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学习Java多线程之线程定义、状态和属性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3-09 14:14:53
一 、线程和进程 1. 什么是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线程是指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执行程序代码的一个执行单元。在java语言中,线程有四种状态:运行 、就绪、挂起和结束...

一 、线程和进程

1. 什么是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线程是指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执行程序代码的一个执行单元。在java语言中,线程有四种状态:运行 、就绪、挂起和结束。
进程是指一段正在执行的程序。而线程有事也被成为轻量级的进程,他得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各个线程之间共享程序的内功空间(代码段、数据段和堆空间)及一些进程级的资源(例如打开的文件),但是各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棧空间。
2. 为何要使用多进程
在操作系统级别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使用多线程可以减少程序的响应时间,如果某个操作和耗时,或者陷入长时间的等待,此时程序讲不会响应鼠标和键盘等的操作,使用多线程后可以把这个耗时的线程分配到一个单独的线程去执行,从而使程序具备了更好的交互性。
- 与进程相比,线程创建和切换开销更小,同时多线程在数据共享方面效率非常高。
- 多cpu或者多核计算机本身就具备执行多线程的能力,如果使用单个进程,将无法重复利用计算机资源,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在多cpu计算机使用多线程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 使用多线程能简化程序的结构,使程序便于理解和维护

二、创建线程
多线程的实现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其中前两种为最常用的方法:
1. 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
thread本质上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一个实例。需要注意的是调用start()方法后并不是是立即的执行多线程的代码,而是使该线程变为可运行态,什么时候运行多线程代码是由操作系统决定的。
以下是主要步骤:
(1)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该类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就代表了线程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把run()方法称为执行体。
(2)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3)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public class testthread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mthread = new testthread();
    mthread.start(); 
  } 
}

2. 实现runnable接口,并实现该接口的run()方法
以下是主要步骤:
(1)自定义类并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run()方法。
(2)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对象作为参数实例化该thread对象。
(3)调用thread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public class test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ublic class testrunna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runnable mtestrunnable = new testrunnable();   
    thread mthread = new thread(mtestrunnable);
    mthread.start(); 
  } 
}

3. 实现callable接口,重写call()方法
callable接口实际是属于executor框架中的功能类,callable接口与runnable接口的功能类似,但提供了比runnable更强大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的3点:
(1)callable可以在任务接受后提供一个返回值,runnable无法提供这个功能。
(2)callable中的call()方法可以抛出异常,而runnable的run()方法不能抛出异常。
(3)运行callable可以拿到一个future对象,future对象表示伊布计算的结果,他提供了检查计算是否完成的方法。由于线程属于异步计算模型,因此无法从别的线程中得到函数的返回值,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future来监视目标线程调用call()方法的情况,但调用future的get()方法以获取结果时,当前线程就会阻塞,知道call()方法的返回结果。

public class testcallable { 
  //创建线程类
  public static class mytest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 {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n "hello worl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estcallable mmytestcallable= new mytestcallable(); 
    executorservice m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pool(); 
    future mfuture = mexecutorservice.submit(mmytestcallable); 
    try { 
    //等待线程结束,并返回结果
      system.out.println(mfuture.ge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上述程序的输出结果为:hello world

在这三种方式中,一般推荐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其原因是:首先,thread类定义了多种方法可以被派生类使用重写,但是只有run()方法是必须被重写的,实现这个线程的主要功能,这也是实现runnable接口需要的方法。其次,一个类应该在他们需要加强或者修改时才会被继承。因此如果没有必要重写thread类的其他方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

三、中断线程
当线程的run()方法执行方法体中的最后一条语句后,并经由执行return语句返回时,或者出现在方法中没有捕获的异常时线程将终止。在java早期版本中有一个stop方法,其他线程可以调用它终止线程,但是这个方法现在已经被弃用了。
interrupt方法可以用来请求终止线程,当一个线程调用interrupt方法时,线程的中断状态将被置位。这是没有个线程都具有的boolean标志,每个线程都应该不时的检查这个标志,来判断线程是否被中断。
要想弄清线程是否被置位,可以调用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while(!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do something
}

但是如果一个线程被阻塞,就无法检测中断状态。这是产生interruptedexception的地方。当一个被阻塞的线程(调用sleep或者wait)上调用interrupt方法。阻塞调用将会被interruptedexception中断。
如果每次迭代之后都调用sleep方法(或者其他可中断的方法),isinterrupted检测就没必要也没用处了,如果在中断状态被置位时调用sleep方法,它不会休眠反而会清除这一状态并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所以如果在循环中调用sleep,不要去检测中断状态,只需捕获interruptedexception。
在很多发布的代码中会发现interruptedexception被抑制在很低的层次上:

void mytask(){
...
try{
sleep(50)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不要这样做,如果不认为catch中做一处理有什么好处的话,有两种合理的选择:

在catch中调用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来设置中断状态。调用者可以对其进行检测
更好的选择用throw interruptedexception标记你的方法,不采用try语句块来捕获已成。这样调用者可以捕获这个异常:

void mytask()throw interruptedexception{
sleep(50)
}

四、线程的状态

(1). 新建状态(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 就绪状态(runnable):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变得可运行,等待获取cpu的使用权。
(3). 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取了cpu,执行程序代码。
(4). 阻塞状态(blocked):阻塞状态是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cpu使用权,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就绪状态,才有机会转到运行状态。阻塞的情况分三种:
- 等待阻塞:运行的线程执行wait()方法,jvm会把该线程放入等待池中。
- 同步阻塞:运行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若该同步锁被别的线程占用,则jvm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中。
- 其他阻塞:运行的线程执行sleep()或join()方法,或者发出了i/o请求时,jvm会把该线程置为阻塞状态。当sleep()状态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i/o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5). 死亡状态(dead):线程执行完了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

学习Java多线程之线程定义、状态和属性

五、线程的优先级和守护线程

1. 线程优先级
在java中,每一个线程有一个优先级,默认情况下,一个线程继承它父类的优先级。可以用setpriority方法提高或降低任何一个线程优先级。可以将优先级设置在min_priority(在thread类定义为1)与max_priority(在thread类定义为10)之间的任何值。线程的默认优先级为norm_priority(在thread类定义为5)。
尽量不要依赖优先级,如果确实要用,应该避免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如果有几个高优先级的线程没有进入非活动状态,低优先级线程可能永远也不能执行。每当调度器决定运行一个新线程时,首先会在具有搞优先级的线程中进行选择,尽管这样会使低优先级的线程完全饿死。

2. 守护线程

调用setdaemon(true);将线程转换为守护线程。守护线程唯一的用途就是为其他线程提供服务。计时线程就是一个例子,他定时发送信号给其他线程或者清空过时的告诉缓存项的线程。当只剩下守护线程时,虚拟机就退出了,由于如果只剩下守护线程,就没必要继续运行程序了。
另外jvm的垃圾回收、内存管理等线程都是守护线程。还有就是在做数据库应用时候,使用的数据库连接池,连接池本身也包含着很多后台线程,监控连接个数、超时时间、状态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java多线程的线程定义、状态和属性,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