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可穿戴设备控制脑电波?改变情绪不如监测情绪靠谱

程序员文章站 2023-12-03 10:08:04
近日,一款名为NeoRhythm(新节奏)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中。该产品号称可以“使用技术刺激大脑以特定的频率工作”,“一键改变心情”。从众筹结果来看,NeoRhythm受欢迎的程度远超预期,原本2.5万美元的众筹目标完成率最后达到了1239%,最终筹集到的资金高达30982...

近日,一款名为neorhythm(新节奏)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中。该产品号称可以“使用技术刺激大脑以特定的频率工作”,“一键改变心情”。 从众筹结果来看,neorhythm受欢迎的程度远超预期,原本2.5 万美元的众筹目标完成率最后达到了1239%,最终筹集到的资金高达309827美元,可见人们对改变情绪这类技术的热衷程度

好的情绪状态对人类而言尤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甚至能够影响生理机体健康和对现实世界产生改变。一键改变情绪,也就是说人类有可能用这种可穿戴设备中关乎脑电波的技术让自己大部分时间处于愉悦状态。这听上去就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如今它真切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关乎情绪的功能与技术,对于略显疲态但仍能代表未来趋势的可穿戴设备而言是不错的发展方向。只是通过技术改变情绪的可穿戴设备,到底是哆啦a梦的奇幻魔法,还是会带来麻烦的潘多拉魔盒?对于情绪,强行用技术去达到被动转变,似乎并不让人十分放心,毕竟其中涉及到是否安全、是否正规等各种问题。而且关于情绪,可穿戴设备未必非要“一口吃个胖子”直接改变情绪,通过情绪监测让人们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折中之法。

一、改变情绪的“魔法”之于可穿戴设备,或许是 “潘多拉魔盒”

穿上新鞋子,搭配漂亮的衣服,可出门就遇到刮风下雨,精心装扮毁于一旦;没吃早饭上班,可公交地铁全满员,最后饿着肚子迟到还要被责罚;用心投入的感情最后以分手告终,陷在伤心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这些场景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是现代社会的成年人都懂的道理,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自我调节,有些人精神力量强大心性坚韧,能够调节好,可有些人精神比较脆弱心绪敏感,又羞于启齿倾诉或就医,于是陷入恶性循环,甚至发展成抑郁症,如果关注新闻报道,会发现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比例不在少数,并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如果能有一种迅速转移压力、改变情绪的方法,那么这种状况也许会得到改善。 neorhythm就是这样的产品,根据产品信息来看,该产品能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能够与大脑中的脑电波同步,从而达到帮助使用者减压、集中注意力,甚至是缓解疼痛等效果。

按照neorhythm团队的说法,该产品发出的主导频率和伴随频率是经过科学验证的,这种技术能够为理想的精神状态创造一个完美的精神环境。那些玄妙的说辞和关乎先进技术的字眼使产品从表面上看十分诱人,但实际上改变情绪的技术出现在可穿戴设备中并非首次。

2016年,同样是在neorhythm中,美国可穿戴设备创业团队elf emmit发布了一款含有电磁线圈的头带,宣称可以利用脉冲频率的改变让人们的情绪发生转变。听上去原理和neorhythm相差无几,当时这个项目的目标金额是5 万美元,最终筹集了207186 美元,完成率414% 。但时至今日,这款产品在亚马逊中的评分平均为两颗星,状态为“当前不可用”,而多数的评论都是差评,获得差评的主因是用户体验差,或是根本没效果。

照此看来,如今的neorhythm同样是众筹阶段如火如荼,宣传语言也显得非常神奇,但是实际上很有可能重蹈elf emmit的覆辙,因为不论是从技术发展情况还是实际状况来看,其中的问题都不在少数。

虽然将情绪改变的技术应用到可穿戴设备上的做法近年才出现,但就技术本身来说,它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早在1953年,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两名年轻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彼得·米尔纳就将电极植入了小白鼠的脑袋,由此刺激小白鼠的大脑区域,结果令小白鼠产生了渴望和快感。

这个实验实质上是对低频电磁的应用。在当代医学领域中,高频电磁是x射线与ct 这类设备成像的基础,高频电磁还被应用于对肿瘤等疾病的放射治疗中,而低频电磁则被发现可以用来缓解压力甚至治愈癌症。在这个快节奏高速运转的社会,这类技术中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一些初创公司由此开始尝试这种疗法,或者研究相应的产品。而将其与可穿戴设备结合起来,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因为可穿戴设备是这类技术应用的最佳载体,并且根据近年的数据来看,可穿戴设备也无疑是大热领域。

