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谁?
1441年,皇宫里新修的三大殿完工,英宗宴会百官表示庆祝,太监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宴。王振为此大发牢骚:“我是当今的周公,为什么不能参加宴会?”有人告诉了英宗,英宗居然下令大开东华门,迎接王振。可见王振在英宗心目中的地位。
当时明王朝主要的外患,仍然是北方的蒙古部落,其中最强的是瓦刺部。在边境上进行互市的时候,明里用牛马换取明朝商人的茶叶和绸布,暗地里却高价收购铜铁和武器,当时明朝严禁铜铁和武器出口,而王振仗着皇帝的宠幸,为了获取暴利,居然伤心病狂的私造大量刀剑与箭镞,偷运出口卖给蒙古。翰林侍讲刘球向英宗提出应加强对瓦刺的戒备,就被王振秘密处死,因此官员们人人自危,王震及其党羽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1449年下,也先从王振手里得到了足够的武器,分兵四路,大举南侵。这时英宗已经20多岁了,对文武百官的话一概听不进去,就是相信王振,王振居然劝他御驾亲征。
满朝文武都反对,这是儿戏般的御驾亲征,把毫无作战经验的英宗送上前线是太危险了,兵部尚书邝埜,兵部侍郎于谦,坚决站出来劝阻,吏部尚书王直又率百官苦却数日。英宗根本不听。
1449年7月16日,英宗、王振率大军50万,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陈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及大批文武官员随行。大军出发之时,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好兆头,人人忧心忡忡。
7月19日,大军出居庸关,23日到达宣府,连日大风大雨,道路泥泞,人马在路上摔伤的不计其数,群臣多上奏请求暂缓前进,王振大怒说:“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难道御驾亲征,还未交锋,就想后退吗?谁人再敢阻挠一定军法从事”。
8月初,大军到达大同,各地军报纷纷传来,知道瓦刺各路人马都已进了长城,迅速南下,大军的归路有被切断的危险。此时王震惊慌失措,自己决定退兵了,大同副总兵郭登向英宗建议:大军最好向东南方撤退,经过紫荆关回到北京,就安全了。这条路撤退要经过王振的家乡蔚州,王振想请英宗临幸他的老家,同意了这个建议。可是走到40里之后,他怕大军经过蔚州会踩坏他田地里的庄稼,又突然变卦,下令从东北方向前进,循来时走过的路直奔宣府,还怕瓦刺军占领他的家乡,他派出几千辆车子到蔚州,搬运他家中的财物随军前进,一路上任意指挥文武百官和几十万大军,就像赶牲口一样,全军将士愤怒到了极点,行军途中怨声载道。
8月10日,大军到达宣府,瓦斯追兵已经追到,英宗派殿军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领兵断后,明军来往奔走,多日疲惫不堪,体力不济,死伤过半。吴克忠,吴克勤都壮烈战死。
8月13日大军从宣府退到土木堡,这是一个重要的驿站,周围高峰叠立,只有几条三间小路可通车马。此时距离怀来县城只有20多里,如果大军赶到怀来,可以据城而守。王振因为自己运财物的车子还有1000多辆没有到达,力主在土木堡安营等候。文武百官都觉得在此安营十分危险,希望迅速赶到怀来,但畏惧王振不敢去说,65岁的邝埜拼着性命跑到英宗面前力争。被王振骂到:“你这个书呆子懂什么军事,再要啰嗦立即斩首”,邝埜厉声回答:“我为国家、为百姓说话会怕死吗?”王振喊武士把邝埜推出门去,邝埜气得发抖,和王佐等人在帐篷中相对无言,痛哭失声。
次日黎明,角声呜呜,瓦刺追兵到达,立即包围了明军驻地,土木堡地势很高,明军挖地丈余,得不到一滴水。军心恐慌,此时虽是初秋,暑热未退,两天得不到饮水,人马饥渴难熬,当时瓦刺军只有骑兵2万多人,而明军却有几十万。于是狡猾的也先指挥军队暂时退却,派使者携带书信前来谈判议和,引诱明军离开阵地进行野战。这时王振装载财物的1000多辆车子已经到达,他就想找机会突围,于是下令全军迅速南移。也先发现明军纷纷拔营,暂时不动声色,等到大队明军都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首尾不能相顾之时,突然发动攻击,从四面八方以强弓硬弩,射向明军,明军被动挨打,队伍大乱,四处逃奔。
这时英宗驻地受到围攻,身边的侍卫太监纷纷中箭,而这些箭镞正是过去王振以高价卖给瓦刺的,英宗吓的腿都软了,坐在地上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望着王振。护卫将军樊忠恨得咬牙切齿,一把揪住王振痛骂:“你这个狗太监,国家大事都坏在你的手里,你跑不了了,今天我要为天下人除害。”。随即用铁锤猛击王振的脑袋,只听砰的一声,王振头颅粉碎,脑浆和血一直溅到英宗的身上,最后樊忠战死为国捐躯。
护卫将军樊忠
王振为谋私利,视国事为儿戏,一个太监,仗着英宗的宠幸,把文武百官和几十万明军推上了绝境。但当时的明军将士并没有给祖国丢脸,随同出征的大臣,英国公张辅、尚书王佐,邝埜、内阁学士曹鼐,侍郎丁铉,副都御史邓棨,以下数百人全部壮烈殉国,不少人是从未经历战争的文官,有的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全部手持军器,战死沙场。只有身为皇帝的英宗,在敌人面前俯首就擒,他吓得两腿发抖,再立不住,只好由瓦刺士兵把他架走。
这次土木堡之战,瓦刺军只有2万多人,50万的明军在英宗与王振的指挥下,竟然一败涂地,死伤过半,骡马损失20多万头,衣甲辎重全被敌人夺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土木堡之变”,这一惨痛教训值得后人牢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