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金山GoogleBlog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2-20 11:41:58
...
前言: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差异,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社会的未来,哪一种方式最适应中国,我一直在思索,却没有什么结果。有的时候就写点东西,记录下零星的想法,只存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偶尔翻出来看看。现在觉得不如把其中的一些贴出来。毕竟我没有任何的社会学或者政治学的常识,,请大家指正一些可能是幼稚的想法;我也没有在美国居住过,道听途说的一些事实估计也会和事实有些出入。如果大家有更有趣的事实,或者纠正其中的一些说法,还请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当前一段在讨论中美的差异的时候,对待规则的态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异。一些人活在规则里面,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另外一些人活在规则外面,规则是最好遵守的。这个差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最近几次在美国一直思考的问题。最近的几次观察的对话,似乎让我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原因,核心原因可能就是: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说不的权利

以前曾经考虑过私有财产,发现每个人在自己所有的土地上面,拥有很大的制定规则的权利。比方说,在美国,我见到的”NO”比任何地方都多,无论是”No Parking”,“No Trespassing”, “No Smoking”, “No Entrance”,各种各样的No。在小学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到底是什么,显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想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还叫*么?后来发现,在美国*权利的限制比在国内还严重,但有一点不一样的就是,贴出这些牌子限制别人的*的人,不是*,不是有特权的人,恰恰就是这些私有财产的主人。

在一个普通的商业街道上溜达,发现每间商铺都有各种各样的牌子,有的写着”No Pet Beyond this Point”,而可能隔壁就写着”Pets welcome”,随着所处的位置的转移,规则的制定者在转移,规则也在变化。在自己的家里,你可以贴出牌子,在我的地盘上不允许戴眼镜;无论多古怪的规则,别人如果进入这个领地就必须遵守。每个人有不进入其他人的私有地盘的权利,但是一旦进入,就必须按照主人的规则办。(当然,有一些基本权利,所谓的基本*,比如生命权,是随着人走的,在任何地方都必须被尊重的)。在上周三的一个晚餐会上,我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情,得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就是如果你的私有土地大得足够修一条路,你是可以规定在这这条路上左行的,并且你的孩子在这条自家的路上开车,是可以没有驾驶执照的。这些,好像都是我的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朋友都熟知的常识。

*,或许就是在自己的底盘能上说不的权利。

公共土地的规则

说完了私有土地,那么公共的土地呢?比如一个城市,决策的过程是什么样呢?

美国的城市和中国还有些不一样,或者都不应该翻译成城市。比如Mountain View,2000年数据:70708人。现在随着Google迁入,应该大于这个数字,但应该也差别不大。斯坦福大学所在的Palo Alto是58598人(2000年数据)。这些数据都让人觉得美国的一个城市的大小,和上海的几个小区的总人口相当。

上一次在Carroll家里,和Sarah花了一个多小时探讨关于美国的市政规化。那时候天色已经很黑了。Carroll的家,在硅谷靠近海一边的山顶上,向东边望过去,硅谷从旧金山到San Jose连成一体的灯海让人觉得好似在科幻片里面,这是美国人口非常密集的区域。

Sarah指给看,就在这一片璀璨的灯光之中,有一片整齐的圆形的区域,却没有丝毫的灯光,我还以为这里是一个公园或者山头,Sarah告诉我,这是一个城市,名叫Saratoga。

Saratoga是个有个性的小城市。这个城市的居民投票决定,Saratoga应该是一个美丽的,田园式的小城市。在这个城市,他们禁止任何的商业,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商业部分。没有商业,也就没有足够的税收可以支撑每天的路灯的消耗,于是大家决定,Saratoga不设置路灯。晚上,开车经过Saratoga,就恍然如进入了田野,倒也别有一番风味。Saratoga人口两万九千人,是个富人区。

