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三线城市网络媒体面临的集体纠结
生活在对3g和4g时代进行不断吐槽的人们,不知道还记得不记得那个属于拨号上网的年代。我们不会对网速抱有多大的期望,却总是纠结于高额的电话账单。我们不会对网站有太多的期待,新浪搜狐网易就是最爱。
同样的,许多二三线城市的网媒从业者会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候客户不一定认识网络,但可能接受概念,不一定依赖网络,但容易套上关系。和一线城市许多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创业不同,二三线城市许多网媒都是由早前从事传统广告业务、传统媒体业务或者其他领域业务的老板所创立,运营方式也是以后台人员的复制黏贴+业务人员的传统营销+老板们的高层公关所组成。
对广告销售的习惯和熟悉使得各个平台往往把互联网平台作为户外广告一般进行售卖,区别只是大部分的客户都不太能理解这样的投放,会带来哪些,至少他们不能将流量想象成户外广告牌前的车水马龙。
但再捉摸不透的的事物也不会永远神秘,当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营造概念,甚至虚报数据的时候,客户也开始变得谨慎和挑剔。
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危机感并没有那么的直白,大部分的网络平台还来不及去有意识的培养专业人才或者建立新的服务体系,即使是新浪搜狐搜房腾讯的地方站点,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迟滞不前。
当平台同质化日趋严重,客户要求越来越多的时候,不少网媒开始感觉到压力,许多运营者会抱怨人才的稀少、团队的不稳定以及客户投放额度的增长缓慢。市场的压力会给出解决的方案。当淘汰无法避免,会促使更多的平台和从业者转换运营思路,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程度,从单纯给客户推荐资源,到逐渐主动结合客户需求、用户需求,再结合自身资源,充分发挥能动性......尽管这个过程充满着纠结和残酷。
将互联网平台视为未来的朝阳产业,并不是一种泡沫和错觉,而是根据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科技的发展所做出的判断,就如同苹果手机开启了智能机时代,背后则留下了巨人诺基亚的落寞和不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