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20年溯源仍旧空中楼阁,OEC的区块链技术能让它真的落地吗?

程序员文章站 2023-12-01 12:54:46
溯源,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

溯源,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过,食品尤其是农产品追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溯源尽管提出了20年,仍旧无法真正实现普及性应用。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产品溯源成本高,农产品利润低且竞争激烈,极大阻碍了生产者溯源的积极性。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基于食品安全生产和全程供应链管理两方面完整对接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

目前国内对农产品溯源的几种模式,仍旧主要停留在生产者自主推动的实验或者是探索中。这些模式包括:

1,自建基于物联网的溯源系统,成本极高,动辄数百万上千万投入,溯源产品主要面向会员制的高端用户销售。

2,生产者自制产品的溯源信息,印制二维码,实现所谓的一物一码。由于缺乏足够的可信度,用户并不买账,商家也缺乏持续推广的热情。

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也为食品尤其是农产品溯源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区块链自带可追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基因性特点,天然地适合溯源系统的要求。区块链技术的开发者和实体产业的经营者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区块链溯源的机会。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认为,信息孤岛模式下,溯源链条上下游的参与者各自维护一份账本,任一环节的参与者都可能出于利益而篡改,造假成本低。而区块链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等技术为溯源行业的信任缺失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公开透明性又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提供了透明机制。

20年溯源仍旧空中楼阁,OEC的区块链技术能让它真的落地吗?

于是一批区块链溯源项目应约而生。有的为橙子溯源,有的为黄花梨溯源,有的为大米溯源,这些溯源项目的合作形式往往采用私链或者联盟链的形式,就是区块链技术方和产品生产方实质是一个合作团队,技术方为生产者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把生产者的种植、采摘、施肥、育种等生产溯源信息放到链上,看起来一条链上有七八个节点在分布式记录,其实都是有生产者一人分饰几角。如果和前面提到的生产企业自制二维码比较,这种形式唯一的区别就是把企业自制的信息放到了链上,但是所谓的分布式记录仍旧还是企业统一记录。可以说,这样的溯源项目只是用区块链的新瓶装了自制二维码的旧酒,真实性存疑,发展也并不看好。

研究发现,这样的溯源项目,一个是少了分布机制,一个是少了激励机制。分布,就是为了让节点之间互相衔接,同时互相制约;激励,是为了让节点的分布记录、共同参与成为去中心化的市场力量。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比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除了缺少激励,更重要的是不再需要共识机制,造假难度降低。

在溯源提出20年之后,一个发端于电商领域的区块链项目:oec全商链希望改变这种溯源难落地的窘境。与之前的区块链溯源项目不同的是,oec全商链正在搭建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公链。整个公链与电商供应链完全吻合,深度融合,节点之间相互独立,而且还对原产地、加工地、物流、甚至是公益电商中最敏感的价格信息都进行了全方位上链。

食品农产品数千万种,对于这样繁杂的溯源信息流的记录,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oec全商链把供应链支付与溯源捆绑,同时加入了生态激励,供应链上节点获得的通证奖励既可以作为供应链支付结算,同时可以成为电商平台终端的营销结算,形成了良性持久的循环激励的供应链生态。

oec全商链:

于佳宁说,“区块链本质上是协同管制,它解决的不是单一主体问题,是解决多主体问题。”多主体问题,其实就是把供应链和线上线下消费和营销场景打通,让溯源在其中跑起来并形成新的价值。生产者、供应商、消费者都能从中获益。

在溯源无从落地的时候,真假不再重要,要看谁喊的凶,谁能在微信圈刷屏。而当溯源循环体系在供应链大规模运转起来的时候,就是优质原产地农产品可以不靠营销、不靠平台、也能迅速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同时也是倒逼溯源成为所有食品农产品经营者的必备要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