riak_core将会作为一个application被自动启动(当然还包括它依赖的其他applications,如riak_system等),当然还有用户的应用。(查看release的应用配制参数)
如图所示,这是系统运行时能看到所有的application,mfmn是实现RTS系统所有业务逻辑的application,而riak_core application为整个RTS系统提供了分布式的系统框架支持。
mfmn application的进程树,mfmn_vnode_master是riak_core_vnode_master模块运行时的一个进程注册名,这个进程作为容纳业务模块代码的容器运行。如前所述,在进程启动时系统的业务逻辑会嵌入到这个进程中了。
一般我们用appmon察看应用及其进程,但是打包后的应用不会自动包含appmon这个application。有两个办法:
1) 在make前,修改rel/reltool.config,在sys的 {rel, "mfmn", ... } 列出的依赖库列表中加入appmon,这样make出来的应用就可以图形工具appmon察看进程了;
2) 直接将erlang安装目录lib下的appmon拷到对应的dev/dev1/lib目录下
1.5 ping
这个hello world级应用系统对外提供了一个API(在mfmn.erl中),它只有一个叫ping的函数。
%% @doc Pings a random vnode to make sure communication is functional
ping() -> DocIdx = riak_core_util:chash_key({<<"ping">>, term_to_binary(now())}), PrefList = riak_core_apl:get_primary_apl(DocIdx, 1, mfmn), [{IndexNode, _Type}] = PrefList, riak_core_vnode_master:sync_spawn_command(IndexNode, ping, mfmn_vnode_master).
2. 一个更复杂点的应用:RTS
2.1 简介
这是一个实时统计应用(RTS)。它对外提供了两类服务:接收并分析用户的日志数据;对日志进行实时统计(比如目前为止一共收到多少请求,有多少GET请求、POST请求,浏览器类型等等)。访问见这里:riak-core-the-vnode。
2.2 数据分布策略
目标是得到不同用户上传日志的各类统计信息:不同用户上传自己的日志信息,RTS应用对每个用户上传的日志的各类状态分别统计。所以数据分布方式是根据用户信息和统计状态随机分布,:
DocIdx = riak_core_util:chash_key({list_to_binary(Client), list_to_binary(StatName)})
2.3 服务及其API
接收日志数据的服务在rts_entry_vnode模块中实现,统计日志的服务在rts_stat_vnode模块中实现。
同时,这两类服务对外提供的调用API也在对应的模块中。
每当接收日志服务收到一条日志,会用正则表达式分析日志,根据分析结果调用统计服务对日志信息进行计数。
最后由一个rts模块作为Facade包装这两个服务,统一对外提供API。
BTW:由于每个日志信息的上传都要新建一个HTTP连接,这里就成了系统输入的性能瓶颈。因此即使使用多个物理节点时也不会感受到系统性能的提高。
2.4 对外HTTP接口
为了实验方便,这个例子系统对外实现了一个HTTP接口,这样用户通过脚本利用curl工具就可以上传日志数据了。
这个HTTP接口借助了webmachine应用实现,具体逻辑在rts_wm_entry模块中,会在rts_app启动时完成这个模块的webmachine加载。
2.5 实现
这里的重点是了解和学习Riak Core的vnode接口如何使用实现业务逻辑:基于riak_core_vnode behaviour实现相关回调函数。
对于每个partition,会有一个rts_stat_vnode进程负责该分区内日志数据的各种状态统计,这个vnode进程内维护一个字典数据结构(dict),用来存储这个partition上的各种日志状态。字典的key是状态名,value是整数或者list。
不过我觉得这个rts例子的处理逻辑似乎有问题,不能处理多个用户的录入。
riak_core_vnode behaviour的回调函数:
1) 生命周期回调函数:
init(Partition) 初始化vnode进程的状态(类似gen_server/gen_fsm的状态),回调函数的参数是代表此vnode负责的分区的ring整数;
terminate(Reason, State)
handle_exit/3 当与vnode进程有link的其它进程崩溃时被调用
用户定制的riak_core_vnode回调函数模块被称为'vnode_moudles',可以调用application:get_env(riak_core, vnode_modules). 查询当前应用的vnode模块。这些在riak_core:register_vnode_module注册。
to be continue...
Riak Core配置
http://wiki.basho.com/Configuration-Files.html
下一篇: QAxObject 读写 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