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制与征兵制的区别在哪里?募兵制利弊分析
募兵制与征兵制都是古代的聚集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那么募兵制与征兵制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究竟是募兵制更有优势还是征兵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呢?
唐玄宗画像
在古代,征兵制是指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为了军事战争的需要,强迫要求百姓参军已达到扩充军队的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百姓的观念中开始有了一种参军打仗实际上是一种义务的认知,扩充军队也更加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募兵制在这一方面恰好是与征兵制是相对的,唐五代之后开始实行的募兵制,以雇佣的形式扩充军队的一种制度。募兵制在唐朝的实行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唐玄宗在位期间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后采用的征兵制度。募兵制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雇佣招兵的方式,对参军的士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不仅减轻了农民沉重的赋税压力,更加节省了府兵来回奔走的物资消耗,对国家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其存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作用,募兵制中士兵更加专业化,即是一种职业军队。这使得将领在长期统帅一支军队时非常容易想成割据,从而独霸一方。征兵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实施与否可以看做是对国家强盛的一种评判标准。秦朝、西汉与唐朝实行的征兵制,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朝代强盛。而相反的东汉、宋朝以及清末时期实行的募兵制,则被视为是国力衰退的原因。
募兵制利弊
募兵制是指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而被招募的士兵则应该是一种比较专业化的长期的进行士兵工作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属于中国古代的兵制之一,那么募兵制的利弊各是什么呢?
戚继光募兵制
戚继光募兵制在历史上十分有名,它使得戚继光在短期内培养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戚家军,使得东南沿海不被日寇骚扰,江南居民能够安居乐业,自己也成为了名扬后世的抗日英雄。
戚继光画像
明朝开国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实行的是军户制,但是这种制度本身有很多隐患和缺陷。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马上天子,手里的军队都是常年征战的沙场精锐,军户制本身的弊端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过于明显的显露出来。因此明朝开国前七十年,大明兵锋强劲,无坚不摧。可是事情坏在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身上,他年轻气盛好大喜功,悍然发动了对瓦剌的土木堡战役,结果五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下就造成了国内兵源空虚,而剩下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的兵油子,潜逃回家的更是不可胜数。
深通治军之道的戚继光明白,军户制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当务之急是改革招兵制度,于是就有了流传后世的戚继光募兵制。戚继光募兵制大体上实行的是唐朝时期的府兵制。众所周知,大唐帝国是中国汉人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唯一一个不修长城的朝代,因为整个大唐三百年几乎都是处于对外进攻的态势,一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雄兵之所以如此骁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府兵制,这种募兵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唐锐士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历史证明,戚继光募兵制是正确的。
唐玄宗画像
自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的募兵制利弊均有,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被招募的士兵都属于专业化的士兵,有着精良的设备,并不同于原来的府兵制,更加专业化的特点,使得军队战斗力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兵源问题容易得到解决,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会选择将士兵作为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助于解决了兵源问题。募兵制利弊均有,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队战斗力的增强,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军队中存在着并不服从管理的现象,统治秩序比较混乱,存在着“谁给钱听谁的”的现象,士兵中军心不齐,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并且时常存在着*情况等的发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在刚开始招募士兵时,*负担较小,招募制度促进了兵源的充足。但是后来,随着士兵的精神涣散,军心不齐等存在着一些反抗的现象,由此国家*等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去平息,而这些则对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虽然募兵制利弊两个方面的均有,但是它的出现与使用是顺应了当时社会背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为你揭秘—稀奶油有哪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