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重新定义敏捷BI

程序员文章站 2023-11-06 11:31:34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又可以跟这么多新老客户、新老朋友见面交流。我是杜健航,在Smartbi担任售前顾问,我演讲的题目叫《重新定义敏捷BI》。我的演讲内容核心概况为:企业在数字化运营的过程中,敏捷BI是必由路径。内容分为4个部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蝶变-smartbi2018大数据分析峰会”广州站,smartbi首席售前咨询顾问杜健航先生的主题演讲。

重新定义敏捷BI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又可以跟这么多新老客户、新老朋友见面交流。我是杜健航,在smartbi担任售前顾问,我演讲的题目叫《重新定义敏捷bi》。我的演讲内容核心概况为:企业在数字化运营的过程中,敏捷bi是必由路径。内容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1、敏捷bi诞生的背景;2、敏捷bi当前的问题;3、针对目前的问题,smartbi思考的策略-重新定义;4、对以上内容的总结。

十年前,你如果是个客户,要做个bi项目,在当时会怎么用呢?界面做出来之后,会有一个个主题,在界面上像一个个方块,称作数据立方体,针对不同业务形态,比如:销售、库存,则会有不同立方体;立方体上又有机构、时间等不同维度的指标;界面完成后,业务人员拖拉拽生成图形,这就是当时的主要用法。

这个用法在今天也是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以前这些立方体、维度全部是由it人员来建立,业务人员参与度很低也很难修改。

重新定义敏捷BI

所以,传统bi就会有以下问题:

1、需要数据仓库支撑。数据仓库的建设周期很长,而且很依赖于技术人员,有任何小的需求都必须找it人员,业务人员发言权很小;

2、传统bi主要是数据报表的功能,没有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这些更深层次的应用;

3、传统bi处理的数据量有几百万就很不错了,现在动不动就上亿。

刚才还有客户问我:针对上亿的数据,我们的处理速度是多少?

正因为以前有这些问题,敏捷bi应运而生。敏捷bi让业务人员参与度变高;更有利于类似于手机、大屏等传播渠道;让项目的运作周期缩短,以前半年至一年的项目,现在只要两三个月就可以完成;数据格式更加丰富、数据量更大。

但是,这些都是敏捷bi的表现形式,敏捷bi的本质是将由技术部门主导的事情变成由业务部门主导,这才是敏捷bi的核心。

重新定义敏捷BI

最近三四年,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宣称“让数据成为第一生产力”、“让业务人员成为数据分析专家”的敏捷bi产品。那这些产品是否能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呢,尤其是国内用户需求?

smartbi在调研后发现:目前市场上的bi产品还远没有达到可以满足国内用户需求的程度。为什么呢?smartbi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bi产品主要集中在可视化这块,宣扬的是怎么做得酷炫和好看,而忽略了一些基本面的问题,例如:产品只是支撑个人或部门使用,能不能支撑整个公司或集团来使用呢?支撑满足了那性能能够保障吗?10个人的权限好管理,那1000、10000个人的权限怎么科学管理呢?另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于数据处理,目前市面上号称敏捷bi的产品在数据处理上是很弱的,是否具备跨数据源的建模能力?

针对这些在实施bi项目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smartbi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探索,对敏捷bi做了重新定义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重新定义敏捷BI

smartbi认为,敏捷bi产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2、高标准产品支撑性能;

3、严格的权限管理标准(适用于集团级别);

4、必备的易用性;

5、运营支撑能力。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smartbi在这些方面所作的努力。

重新定义敏捷BI
重新定义敏捷BI

在数据处理部分,以前传统bi里建指标、建维度这些由技术人员处理的工作,在敏捷bi里,必须让业务人员能自己完成。可以自己拖拉拽,可以自己定义数据关系,维度和指标,例如:时间维度,年月日这样的层次结构,完全不用敲代码,利用鼠标轻点即可实现;如果要算交易总额,也是滑动鼠标就可以完成。正是能真正帮助业务人员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数据处理自主化,才称得上敏捷bi。

企业接触到的数据源越来越多,跨库能力也是关键。smartbi产品完全支持跨库数据源,比如:oracle、mysql、hadoop等,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进行关联和运算。此外,还支持动态宽表的概念。动态宽表偏技术,我们可以稍作解释:最原始做项目是直接把业务系统的数据表拖在一起,直接用原始数据表做分析,如果数据量大,这种方式完全行不通;数据量大以后,技术人员会建立cube(数据立方体)和大宽表,业务人员基于此进行数据分析,虽然这种方式能满足一定需求,但场景就固化了,无法支撑变化的需求;而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支持动态宽表,即由业务人员构建模型和宽表,要做到这点,从产品层面,必须支撑整个仓库的建模或语义层建模,也就是把整个数据仓库上所有的字段按业务涵义建立。

重新定义敏捷BI

从高性能层面,敏捷bi用户体量大,必须对性能进行保证,smartbi产品为此提供了数据缓存机制。在业务人员建立模型、主题、维度后,如果实际的数据库或数据引擎响应不够快,smartbi产品通过抽取功能,将数据抽取到产品内嵌的缓存层去,有统一的资源调度界面,不管是增量还是全量的抽取都可以轻松进行定义。缓存层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配和替换。

重新定义敏捷BI

在权限管理方面,是很多国外敏捷bi所缺乏考虑的。在国外,这类产品通常用户体量小,可能由一两位分配权限就可以了;但在国内,比如银行系统,会有几百,上千人来使用自助分析平台,不可能由一两个人授权完成。因此,敏捷bi产品必须具备分级授权的策略,还是用银行举例,总行级别的管理员授权给二级(分行)管理员,二级(分行)管理员再继续往下授权。功能层面还需要具备权限继承机制,这主要是解决部门人员流动、需重复授权的问题。

重新定义敏捷BI

在易用性方面,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使用报表(电子表格),smartbi产品是直接在excel上进行创新,在目前的市场上,没有比这更方便的报表制作方式;二是在smartbi 8.5的产品上,推出自助仪表盘功能,直接通过鼠标拖拉拽,形成需要的分析报告。无论是报表还是自助仪表盘,都真正意义上帮助业务人员(非技术背景)在没有it部门同事协助下,实现数据分析工作的突破。此外,制作报表很方便,输出报表同样需要很便捷。比如:多屏分析,不管是android还是ios,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通过流式布局让所有设备都能支持应用;同时,将报表或仪表盘,集成到word/ppt这些工具里。

重新定义敏捷BI

在运营方面,以前的敏捷bi很少涉及到运营。对于集团化的客户来说,它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购买或安装一款敏捷bi的产品,更重视的是运营这块的需求。smartbi重视以人为本的一体化运营,因为企业在上项目时,自助的工具只是提高工作的效率,必须要由激励人的手段来获得想要的结果。回到技术层面,谈到数据运营,必须有配套的数据搜索的配套手段,从产品或工具层面而言,必须让搜索变得容易快捷,否则对于报表制作的数据来源就会模糊不清。此外,还需要有数据答疑功能,业务人员自己做报表如果有问题或难点,可以通过问答系统来答疑解惑;资源发布-避免不同部门做重复的工作,通过类似苹果的应用商店来实现。

总结来说,smartbi重新定义敏捷bi并不是要推翻过去对敏捷bi的定义。过去三四年,敏捷bi在国内的推广很成功,很多企业都接受了这个概念。做敏捷bi从本质上是适用企业数据化运营的趋势,smartbi的理念是要做一个更完整、更完善、更优化的敏捷bi,而现在smartbi的产品不论是从产品思维、功能实现、实践经验上都具备了做好一款敏捷bi的要求。

好的,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