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苏辙的政治影响:批评皇帝宋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

程序员文章站 2023-10-18 16:11:15
在人们的印象里,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更多的就说不上来了,在苏轼熠熠光华的笼罩下,苏辙的存在感极弱,人们看不到他的闪光之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们... [详细]...

  在人们的印象里,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更多的就说不上来了,在苏轼熠熠光华的笼罩下,苏辙的存在感极弱,人们看不到他的闪光之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苏辙的政治影响:批评皇帝宋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

  人们只知道苏辙的名望没有苏轼高,苏轼锋芒毕露,其实苏辙更是咄咄逼人,批评时政的言词比苏轼更犀利,就是皇帝、重臣也敢批评,一点不留情面,算得上是有宋以来的第一愤青。如果不是有个“明星哥哥”,他应该也能成为一个焦点人物。

  1056年,苏洵从四川出发,送苏轼、苏辙兄弟俩进京参加礼部会试。这一次考试可以称为“史上第一名榜”,除了苏轼苏兄弟,还有曾巩(八大家之一)、曾布(曾巩的弟弟,位及宰相),还程颢(理学家)、张载(理学家)、吕惠卿(位及宰相),加上推荐官欧阳修,这些人都是未来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都是顶尖人物。

  批评皇帝宋仁宗

  那年苏辙22岁,正参加题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殿试。当时皇帝宋仁宗,已经五十二岁,执政三十余年。苏辙认为他懈于政事,于是在试卷中指出了他执政时候的四大缺点。

  “往者宝元、庆历之间,西夏作难……天下皆谓陛下忧惧小心如周文王……今陛下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苏辙试题

  第一点,皇帝懈政。您刚登基的时候,西夏作难,您为了国家昼不能坐、夜不能寐,天下人都说您如周文王一般小心谨慎。然而,当西夏退兵之后,您就弃置了忧惧之心。平常的时候懈政,不愿意深谋远虑;而有事情的时候,则太过于惊恐。“臣以为忧乐之节易矣”;

  第二点,喜欢女色。这几年,宫中的姬妾都快千人了,皇帝您声色犬马,不顾政事;

  第三点,乱花钱。皇帝你太爱花钱,现在国内民生疾苦,而你赏赐起达官贵人毫无节制、予取予求,从来不问原因;

  第四点,朝中无人。因为你的懈怠和执政能力的欠缺,导致现在朝中大臣连愿意给你谏言的人都没有了。

  整篇文章读下来,就不仅仅像是提建议了,而是把宋仁宗抨击的一钱不值。要知道,宋仁宗可是为数不多的被评价为“仁君”的皇帝。

  就连写完了这篇文章后,苏辙自己也自嘲说,自己这次肯定考不上。

  朝中大臣也分为两派,司马光说应该作为第三等录取(在宋朝,科举分为四等,一二等是虚设,实际上最高的是三等);而一个叫范镇的考官说:“这都把皇帝比喻成昏君了,应该直接打发回家。”

  这个难题交到仁宗手里的时候,仁宗说:

  “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宋史·苏辙传》

  我命名题目为“直言”,现在要是因为别人“直言”让人家落榜,天下人会怎么说我?

  后来,经过几个宰相的商量,苏辙被第四等录取。

  批评皇帝宋神宗

  在苏辙科举被录取后,并没有立马入朝为官,他主动要求在京城侍奉父亲。

  四年以后,他出任大名府(当时也被称为“北京”)推官。没当多久,父亲苏洵就去世了,于是他和哥哥苏轼回家守孝三年。

  等丁忧完,苏辙回到京城刚好赶上王安石变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宋神宗上书。

  皇帝看文章写的不错,就召见于延和殿。

苏辙的政治影响:批评皇帝宋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

  苏辙就开始说:“您这样改革变法根本不可能成功。你得先去赚钱。”

  神宗就奇怪了,你这不是抬杠吗?王安石王相公主持的变法,里面的青苗法不就是用来赚钱的吗?你干嘛说同样的事情是错的?

  接着苏辙辩解道,不是说青苗法不行,而是做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一下子搞多条政策,却没有弄清楚先后顺序,这是十分糊涂的。应当把正确紧急的事情(赚钱)放到前头,后面的改革才能成功。要是把别的事情放到前头,你刚刚开始没多久,变法就被财政问题拖垮了。

  王安石正好当时为了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就把苏辙拉了进来,担任高级参谋。

  反对王安石变法

  可是苏辙并未如其所愿,苏辙说:“青苗法本意是在救济百姓。但肯定有吏员趁机贪污营私,而钱到百姓手里,即便是良民也会乱花。这样下来,就有悖于变法的初衷了。”

  王安石听了也不知道如何反驳,按下不表:“你说的有道理,我再考虑考虑。”

  在青苗法还未正式颁布之前,后来有一个官员,在陕西私自施行“青苗法”,正合王安石心意。于是在秋天的时候,王安石派人去收取没收到的钱财。朝廷内外的人都觉得有所不妥,但也都不敢说。

  但苏辙站出来说,“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后来发现很多大不可行,被天下人所耻笑。现在你们的行为和此事,有何不同。”

  最后他又写了一篇文章叫《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全面地否认了新法。而且主动向王安石申请调任,于是,未来的十几年间,苏辙被一贬再贬。最后,在1084年,被贬到安徽绩溪县当县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