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程序员文章站 2023-11-24 20:41:34
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先说下为什么要使用到双向rnn,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上文提到的信息十分的重要,但这些信息是不足以捕捉...

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先说下为什么要使用到双向rnn,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上文提到的信息十分的重要,但这些信息是不足以捕捉文章信息的,下文隐含的信息同样会对该时刻的语义产生影响。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某次工作会议上,领导进行“简洁地”总结,他会在第一句告诉你:“下面,为了节约时间,我简单地说两点…”,(…此处略去五百字…),“首先,….”,(…此处略去一万字…),“碍于时间的关系,我要加快速度了,下面我简要说下第二点…”(…此处再次略去五千字…)“好的,我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些”(…此处又略去了二百字…),“谢谢大家!”如果将这篇发言交给一个单层的rnn网络去学习,因为“首先”和“第二点”中间隔得实在太久,等到开始学习“第二点”时,网络已经忘记了“简单地说两点”这个重要的信息,最终的结果就只剩下在风中凌乱了。。。于是我们决定加一个反向的网络,从后开始往前听,对于这层网络,他首先听到的就是“第二点”,然后是“首先”,最后,他对比了一下果然仅仅是“简要地两点”,在于前向的网络进行结合,就深入学习了领导的指导精神。

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上图是一个双向lstm的结构图,对于最后输出的每个隐藏状态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都是前向网络和后向网络的元组,即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其中每一个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或者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 又是一个由隐藏状态和细胞状态组成的元组(或者是concat)。同样最终的output也是需要将前向和后向的输出concat起来的,这样就保证了在最终时刻,无论是输出还是隐藏状态都是有考虑了上文和下文信息的。

下面就来看下tensorflow中已经集成的 tf.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 函数。似乎双向的暂时只有这一个动态的rnn方法,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种结构暂时也只会在encoder端出现,无论你的输入是pad到了定长或者是不定长的,动态rnn都是可以处理的。

具体的定义如下:

tf.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
 cell_fw,
 cell_bw,
 inputs,
 sequence_length=none,
 initial_state_fw=none,
 initial_state_bw=none,
 dtype=none,
 parallel_iterations=none,
 swap_memory=false,
 time_major=false,
 scope=none
)

仔细看这个方法似乎和dynamic_rnn()没有太大区别,无非是多加了一个bw的部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先看下前向传播的部分:

with vs.variable_scope(scope or "bidirectional_rnn"):
 # forward direction
 with vs.variable_scope("fw") as fw_scope:
  output_fw, output_state_fw = dynamic_rnn(
    cell=cell_fw, inputs=inputs, 
    sequence_length=sequence_length,
    initial_state=initial_state_fw, 
    dtype=dtype,
    parallel_iterations=parallel_iterations, 
    swap_memory=swap_memory,
    scope=fw_scope)

完全就是一个dynamic_rnn(),至于你选择lstm或者gru,只是cell的定义不同罢了。而双向rnn的核心就在于反向的bw部分。刚才说过,反向部分就是从后往前读,而这个翻转的部分,就要用到一个的方法,来看一下这一部分:

with vs.variable_scope("bw") as bw_scope:
 # ———————————— 此处是重点 ———————————— 
 inputs_reverse = _reverse(
   inputs, seq_lengths=sequence_length,
   seq_dim=time_dim, batch_dim=batch_dim)
 # ————————————————————————————————————
 tmp, output_state_bw = dynamic_rnn(
   cell=cell_bw, 
   inputs=inputs_reverse, 
   sequence_length=sequence_length,
   initial_state=initial_state_bw, 
   dtype=dtype,
   parallel_iterations=parallel_iterations,
   swap_memory=swap_memory,
   time_major=time_major, 
   scope=bw_scope)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输入不再是inputs,而是一个inputs_reverse,根据time_major的取值,time_dim和batch_dim组合的 {0,1} 取值正好相反,也就对应了时间维和批量维的词序关系。

而最终的输出:

outputs = (output_fw, output_bw)
output_states = (output_state_fw, output_state_bw)

这里还有最后的一个小问题,output_states是一个元组的元组,我个人的处理方法是用c_fw,h_fw = output_state_fw和c_bw,h_bw = output_state_bw,最后再分别将c和h状态concat起来,用tf.contrib.rnn.lstmstatetuple()函数生成decoder端的初始状态。

以上这篇双向rnn:bidirectional_dynamic_rnn()函数的使用详解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