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喊的口号是什么?口号的含义有哪些?
历史上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可谓是声势浩大,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思想组织的农民起义之一。农民之所以能被聚集起来反对朝廷,除了当时汉室朝廷的腐败至极,徭役繁重造成百姓苦不堪言之外,还有就是张角等人能够以宗教思想蛊惑人心,煽动群众的情绪。而黄巾军起义时所喊的口号,就是张角等人利用宗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一种集中反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巾军起义时始终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来反汉。这里的“苍天”所指的就是当时统治天下的汉室王朝,这个“黄天”自然就是太平道(张角借用《太平要术》的经典创建的迷信宗教)。加上五行上的说法,汉朝是火德,火生土,土又是黄色的,也暗合了“黄天”,故而黄巾军个个都是头戴的黄巾的。
第二句里“岁在甲子”,就是指代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因为这一年刚好是六十年一轮回的开始甲子年,“天下大吉”就是说在这一年他张角取代汉室,天下将会重新归于兴盛太平,百姓自然是生活的幸福安康。这两句就是要告诉众人,尤其是那些迷信的老百姓们,汉室必然会灭,而取代它的必将是他张角的太平道。
实际意义:给起义军勇气,说明黄巾起义的正统。汉王朝理当灭亡,黄巾起义应该取代它,就在中平六年,(起义军起义的那一年)天下就会太平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一口号极具感召力,但是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有这么大的鼓舞力量?许多人对其进行了探究。
黄巾起义口号与阴阳五行和五德所形成的思潮相关。这两股思潮在战国以后逐渐密切结合,只是在东汉末年极其盛行。“五德”指的是土、木、金、火、水五种元素的性能或德性;“五德终始”这五种性能有从始到终、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以前的人们认为这是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五行取象类似“色合五行”的含义,认为黄天是五行中的“土气”;“黄天当立”应该指黄巾军“主土德”,意思是张角会运应土德而称王。”但是古代以木、火、土、金、水为五行排列顺序。比相随,谓之相生相互促进;间相随,谓之相胜;相互排,能胜“苍天”。
那么以“黄代替苍”就和五德终始的说法不相符合。此外,东汉其实主火德,并不是主木德。这个观点在学界引起了许多争议。有学者坚持黄巾军是以“黄”代“苍”的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太平经》曾被张角视为“圣物”,但是随着后来形势的发展,张角为了更好地配合起义,对《太平经》中的教义做出了重大修改——将其中保刘安汉的“以火德王”说改为倒刘反汉的“以木德王”说。
在唐朝章怀太子李贤给《后汉书•公孙述传》作的注中也说:“赤者,汉行也”、“五行火生土,故云以黄代赤。”因此,他认为“赤”是故意被改为“苍”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应是“赤天已死,黄天当立”,代表着要推翻东汉王朝,建立农民的太平盛世的意思。
从西汉末到三国时代最流行的一个口号是“赤德衰尽、黄承赤而兴”。黄巾起义就是借助当时“黄德当兴”来发动起义,从而达到推翻东汉统治的目的。据《尚书•牧誓》等史籍的记载,武王伐纣发生在“甲子”,“甲子”与王者受命时间有关。
这说明“甲子”已经成为一种谶言(谶言是巫师或方士等以谶术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又称谶居、符谰、符命,是迷信的说法;因通常有图,故又叫图谶),“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是从“甲子”谶言引申出来的;《宋书•符瑞志》上也载有“初,黄帝之世,谶言曰,‘西北为王,期在甲子’,‘季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止于昌户,昌拜,稽首受之’”一句。
“苍天已死,黄天立,岁名甲子年,天下大吉”出自晋人干宝的《搜神记•赤厄三七》,这句话和《后汉书•皇甫嵩传》中所记载的黄巾口号是一样的。因此,“赤厄三七”作为谶语,也是黄巾军口号含义的重要依据。
一些学者则认为黄巾起义的口号代表着起义军的“理想”。他们认为“苍天”、“黄天”包含着农民们对政治和权力的渴望。“黄天当立”中的“黄天”指农民的太平天下、理想世界,“黄天泰平”是黄巾口号的依据。而“苍天”指的是东汉的腐朽统治,这依据是曹操宗族墓砖铭中的“苍天乃死”四个字。也有人说黄巾口号是黄巾军起义的政治行动纲领,要让农民阶级翻身做主。
郭沫若先生就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要以新的真命天子来代替旧的假命天子,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是黄巾起义口号的真正含义。
还有认为黄巾军的口号是一种“迷信或妖言邪说”。因为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战争的迫害和土地的缺失,而这一口号至少在精神上给了农民安慰,这对当时处在严酷的情势下的贫困农民来说,极具煽动性。
关于黄巾起义的口号众说纷纭,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的探究。相信随着史料的不断发现,这个谜底在不久的将来终会被解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