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来源:http://blog.csdn.net/wulingmin21/article/details/6712684
阅读《大话设计模式》,在其中谈到一个商场的结账形式,商场经常有促销活动,比如打折,返利,打折+返利。这样的种种形式,归纳起来都是算法问题。而策略模式(Strategy),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看,所有的这些算法完成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他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了各种算法类和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
策略模式的Strategy类层次为Context定义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出这些算法的公共功能。
策略模式的一个优点是简化了单元测试,,因为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
另一个优点就是消除了条件语句。当不同的行为堆砌在一个类中,就很难避免使用条件语句来选择合适的行为,将这些行为封装在一个个独立的Strategy类中,可以在使用这些行为的类中消除条件语句。
策略模式就是用来封装算法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用它来封装几乎任何类型的规则,只要在分析过程中听到需要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的业务规则,就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处理这种变化的可能性。
CashNormal、CashRebate、CashReturn三种算法(正常收费、打折收费、返利收费),都继承CashSuper。如果还有别的收费方式,再写一个类,继承CashSuper。通过对CashContext的GetResult方法调用,可以得到收取费用的结果。通过构造方法传入具体的收费策略。
class CashContext
{
private CashSuper cs;
public CashContext(CashSuper csuper)
{
this.cs = csuper;
}
public double GetResult(double money)
{
return cs.acceptCash(money);
}
}
cc=new CashContext(new CashReturn("300","100"));
cc.GetResult(...);
通过switch来实例化cc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然后通过GetResult来得出结果。
简单工厂模式是由一个工厂对象决定创建出哪一种产品类的实例。也就说实例化谁。
CashReturn cr1 = new CashReturn("X", "Y");
在简单工厂中,如果增加了新类,那么这个工厂也要随之更改。在策略模式中,虽然CashContext中不用更改,但它的客户端的代码就要更改了(客户端代码有条件判断语句,如果增加了其它的,就需要改动了)。最后,将策略与简单工厂结合:
class CashContext
{
CashSuper cs = null;
public CashContext(string type)
{
switch (type)
{
case "正常收费":
CashNormal cs0 = new CashNormal();
cs = cs0;
break;
case "满X返Y":
CashReturn cr1 = new CashReturn("X", "Y");
cs = cr1;
break;
case "打Z折":
CashRebate cr2 = new CashRebate("0.Z");
cs = cr2;
break;
}
}
public double GetResult(double money)
{
return cs.acceptCash(money);
}
}
客户端就不用去判断了。但是如果有别的需求,还是要改动Switch中的代码。
在简单工厂模式中需要让客户端认识两个类,CashSuper和CashFactory,而策略模式与简单工厂结合的方法,客户端只需要认识一个类CashContext就可以了,耦合更加减低。客户端实例化的是CashContext的对象,调用的是CashContext的方法,使得具体的收费算法与客户端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