像Saratoga这样的有个性的城市美国很多。当一户人家搬入这个城市的时候,就必须认可这个城市的规范。这种规范,其实就是这个城市的法律。每个城市的法律,看起来有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本来就几万人,倒还真不至于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法律体系来,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构成了这个城市的规则,是每个人都必须,也愿意遵守的规则。不同的性格的城市吸引了不同性格的居民。美国有那么多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法律体系,每个人有选择在任意州居住的权利,但同时迁入一个州,城市或者小区(neighborhood)也就必须遵守这个地方的一些约定。这就是公有土地的规则。

规则的制定过程

Palo Alto也是个小城市,市长和9个市*可以全职,也可以兼职,每一年换届一次。在听证会的时候,任何一个对议题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到场旁听,并且后面有一段发言时间,每位市民5分钟(不能超时),市*必须听完,并作出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的结果。这是一天晚上,在Palo Alto的Coupa咖啡馆里,Tina将给我的故事。她也正好在这方面做研究。比如最近的一次就在讨论,Palo Alto是不是也要在全城安置无线网。在听证会上,有的市民动之以情,说自己家中的隐私会因为无线网络被邻居窥探;有的市民晓之以理,举例“Mountain View”就因为这件事情让它在全球多了很多的媒体曝光机会,带动了城市的繁荣。这样的讨论持续进行,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制定一个城市的法律。

Campbell也是这样的小城,在Saratoga和San Jose之间。那天和Sarah探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提到了当地居民和当地高科技公司的矛盾。居民在十年前的城市规划里面规定了不能有任何一幢新建的房子,当地的自然部分必须被保存,而几百家硅谷公司组成的商会在抱怨房价的不断上升,导致高科技公司的人力成本过高。规则就是在两种声音的冲突,讨论,妥协中达成。

城市和小区

上周五晚上,一个人在加州Monterey南部的一个小城市Carmel By the Sea溜达。这是个美得让人窒息的城市。天蓝的太平洋就和美丽的沙滩在小城身边伸展,美丽的西班牙式房子藏在绿树后面。总之,真的很漂亮。我刚刚查了一下,2005年的人口:4000人!估计全美一万九千个城市中的很多都像这个城市一样。我信步走到了City Hall旁边,看着布告栏里每周都有听证会,来决定这个小城市的事务。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规则。我看到的正好是在2007年的住家车牌发放事宜,只要证明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住户,或者房屋的拥有者,就可以花15美元获得一个2007年的住家停车证,可以有些特殊的权利,比如在城市里标着30分钟停车的地方停90分钟,在特殊的只给居民的地方停车处停车等等。

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人在我的blog里面留言,就说美国的市*,和中国的物业管理公司非常相似,只负责向租户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这种说法对我了解美国的城市很有有帮助。那天和朋友走在上海的一些新建成的大型小区里面,我就说,这些小区的感觉,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很像了 – 鲜亮崭新的黄色标明的不可停车道路,各种完善的标志,每半年就重新修缮一下的公共设施,没有人踩踏的草坪以及小区里幸福的遛狗的居民。我看起来,美国的城市管理模式很像小区模式,也就是什么事情都有“主”的模式。

规则是谁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规则是自己制定的(比如在自己的土地上),或者自己参与指定的(比如说在自己的城市),对规则的尊重就比较容易达成。在中国,我们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就是上面的规则,而不是自己的规则;我们说“法不责众”, 如果众多的人都不以为然的法,那是谁的法?必然是少数人的法。

最后,想起来一个小插曲,就是在Santa Cruz我们开始5天的培训前,在房间里的二十几个人一起提议之后五天的行为规范,大家每个人都提一句:比如“一次只有一个人说话”,“准时”等等。当提到手机的使用的时候,却发生了分歧。有人提议“这是对每个人非常重要的一周,建议我们全程不使用手机”,而有人认为“我的两个孩子可能随时打我的电话,我答应他们我会随时接听”,结果,全体通过的规范是,“保持边门敞开,所有的人手机调到振动,并且有来电的时候,可以随时离开,但必须走出门外才可以接听。”大家都对这个结论表示满意。这个规则,在之后的五天中间,没有人打破。这让我又一次来思考,中国的未来到底如何制定规则。

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金山Google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