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为什么能放弃北方大片土地,却对*不肯撒手?
19世纪中叶,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在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很多土地。
(中俄签不平等条约油画)
在1958年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中,清*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给了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划为中俄公管区域。
在1860年中俄续签的《中俄北京条约》中,清廷确认了《瑷珲条约》中的所有内容,再次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后来,中俄于1864年又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沙俄利用清廷的软弱,以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无暇他顾,趁火打劫,通过几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前后侵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俄国侵略中国领土区域)
沙俄亡我之心不死,在得到清*北方大片土地后,伙同英国,将魔爪伸向了*。
1865年,浩罕国头目阿古柏自立为“汗王”,建立了伪政权,在英国的支持下,出兵攻占了*大部分地区。沙俄也趁机出兵侵占了伊犁。
*面临被英国和沙俄肢解分割的危险。
面对如此危急时刻,清廷内部有人提出放弃*。认为朝廷的防御重心应该在东南沿海(主要是日本),*不过是一个“不毛之地”,即使收回来,也得不偿失。
但左宗棠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能轻言放弃。
清廷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决定派左宗棠总领*军务,收复*。结果大家都知道,左宗棠经过一年多的征战,不但收复了被阿古柏占领的全部*领土,还兵不血刃地逼迫沙俄交还了伊犁,*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那么,清朝情愿放弃北方大片土地,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第一,*的战略地位太重要。
关于*的战略地位,左宗棠在收复*之前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是故重*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点击查看:退役老兵不小心得罪黑社会,一个电话战友全来了,接下来...西北臂指相连,形式完整,自无隙可乘。若*不固,则蒙部不安,非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左宗棠是明智的,*是中国西北的门户,丢了*,中国将失去西北天然屏障,*、内蒙、青海将面临直接威胁,中原将无险可守,中国的战略防线将后退一千多公里,失去战略缓冲地带,极大地压缩了中国在西北的战略纵深。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有失,清廷不得不面对来自沿海和边陲的双重战争威胁,以清廷的国力,是无法同时赢得两场战争的。
(左宗棠收复*)
第二,*是通往中亚、西亚的战略要道。
*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沙俄、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直接接壤,是中国通往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不但掌握了中国西出的军事要道,也控制了西北通往世界的商业主干道。
所以,左宗棠也曾说过:“中国强盛之时,无不掩有西北。”
第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并非不毛之地。
*面积达到1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如此之大的领土,清廷无论如何是不愿,也不能放弃的,否则不但无法对国民交代,也必定会背负千古骂名,为后世所唾弃。
*也并非像李鸿章所说的“千里不毛之地”,当时的*就已经是瓜果飘香,牛羊成群,物产丰饶。而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形多样,风光迤逦,处处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