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齐名的两大神童!方仲永后来为何不及王安石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方仲永和王安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提到王安石这个名字,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两个标签:王安石变法、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变法使王安石成为一个政治家,唐宋八大家说明王安石文学家的身份!所以,我们要清楚,王安石首先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其次才是一个文学家!
王安石曾做过宋神宗朝的宰相,是唐宋八大家中官阶最高的人。他的文章最大的长处就是文章立意高远!政治家的立意,文学家的文采!此一点绝非其他单纯文学大家可比!
王安石
那么,今天我们实际要说的是王安石写过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这篇文章的大体内容是描述天才方仲永是如何从一个“天纵奇才”一步步沦为“泯然如众人”的经过,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难免为方仲永的天才平庸化的结果感到割腕痛惜,当年的初中老师当时也曾极为巧妙地将这篇文章与爱迪生的名言结合起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笔者要说的是,方仲永的结局绝不是努力与不努力这样简单的原因,我们重读《伤仲永》会发现很多细节发人深省!
01方仲永vs王安石:同岁同乡神童
《伤仲永》
王安石与方仲永是什么关系呢?六个字概括:同岁同乡神童;方仲永这个人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几乎与王安石同岁,《伤仲永》文中交代一个细节: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宋仁宗明道年间,明道这个年号是从1032—1033。而王安石是公元1021年出生,也就是说王安石第一次见到方仲永时,王安石不是十二三岁。而此时方仲永也是十二三。所以,两个人基本同岁!
文章《伤仲永》就说到:“金溪民方仲永”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百姓。而王安石的老家什么地方的?今江西抚州!我们看地图就清楚,金溪是县,抚州是市,他们都是抚州市的,两个人还是同乡。
方仲永
方仲永是神童: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五岁就能提笔写诗,那么,当时的王安石呢?据《宋史.王安石列传》记载:“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所以,两个人又都是神童!
同岁,同乡,小小的抚州出了两个神童,王安石与方仲永!按正常心理,两个神童之间一定是彼此慕名,有互相比较,甚至有朝一日pk一下的想法!所以,自然彼此关注,互为榜样,共同进步!那么,两个人除了同岁,同乡,都是神童以外,还有什么不同呢?
咱俩还有什么不同?
02一门八进士vs八代贫农那么,王安石与方仲永作为同岁,同乡的两个天才的出身就很不同,《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一句话,方仲永家“八代”贫农!而王安石出身的家庭背景呢?一门八进士:
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北宋真宗咸平三年登陈尧咨榜进士;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登蔡齐榜进士;
王安石的长兄王安仁,北宋仁宗皇祐元年登冯京榜进士;
王安石本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
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礼,北宋仁宗嘉祐六年登王俊民进士;
王安石的五弟王安国,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召试赐进士及第;
王安石六弟王安上,北宋仁宗历庆六年登贾黯榜进士;
王安石的长子王雱,北宋英宗治平四年登许世安榜进士。
差距
家庭的差距巨大啊!
03以子求利vs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出了家庭背景不同以外,王安石的父亲与伤仲永的父亲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呢?
《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很简答,方仲永越来越出名了,很多人慕名来访,很多人甚至花钱求诗,打算沾沾方仲永的灵秀之气!方仲永的父亲一看,眼眉都乐开了花,我的乖乖啊!都说养儿能防老,这儿子不就是赚钱赚名的宝贝吗?于是,领着方仲永各处“走穴”,演出赚取出场费,不亦乐乎!
走穴演出
而王安石从小跟着父亲在干什么呢?读书自不用说!另外还经常跟着父亲王益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
《王荆公年谱考略》:公自丙子以前,常随宦游至韶州,丙子以后,年十七至江宁。旋居丧三年。《宋史·王安石列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王益则带着儿子王安石读万卷,行万里路,广博见闻,厚积薄发呢!都说母亲成就血脉,父亲造就性格,此言不谬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4结果:再来找你pk,我们已不在一个档次!那么,两位神童并行发展,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在不同的父母培养下,出了什么结果呢?
《伤仲永》: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文中交代了两次王安石来找方仲永切磋技艺的细节:
第一次是明道中,就是宋仁宗明道年间,明道这个年号是从1032—1033,大约就是在王安石十二三岁时来找过一次方仲永,此时方仲永也是十二三岁。
似曾相识:鲁迅与闰土
也是慕名而来,让方仲永作诗与其切磋,结果发现:方仲永已经名不副其实了!
第二次是在七年后,王安石和方仲永都已承认时,也就是王安石进士及第的前两三年,此时,方仲永已经“泯然众人矣”。
此时王安石已经发现,当年与自己齐名的天才方仲永跟自己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了!
再读《伤仲永》,作为家长,你能想到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