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多次想杀萧何?萧何是如何躲过刘邦的连环招的?
刘邦为何多次想杀萧何?萧何是如何躲过刘邦的连环招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初三杰个个功勋卓著,为帝王所忌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都是开国之巨勋,为大汉争得天下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三人也都是后世推崇的偶像,刘邦在开国后论功行赏将萧何立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而张良则自谦请封为留侯,封地为今天的江苏沛县,韩信则先封齐王,后徙为楚王,没多久又贬为淮阴侯。
汉初三杰中张良和韩信算是外来户,萧何是刘邦的嫡系,和刘邦是老乡,在刘邦起义之初就跟随着,为刘邦管理后方,不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萧何对刘邦忠心耿耿,为刘邦推荐韩信这个旷世帅才,使处在逆境中的刘邦最终赢得胜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只不过刘邦对萧何却是极不放心,几次三番对萧何起杀心,汉初三杰都是当世人杰,却只有张良最为潇洒,刘邦也对他从没怀疑过,韩信最惨,打败项羽后就被削夺军权,最后死在吕稚之手,这其中说起来就是张良最懂得人心和人性,张良出谋划策也多从人性出发来制定,也是看得最透的一个,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在可以身居高位的情况下急流勇退,对权力没有丝毫的留恋,为后世最为推崇的一个。
萧何经人提醒才躲过了刘邦的连招
萧何虽然对刘邦忠心耿耿,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邦,然而却不知道帝王之心,萧何不仅把后方管理的很好,最主要的是萧何宅心仁厚,对老百姓很好,因此深得人心,这也成了刘邦的心病,刘邦曾经三次对萧何进行试探,而萧何却不自知,几次惹来杀身之祸,幸好有人提醒萧何,为他出谋划策,才让萧何躲过劫难。
在刘邦和项羽对阵的时候,刘邦就对在大后方的萧何不放心,也不明讲,只是几次三番的派使者慰问萧何,说些萧何你辛苦了,帮我管理着大后方,真是劳苦功高啊,萧何也没多想,还以为刘邦关心他,丝毫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他手下就有人跟萧何提醒道:“现在汉王在前线征战沙场,自顾不暇了还三番四次派人来慰问你,你不觉得奇怪吗?”
萧何一听有道理啊,在前线那种苦地方,怎么还有闲情逸致来关心我这在后方的人,就问手下人这汉王是怎么个意思?那人说这是汉王不放心你了,你赶紧派你族人中能作战的都去前线帮忙,这样就可以解除汉王的疑虑了,萧何依计行事,第一次化解了危机。
在大汉建立后,刘邦忙着诛除异姓王,在外四处征讨,而萧何帮吕后匡骗韩信到永乐殿,诛杀了韩信,吕后还夷灭了韩信三族,这也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为刘邦除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了五千户,还派了五百名士兵和一名都尉来作萧何的护卫,萧何在家中摆酒庆贺,门客中一个叫召平的出来搅局,穿着素服来吊丧。
萧何见状大怒,召平说相国你以为这是大喜吗?这个可是祸患啊,你想想陛下在外面亲冒矢石的平叛,而你却守在朝中不参加战阵,反而得到加封,还增设卫队保护你,这是因为陛下对你起了疑心,想试探你,你没看到韩信的结局吗?我看还是谢绝封赏,拿出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萧何听后惊出一身冷汗,赶紧照召平所说去作,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黥布谋反,刘邦又亲自带兵去平叛,在前线刘邦屡次问运送粮食的使者,萧何在长安怎么样,使者说萧相国爱民如子,除了办军需外,就是做些安抚百姓的事。刘邦听后默默不语,使者回报萧何,萧何也不知道刘邦的意思,一个门客听说后,对萧何说:“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
萧何大为不解,忙问此话怎讲,门客说:“阁下为百官之首,已经没什么职位可封,你在关中十多年,又深得百姓的爱戴,你想想皇上怎么会放心得下,你现在还孜孜不倦地争取民心,所以陛下听后默默不语,就是害怕你利用民望有什么不轨的行动,这是皇上最为忌讳的。”
萧何大惊忙问怎么办?门客说道:“阁下只有作些自污名节、不得民心的事,陛下才会放心。”于是萧何开始强买民间田宅,在民间放高利贷,让老百姓怨恨他,等到刘邦平叛回京后,很多百姓拦路告状,刘邦脸上很愤怒,心里却高兴得很,把萧何关进*几天后就放了出来。
可以说萧何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被顺境冲昏头脑,又有门客提醒,每次都能虚心接受意见,也因此几次将刘邦的疑心消除,从而化险为夷,幸免于难得以善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湖北端午节吃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