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坚持让傅尔丹当大将?最后全军覆没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雍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多年之后,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即位。而此时,策零多尔济也已病逝,他的儿子葛尔丹策零承袭了他的衣钵。
葛尔丹策零小伙年纪轻轻,生的英气逼人,多权谋,善驭下,手下都乐意为他效力。而此时,他的部族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也已今非昔比,于是那颗不安分的心又重新活跃起来。不断向大清朝寻衅滋事。
雍正皇帝接到奏报,决意用兵征讨。他不具备他老子的勇略,不能御驾亲征,只能选派一统兵大将,代天行诛。
此时,老臣张廷玉向雍正推荐了一个人,傅尔丹。此人是一个世家子弟,他的曾祖父是当年跟着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天下的五大元勋之一费英东,叔伯祖是康熙初年的权臣鳌拜。然而,张廷玉推荐他,却并不是因为他曾经有过多么辉煌骄人的战绩、在军队中多么崇高的威望,而仅仅是因为傅尔丹人长得帅,须髯飘飘,很有古书里的名将风度。
雍正皇帝显然也是对傅尔丹作为统兵大将表示认可的。然而,大学士朱轼、老将达福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理由有三条:
葛尔丹策零虽然年少新立,但他却精明强干,善于驭下,彼国内并未出现主少国疑的迹象
我军千里奔袭,粮草难以为继
眼下正是六月份,暑气太重,不利于出师行军
但是,雍正皇帝对此却置若罔闻,老臣张廷玉也充分展现了逢君之恶和书呆子气的一面,说道:六月天出师行军,这在《小雅》里是有记载的,难道你们没有读过吗?
最后,雍正皇帝向老将达福发了狠话:朕命你此番出征,作傅尔丹的副将,你去不去?
达福头上有几颗脑袋,他敢不去吗?
出师那天,皇帝亲自为远征将士们践行,傅尔丹感激涕零,表示此番出征定要扫穴擒渠,方能报皇上知遇之恩于万一。
八月份,清廷各路大军会师于科布多城,众号十万。
葛尔丹策零接到军警,小伙儿并没有慌乱。他从小也没接触过什么孔孟书籍,不懂什么叫仁义礼智信,只懂得什么叫兵不厌诈。他首先派人来到傅尔丹军前,表示自己听说清朝大军压境,早已吓破了胆,已有归顺大清之心,然而这件事却并不完全由我自己说了算,因为喻萨克部族无视大国之威,阻我向化之心,如今为表诚意,给大清朝献投名状,我愿意派人做乡导,帮助大清军队一举剿灭喻萨克部族,然后我们再完全归顺大清。
傅尔丹闻言大喜,认为这真是天助我也。
副将达福、定寿却清醒地认识到这其中必有诈,力谏傅尔丹不可掉以轻心。可是此时因急于立功早已利令智昏的傅尔丹哪里还听进这些话,他训斥到:我八旗劲旅所以无敌于天下者,正是因为武将不怕死,似尔等这般懦弱,怎么对得起浩浩圣恩?
达福、定寿无言以对。到了晚上,定寿叫来一个贴身仆人,告诉他:你赶紧拿我这件衣服回家,将来用它给我做一个衣冠冢就行了。
大军在葛尔丹策零使者的引导下,又浩浩荡荡出发了,行了数百里,却不见敌人踪迹。路上抓了一个探子,探子告诉他们,敌人在博克托岭。
大军继续向博克托岭进发,在距离目的地约十里许,忽见四周烟尘蔽日,喊杀声震天,葛尔丹策零率领大军四面围合奔杀而来,此时傅尔丹方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敌人的奸计。
可是此时士卒由于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士气大衰,早已不堪御敌。面对敌人的冲杀只有我为鱼肉的份儿。
裨将查弼纳,仰天叹道:我昔年为八阿哥朋党,今上赦我不死,今日马革裹尸,亦能稍报上恩了。最后力战而死。
主帅傅尔丹,面对如此场景,早已六神无主,不知去向,生死不明。其他人如达福、定寿等也都被乱兵所杀。
就这样,出来征讨的十万清军,被敌人砍瓜切菜一般,杀的杀,俘虏的俘虏,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拜报传到紫禁城,雍正皇帝悔痛不已,自责到:朕后悔不听达福等人的忠言,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下旨革去傅尔丹爵位,并抄没其家产,用意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二年之后,打了胜仗的葛尔丹策零率大军深入中原腹地,幸亏额驸超勇亲王等在显光寺一战中,力挫其锋,葛尔丹策零才又向清朝讲和。
按:据说当初在雍正帝决意任命傅尔丹为征讨大将时,曾命令岳钟琪与傅尔丹共同商议进军计划,岳钟琪来到傅尔丹军帐中,见到帐内墙壁上有许多刀槊兵器,便问傅尔丹留这些做什么,傅尔丹回答,这些都是我平时熟练使用的,留在这里激励众人。岳钟琪听后,心想:为大将恃勇而不恃谋,早晚要出事儿。后果如其所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闲鱼改版:帖子功能权重降低 增加算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