看上去,这些公司获得了关注与资金,然而实际上,通过改变脉冲频率、发出与脑电波同步的电磁波等改变情绪的技术存在着不少风险。 在那个改变小白鼠情绪的实验中,科学家将植入小白鼠脑中的电极与一个按钮连接,按下按钮就能体会到快感,以至于这些小白鼠疯狂地去按动按钮,导致它们放弃了水、食物和性,最终这些实验体走向死亡。

再看看近年这些号称可以改变情绪的可穿戴设备,听上去就像是“魔法”, 可本质上与小白鼠实验没什么太大的差距。小白鼠会因为沉溺快感死亡,而neorhythm也被指出可能存在会让部分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形成依赖的弊端。

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种通过技术改变情绪的可穿戴设备有些类似于“毒品”,极可能让人类对其形成重度依赖,这对人类而言并不是积极的现象。而对于那些不喜欢接受药物治疗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们而言,沉溺于强行改变的情绪中也可能让其彻底放弃其他选择,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除了这些较为明显的弊端之外,此类技术和产品还潜藏着更深的风险。 人类的身体其实是基于一些微小的电流来运作的,如心脏的跳动。所以电磁疗法、改变脉冲是否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危害仍有待商榷。

更重要的是,截至目前,这类改变情绪的可穿戴设备中所应用到的技术没有获得过如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或ema (欧洲药物管理局)等正规机构的批准,购买未经专业医疗人员验证的未知设备,无疑是拿健康开玩笑。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种改变情绪的可穿戴设备尚不成熟,存在诸多风险,直接使用似乎就如同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可预知的负面影响。不过将可穿戴设备与“情绪”挂钩的大方向仍是可取的,只不过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折中之法”。

二、技术发展也需循序渐进,监测情绪比被动改变更靠谱

“用科技改变心情”并非玩笑或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公司的做法过于激进,虽然诱人但风险极高。不过人们其实已经发现了将可穿戴设备与情绪结合的一个稳妥方向,那就是利用可穿戴设备对情绪进行监测。

2017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与英国自闭症项目慈善组织autism initiatives合作,用智能材料制作出一种手环,旨在帮助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双重极端性格障碍的患者监测情绪。这种手环会根据情绪唤醒的水平改变颜色,让用户可以轻易地看到或者感觉到正在发生的情绪变化,无需借助移动设备或pc端。

对于人类而言,认识自己,及时了解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调整,对精神健康而言至关重要。而这个手环的开发初衷就是为了给人类的私密情感和身体之间架设“桥梁”,将两端连接,帮助人们意识到情绪变化,于是人们就能够主动去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健身、看电影、社交等活动让情绪中积极的部分变得活跃,而不是宅在家中自我封闭。

2019年,亚马逊也着手开发可识别人类情绪的可穿戴设备。由lab126硬件开发团队和alexa语音软件团队之间合作打造,lab126是亚马逊fire手机和echo智能音箱背后的硬件开发团队。该项目的开发代号为“dylan”,可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亚马逊希望这项技术最终能够引导用户“学会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展开交流”。

除了对人类情绪进行监测,人类也在通过可穿戴设备关注宠物情绪。 日本的langualess公司研发了一款全新的inupathy(智能宠物项圈)设备,可实时显示宠物的情绪状态。由于宠物在感到压力或焦虑时心跳会加快,所以该设备通过一个小型心率监测器来监视、记录并分析宠物情绪状态,并通过led显示屏和手机app为用户“翻译”,让用户能够及时关注到爱宠的情绪变化。

可以看到,即使不去通过技术手段强行改变情绪,可穿戴设备依然存在许多能与“情绪”结合的点。 实际上,监测情绪与监测健康本质相同,尤其是在情绪方面,人们往往不愿意将负面情绪让人察觉,或者说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然丧失了对自我情绪变化的感知能力,所以在遇到压力或感到焦虑时无法及时发泄或转化,久而久之导致了极其严重的问题。而与可穿戴设备结合促使人们自我监测情绪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提升人们不易被关注的精神健康水平。

就可穿戴设备行业自身而言,这样的结合也将产生一系列机遇。 尽管可穿戴设备是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仍然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情绪监测或许会使其迎来大爆发。当然使用可穿戴设备监测情绪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如保护个人隐私等,这就需要行业制度与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但不管怎样,在现阶段,让人们主动关注情绪自我提升比通过不成熟的技术手段强行改变情绪更加靠谱。文/东方亦落

相关标签: 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