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有何不平凡之处?为何能脱离北宋自立政权?
西夏有何不平凡之处?为何能脱离北宋自立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西夏,中国西北部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尔虞我诈,互相征伐的乱世,党项族作为一个地方部落不仅没有被吞并,反而能与宋辽金互相周旋,可见其不平凡之处。可惜如此有趣儿的王朝在中国古代史中并没有给予过多的笔墨,导致许多人对于西夏的印象苍白而模糊。其实说起来党项族原本是臣服于北宋王朝的,奈何因为北宋自身的内外因素导致党项族脱离北宋自立,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使得党项族自立的呢?西夏的建立对北宋又造成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建立西夏的这支党项族在唐朝之前并不出名,他们发迹于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当时党项族的首领拓跋思恭因平黄巢起义有功被李唐皇室赐姓李,功封夏州节度使,赐号夏国公。有了皇帝的背书,李思恭及其后代以夏州节度使所拥有的州县为根据地开始发展*,这是党项族兴盛的开始。
自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成为唐朝尾大不掉的难题,最终唐朝这个强盛的帝国被藩镇割据摧毁,而在唐朝被摧毁的同时,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他所拥有的范围也扩充至银州(陕西米脂县)、夏州(陕西横山县)、绥州(陕西绥德县)、宥州(陕西靖边县)与静州(陕西米脂县西)等五州之地,可以说在西北被赐姓的李氏家族俨然成为一霸,牢牢掌控着当地的政权。
也许在当地人眼中,李氏高不可攀,可在李氏内部*者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一个不小心,几十年的谋划就会毁于一旦,因此在中原王朝不断更替的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皆“俯首称臣”,李氏的示弱换来了中原王朝的承认和赏赐。
时间来到了北宋初年,纷乱的割据*被北宋一统,李氏作为边疆割据*也如之前那般俯首称臣,对此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有削夺藩镇兵权的决心,但对这些主动示好的边疆割据*,宋太祖知道需要相互妥协,是以在边疆少数民族问题上,宋太祖采取宽宥之策,“许之世袭”。
不过这一切随着夏州节度使李继捧的上台而发生变化,李继捧的哥哥李继筠继承节度使之位没两年便突然病逝,年轻的李继捧成为新的节度使,问题随之而来,他的叔伯欺负他年轻,不服从他的命令,家族矛盾越闹越大,以至于后来无法收场的地步。为了解决困局,在公元982年,李继捧主动率领族人到东京开封府朝觐,自愿献出银、夏、绥、宥四州八县地方,放弃世袭割据,得知消息,宋太宗大喜,除了表彰之外还大肆封赏,史书载:继捧立,以太平兴国七年率族人入朝。自上世以来,未尝亲觐者,继捧至,太宗甚嘉之,赐白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
李继捧的朝觐引的李继捧的族弟名李继迁的不满,他不愿就此入京,而是选择了抗宋自立。刚开始实力弱小,李继迁就打着先祖之名来团结一些可以依附的豪族,之后随着年长,李继迁开始以联姻的方式整合党项内部的各大*。
李继迁实力的急剧扩大引起了宋朝的担忧,对此宋朝对李继迁采取打击和拉拢的策略,奈何主动权不在宋朝手里,李继迁的时臣服时*让宋太宗很无奈,更让宋太宗憋屈的是对辽的两次作战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两线作战两线失利,宋太宗怀着遗憾之心离开人世。
宋真宗当政后,李继迁在继续之前的无赖政策之上又开始向辽朝“请降”,辽朝为了牵制北宋,接受了他的“请降”,封其为夏国王。之后随着宋辽两国战争的白热化,李继迁及其后人根据形势或选择臣服辽朝或选择臣服宋朝,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李继迁及其后人不但没被消灭反而在逐渐壮大,当然李氏也很聪明在知道北宋和辽朝领土不易获取后,开始向西北的吐蕃和回鹘进攻,经过连番征战李氏*范围涵盖整个河西走廊。
公元1038年,原本臣服于中原王朝的党项族在其首领李元昊的宣告下,西夏国建立。李元昊的称帝引起北宋和辽朝的强烈反对,此后数年北宋与西夏先后发生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可惜皆以北宋失败告终。北宋失利的同时辽朝也同样未取胜,在西夏与辽的河曲之战中,辽兴宗亲率10万精锐大败而归。大败宋辽后,没有选择与辽或北宋硬刚到底,而是继续之前的连横合纵之策,三国鼎立形成。
西夏的独立对宋朝的影响远不止丢失一些领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战力量的缺失。原本中原王朝获取马匹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燕云十六州,一个是河西走廊的连接之地西域诸部。燕云十六州因石敬瑭而丢失,北宋建国后虽想极力夺回,奈何实力不济,只能眼睁睁看着被辽朝霸占。西夏控制河西走廊后,北宋仅剩的马匹来源地也丢失。
养马场没了,北宋优秀的骑兵自然也大大减少,这导致的后果是北宋与敌交战时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在先天优势不足的情况下,北宋的国防政策也发生着改变,兵变登基为帝的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黄袍加身,采用文人当国,重文轻武,结果导致北宋在对外征战中常常处于劣势。
西夏能脱离北宋独立总得来说一是因为北宋政策问题;二是党项族内部出现了有野心之人,并且为了这个野心不懈努力;三则是辽宋之间的战争给了党项族可乘之机,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西夏想不独立都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饺子保存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