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献礼:拼多多上线“拼对象” 社交背后的荷尔蒙走向何方?
七夕节,这个与玫瑰花和巧克力相伴的节日,终于被电商玩出了新花样!
近日,拼多多上线了一个“夕夕节”,并联手非诚勿扰推出了“拼对象”的活动,8月3日-8月7日单身族们只要在拼多多app搜索框搜“拼对象 ”,即可参加活动。相比于之前电商企业们在七夕节的打折促销商品,拼多多的此番操作可以说是再一次的另辟蹊径!
移动互联网流量天花板显现 电商企业的花样玩法成促活平台的刚需
近日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逐年降低,2019年q2更是出现了用户净减200万的情况,目前11.38亿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天花板。
聚焦电商行业来说,报告显示行业整体用户规模接近10亿,较去年同期净增1.35亿用户,但也意味着愈发接近移动互联网流量天花板。
在此背景下,社交模式以及下沉市场逐渐成为行业玩家们争相布局的两大突破口。不过,相对于下沉市场来说,社交模式对于流量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其几何增速优势还是相对明显,毕竟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其主要阵地还是在线上,而社交模式的拓展主要依托的就是线上空间的渗透,所以,社交模式的优化、整合、升级始终是很多电商平台流量拓展的不二法宝。
借势造势 拼多多为单身族搭桥释放消费新能力
近几年,在网购圈盘踞的用户,一定会发现电商圈的节日趴是越来越多了,双十一、京东618、苏宁818等,这些巨头造节的气氛背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用户消费需求节点的把控,如最早的双十一,是阿里窥探到用户过年采购年货的需求,而双十一的出现正好就是这个节点对用户需求的一次满足,不仅如此,随着之后电商圈的火爆,双十一成为了电商族们向用户抛出橄榄枝的集体献礼,而之后出现的618以及818则是对用户有换季需求的一次下放,让用户有一个很好的购物狂欢季。
看得出,对消费节点的把控是一个不错的消费契机,不过,电商企业对消费结点的全面布局之后,电商节似乎对于用户的诱惑力也在逐步下滑,因为在这些节日背后除了优惠、打折等原始的消费福利以外,用户已经找不到自己在节日背后存在的价值,而拼多多此番上线的“夕夕节”,可以说巧妙的借助了七夕节这个大的节日ip,利用拼多多自身在社交领域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真爱的世界。
具体在操纵细节上,“夕夕节”负责人汪月表示,“用户上传照片,心动值超过520并报名非诚勿扰的用户,将有机会被挑选为男、女嘉宾,走上非诚勿扰的舞台,未报名非诚勿扰的用户,也有机会获得华为p30 pro一台。”
助燃平台活力 向电商流量增长精准出击
对于拼多多的此番操作,可以说不仅借助了七夕节的狂欢,更加利用这个节日结点开辟了新的电商流量增长方向,对于以往一直对消费契机把控的电商玩法,拼多多对消费人群的分化无疑是开辟了新的电商玩法先河。
国金证券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单身经济研究报告,题目是《单身经济崛起,消费新*抬头》。这份报告对时下热门的单身经济和年轻人消费做了一项梳理,报告引用的数据说,2017年中国有约2.2亿未婚人群。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家庭压力和负担,“在消费过程中完全以自我为核心,消费动机基本都以自我需求为导向,悦己型消费、性价比追求和颜值经济等消费特性应运而生”。
随着电商企业对消费诉求的挖掘逐步见顶,对消费人群的差异化服务未尝不是一次新的探索方向,而单身人群的超强消费能力,不仅是电商平台活跃的秘密法宝,更是助推电商企业流量和营收增长的强大助推剂。
而婚恋类节目在大陆的发展从1988年湖南卫视开办的《玫瑰之约》算起,至今可以说已经十几年了,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可以说是近年来相亲类节目的典型ip,而其背后的成功与《非诚勿扰》特有的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不过,电视节目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盛极必衰,某种节目形态取得成功后导致的同类节目泛滥,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想要延长节目的生命力,只有坚持不懈的创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甚至包括营销策略、运营模式等,都必须加入新元素,与时俱进,此番拼多多的“夕夕节”与《非诚勿扰》的合作,就是一次很好的流量互振,既让《非诚勿扰》有了新的营销方式,又可以通过《非诚勿扰》活跃的ip形象为拼多多导流,让单身消费群体之间的情感辐射,释放出更多的消费粘性,进而为拼多多形成新的营收增长。
因为,从近年来电商多产业的发展来看,虽然拼多多的快速崛起让其跻身“猫拼狗”的行业头部阵营,但垂直电商、内容电商等新业态的持续涌现,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二选一”等方面的施压,也给拼多多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影响。未来拼多多能否破局,关键还要看其用户规模、黏性能否持续保持增长。此次“夕夕节”的上线可以说让拼多多打造了未来流量增长的新通路,相信随着拼多多产品、服务模式的不断迭代,未来的拼多多将对流量增长困局方面有更多维度的解决之道!
上一篇: 竞价推广账户构建篇。
下一篇: 提升网站百度权重的6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