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劳动力短缺 日本电商大批引入机器人追赶亚马逊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1-09 22:57:22
12月7日消息,据彭博社消息,由于40多年来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日本的机器人正逐步填补某些岗位的空缺。这为专注于自动化仓储的新兴企业创造了机会。人们一直担心机器人会夺去人类的工作。这一担忧看来不无道理...

12月7日消息,据彭博社消息,由于40多年来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日本的机器人正逐步填补某些岗位的空缺。这为专注于自动化仓储的新兴企业创造了机会。人们一直担心机器人会夺去人类的工作。这一担忧看来不无道理。

上周,日本最大的家具制造商Nitori部署了79个机器人,负责在大阪配送中心搬运货物。1980年,Nitori推出了日本首个自动化家具仓库,希望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根据劳动部的数据,日本劳动力的萎缩使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达到1.55,这是1973年以来的最高点。亚马逊公司等企业多年来一直在仓储自动化上进行投资,而许多日本的物流供应商也争相追赶亚马逊。电子商务公司订单激增,顾客期望交货快速,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日本企业正与Ground、Acca International等创业公司展开越来越多的合作。

Ground的创始人Hiratomo Miyata表示,“物流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商业模式几乎要接近尾声了。现在,体现企业差距的是它们利用技术填补劳力空缺的能力。”Nitori配送中心的机器人正在使用Ground设计的软件。

Miyata在乐天(Rakuten)工作了七年,他引领乐天打造了可与亚马逊竞争的物流业务。几年前他离开了乐天。2015年,他组建了一个核心成员团队并创立了Ground。

Ground总部设在东京,研发的是仓库物流软件,供印度投资方GreyOrange制造的机器人使用。这类机器人是一种小型机动平台,可移动整个货架,有利于把更多货物移入仓库,节省了人力备货和查询库存的时间。Miyata表示,如果一个仓库原本需配备300人才能正常运转,使用Ground的软件系统可让人员缩减至30人。

劳动力短缺 日本电商大批引入机器人追赶亚马逊

(一个机器人在Acca International的仓库中搬运货架。)

今年6月,Ground从日本第二大房屋建筑商大和房建(Daiwa House)筹集了10亿日元(合890万美元)。Miyata计划明年通过包括海外投资方的新一轮融资筹集更多资金,并计划在2020年前后在东京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Miyata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没有一家公司能与亚马逊抗衡,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许多公司都能使用的平台。如果亚马逊是苹果iOS,我们正打造的是Android。”

亚马逊多年来一直向物流网络注入资金。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 Systems,现在公司拥有超过10万台橙色机器人,其工作方式与Ground机器人类似。顾客在亚马逊网站购买商品后,某个仓库中的一台机器人就会嗡嗡开动,把存放这个商品的货架整个移动到人力组装线附近。亚马逊仍然需要人类员工完成拣癣检查和包装的工作,但自动化技术简化及优化了他们的工作,以提升速度、避免失误。箱子尺寸是自动选择的,闪烁的灯光告知员工紧急订单。

劳动力短缺 日本电商大批引入机器人追赶亚马逊

(亚马逊在日本川崎配送中心中使用的机器人。)

对于许多在线销售商品的公司而言,使用一个高效的仓库物流系统并非难事。但对于希望在网上建立影响力的品牌而言,它们面临着打造自己物流后端的艰巨挑战。这时Acca International这类创业公司就能发挥用武之地了。

Acca International自称为电子商务工厂。德国凉鞋品牌Birkenstock、运动品牌彪马等客户把产品运送到Acca设在东京以外的仓库中,在那里工作人员会拍摄和测量产品,全天候把图片上传到相应的网上商店。

2006年,摩根士丹利前投资银行家Hirokazu Kato创立了Acca。上个月,大和房建收购了Acca,但收购金额并未透露。Kato指出,过去数年人力支出的增长幅度高达10%。他还表示,仓库经营者还发现,如果仓库位置偏远,吸引员工的难度更大。这一点亚马逊也在尽力解决。亚马逊的在线招聘广告提供了1700日元的时薪,比日本主要城市的平均工资高出了67%。

劳动力短缺 日本电商大批引入机器人追赶亚马逊

(Acca International的创立者Hirokazu Kato。)

今年早些时候, Acca引入了30个由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它们与亚马逊使用的机器人十分相似。他表示,每个机器人售价约500万日元,这些机器人已帮助每名员工的包装产量增加了三倍,公司计划在明年春季把机器人数量增至100台。

Kato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机器人可把人力成本削减20%到30%。购买机器人的投资三年就可收回。”(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