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之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突围
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实际上多数还只是健康管家的角色,与智能医疗的概念相距甚远;未来如果打通医疗数据的互通互认,可穿戴医疗设备也许会迎来新的爆发点。
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实际上多数还只是健康管家的角色,与智能医疗的概念相距甚远;未来如果打通医疗数据的互通互认,可穿戴医疗设备也许会迎来新的爆发点。
近日,天津一家可穿戴医疗设备生产商橙意家人推出橙意鼾症检测仪2.0,并在北京朝阳医院发布睡眠呼吸整体解决方案,试图打破穿戴设备产品目前浮于表面的健康管理模式。
使用者佩戴该款检测仪手表,经过7小时的睡眠,可以采集到血氧、脉率等数据;在手表与手机通过APP关联后,数据可以传到医生的电脑终端。医生根据手表收集的数据完成专业的诊断后,向用户手机反馈详细的报告。
通过与线下三甲医院在临床使用方面的合作,橙意鼾症检测仪连通设备使用者、APP和医生,形成了一条监测治疗康复的医疗服务闭环生态链。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在发布会上表示,橙意鼾症监测仪的相关数据与临床导睡眠图金标准相似率达到95%以上,可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筛查判断,并提供初级诊断的可靠依据。
据悉,橙意家人本次的产品发布会是国内首个落地在三甲医院的移动医疗项目发布会。
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今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将由去年的2640万元增长173%至约7210万元。听风平安卫士裔云天则表示,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突破点很可能是在医疗健康领域。
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告诉笔者:“现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还处于探索期,离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市场之所以如此火爆,缘于大家都在炒这个概念,可能是为了融资,也可能是为了做市值管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繁荣只是假象,各种健康监测设备,看起来贴心,实际上多数都是浅层的健康管家角色,与智能医疗的实质概念相距甚远。由于其功能“鸡肋”,且过于同质化,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将不能给消费市场带来长久的吸引力。
移动医疗软件易问医CEO王臻也有同样的看法:“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大都偏向于大健康,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向医疗靠拢一些。未来肯定会有市场,但不仅要被广大的用户接受,还要被医院、医生接受,这确实需要一些时间。”
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场
目前在电商平台搜索可穿戴手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品牌不下百种。
6月4日,华为宣布在美国市场发售TalkBandB2智能手环,同时与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Jawbone达成战略合作。今后华为可穿戴产品的数据将整合入后者的UP应用生态圈中,其UP平台目前已经有3000多个应用,为用户提供从健身指导到连接家庭温度计在内的诸多服务。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发货量达到1140万部,同比增长200%,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增长。
根据易观智库提供的数据,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4年的规模为22亿元人民币。2015年,AppleWatch的正式上市将会极大**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的增加,预计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35.6亿元人民币。
出门问问市场总监陈思诺向笔者透露,他们的Ticwatch手表从6月3号发布以后一共不过一周时间,目前在京东众筹的销售情况比预计的要火爆得多,总金额已经超过了600万元人民币。
“从Ticwatch的销售情况来看,爆发的这个时间点比预计的更加提前,说明市场期待真正好玩好用的可穿戴设备。”陈思诺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