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教程之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三)
jvm内存组成结构
jvm栈由堆、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等部分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
1)堆
所有通过new创建的对象的内存都在堆中分配,其大小可以通过-xmx和-xms来控制。堆被划分为新生代和旧生代,新生代又被进一步划分为eden和survivor区,最后survivor由from space和to space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
新生代。新建的对象都是用新生代分配内存,eden空间不足的时候,会把存活的对象转移到survivor中,新生代大小可以由-xmn来控制,也可以用-xx:survivorratio来控制eden和survivor的比例旧生代。用于存放新生代中经过多次垃圾回收仍然存活的对象
2)栈
每个线程执行每个方法的时候都会在栈中申请一个栈帧,每个栈帧包括局部变量区和操作数栈,用于存放此次方法调用过程中的临时变量、参数和中间结果
3)本地方法栈
用于支持native方法的执行,存储了每个native方法调用的状态
4)方法区
存放了要加载的类信息、静态变量、final类型的常量、属性和方法信息。jvm用持久代(permanet generation)来存放方法区,可通过-xx:permsize和-xx:maxpermsize来指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垃圾回收机制
jvm分别对新生代和旧生代采用不同的垃圾回收机制
新生代的gc:
新生代通常存活时间较短,因此基于copying算法来进行回收,所谓copying算法就是扫描出存活的对象,并复制到一块新的完全未使用的空间中,对应于新生代,就是在eden和from space或to space之间copy。新生代采用空闲指针的方式来控制gc触发,指针保持最后一个分配的对象在新生代区间的位置,当有新的对象要分配内存时,用于检查空间是否足够,不够就触发gc。当连续分配对象时,对象会逐渐从eden到survivor,最后到旧生代,
用java visualvm来查看,能明显观察到新生代满了后,会把对象转移到旧生代,然后清空继续装载,当旧生代也满了后,就会报outofmemory的异常,如下图所示:
在执行机制上jvm提供了串行gc(serial gc)、并行回收gc(parallel scavenge)和并行gc(parnew)
1)串行gc
在整个扫描和复制过程采用单线程的方式来进行,适用于单cpu、新生代空间较小及对暂停时间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应用上,是client级别默认的gc方式,可以通过-xx:+useserialgc来强制指定
2)并行回收gc
在整个扫描和复制过程采用多线程的方式来进行,适用于多cpu、对暂停时间要求较短的应用上,是server级别默认采用的gc方式,可用-xx:+useparallelgc来强制指定,用-xx:parallelgcthreads=4来指定线程数
3)并行gc
与旧生代的并发gc配合使用
旧生代的gc:
旧生代与新生代不同,对象存活的时间比较长,比较稳定,因此采用标记(mark)算法来进行回收,所谓标记就是扫描出存活的对象,然后再进行回收未被标记的对象,回收后对用空出的空间要么进行合并,要么标记出来便于下次进行分配,总之就是要减少内存碎片带来的效率损耗。在执行机制上jvm提供了串行gc(serial msc)、并行gc(parallel msc)和并发gc(cms),具体算法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上各种gc机制是需要组合使用的,指定方式由下表所示: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篇: 关于Openfire集群源码的分析
下一篇: Repeater里switch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