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路在何方?AMD说向左 斯皮尔伯格说向右
简介 :VR电影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一方面是好莱坞巨鳄在这一领域疯狂砸钱。索尼、派拉蒙、迪士尼等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重量级IP的VR宣传片,如《奇异博士》《神奇动物》等......
VR电影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
一方面是好莱坞巨鳄在这一领域疯狂砸钱。索尼、派拉蒙、迪士尼等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重量级IP的VR宣传片,如《奇异博士》《神奇动物》等等;曾经凭《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在前不久还拍摄了一部名叫《保卫者》的VR纪录片,展示在非洲抗击偷猎者的勇士们的故事。
而另一方面,不少好莱坞名导却纷纷对VR并不买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斯皮尔伯格的这句话:“VR很危险。这一技术在电影里的应用,会让观众忘记了故事。”
可以说,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电影导演的意见。在他们心中,VR的镜头语言难掌握、无法预测观众会看哪里、360度的拍摄方式也让剧组很难像过去那样把一些都藏在摄像机后面……
就算是凯瑟琳·毕格罗,也明确表示过,“为了让观众与影片能够有更深入的交互,要放弃一些对视角的控制权,和这种思想转变相比,别的都不算什么挑困难了。”
那么,VR电影到底有没有前景?会不会取代传统电影?值不值得中国的年轻电影人或创业公司尝试?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它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在上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先进影像大会(ICEVE)上,青亭网与AMD全球副总裁Roy Taylor和公司图形事业部技术方案总监楚含进,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沟通。
VR电影的未来在何方:到底会不会取代传统电影?
众所周知,在VR电影里,360度的环境相当于把以前的2D画面变成了球形,将观众团团“包”住,给他们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但同时,这也给导演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在全景环境下,传统的很多镜头控制、电影语言…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因为再也无法控制观众看哪里。
那么,当VR真正普及的那一天,那些无法接受新技术的传统电影导演会不会面临“下岗”?
刚刚获得20世纪福克斯、优酷等2500万美元投资的VR内容公司Baobab副总Jonathan认为,从传统电影到VR电影,就类似从“主机到网游再到手游”的过程,总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况。
不过对这个问题,Roy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向青亭网表示“VR并不会对现有的电影导演造成威胁”,而是一种“全新的媒介”,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而只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
他指出,VR有其限制,即在展示“浪漫色彩”的内容时是有点乏力的,但是一旦来到有激烈冲突、多镜头穿插、“同时有很多事情发生”的快节奏场景,则“VR是再好不过的手段了”。
此前,华威大学的电影和游戏专家Michael Pigott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觉得VR和传统电影将会找到一种方式共存,就像今天的电影和电视剧:“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媒介,最终会各得其所。它们有着不同的叙事和观看方式。哪一个都无法直接取代另一个。”
VR电影的未来:交互对VR电影真的那么重要吗?
此前,谷歌Daydream VR负责人Clay Bavor多次强调,VR视频是Daydream发展的重心。而近期,随着HBO、Hulu、Jaunt、NetFlix、NextVR的纷纷入驻,再加上谷歌本身的Youtube,俨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龙头老大”。
不过,Taylor告诉青亭网,他认为以现有的全景视频是不够的。这无法代表VR影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只有全景的视频是不够的。用户可能会希望在场景中到处走动,想去这里那里探索,这个时候单纯的全景视频就无法满足他们了。”
因此,“交互肯定是VR电影的未来。”
但对于这种观点,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如Pinta的导演米粒就公开声明,“大多数观众其实并不希望互动,就是想去电影吃个爆米花看个故事而已。”
曾经凭借《Sleepy Hollow》拿下艾美奖的Secret Location副总Eric Shamlin则担心其成本,“越被动的内容,其长度越短”互动性高,则会造成VR电影的长度也越长。而“体验出色的360度电影,每分钟成本都极高”。
为什么说电影和VR的结合,比起此前任何技术都更为紧密?
AMD已经在VR电影领域有颇多布局。如之前曾经在印度孟买电影节带来《巴霍巴利王》,又在本月初推出了《刺客信条》电影的VR体验。
一家做显卡的怎么这么关心VR电影?这乍一听颇让人摸不着头脑。
曾经担任AMD“对头”英伟达的高管,并一手创立了英伟达欧洲分部的Roy Taylor表示,AMD如此不遗余力地支持VR电影,是基于完全现实的考虑:“有好的内容,大家才会去买硬件,如此一来我们的芯片才会有销路。”
“相比传统电影而言,VR和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在之前,电影制作完成后,影方和技术方的关系就结束了,因为电影是运行在银幕上的,和芯片关系不大。VR则不然,无论是制作内容还是运行内容,都需要芯片的助力。”
也许正因如此,AMD才会大力推行自己的一整套VR影视解决方案,这其中包括VR影视实时拼接软件Loom、高速渲染工具ProRender、优化内容制作过程的LiquidVR和音频软件Trueaudio。并且其中很多都是开源项目。
“对VR内容的制作来说,拼接缝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Roy强调的是一台360度相机拍摄完毕后对各个摄像头拍到内容进行拼接的过程,“因为一旦VR电影里出现一条‘缝’,观众就会去盯着它看而不是故事看了。”
楚含进补充:“从源码来看,Facebook的拼接软件更加强调静态拼接,而我们的则是从GPU层级对内容进行实时的拼接缝合。”
笔者就此求证一些国外内容团队,其中一些称他们正在“测试Loom”,而且“看起来相当有前途”。不过也有的向青亭网表示,他们的疑问主要集中在这些技术“是否只针对AMD最高端显卡?”
VR+电影,中国的创业者能有哪些机会?
“实话说,我们的确不擅长营销,”楚含进坦诚,虽然保持“低调”,但AMD已经在中国的VR市场“走得非常远了”。
楚含进透露,他们和国内的VR厂商都有广泛合作。涉及硬件、软件、VR+应用等等,甚至曾经把这些VR企业“领出国门”,直接和北美的先进技术公司对接。
他认为,中国的内容市场和国外有所不同,“更多的中国制作者基本还是把技术拿来用,而不是对它进行研究”。
“我无法透露具体情况,但是我已经和一些国内的电影人、创业公司和大学有接触……我们希望提供源代码和硬件技术。挖掘出中国最好的VR电影。”
无独有偶,此前VR引擎巨擘Unity方面也曾经告诉青亭网,他们已经和国内多家大学合作,携手用Unity引擎来制作VR短片。
此外,AMD也希望能在中国找到“类似国外8i、Uncorporeal这种拍摄捕捉公司”,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
对于VR的将来,Taylor称,虽然现在VR的内容没有接触到一般消费者,但已经扎根在“VR+领域”。并且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曾经“亲身体验过下一代的VR系统”,“真的棒极了,人们肯定会掏钱买的。”
楚含进则表示,眼下要让人们从习惯了多年的鼠标键盘转换为“VR头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他表示这“一定会发生”:“VR是让人们用人体最自然的方式去感知周围的世界,所以才称之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上一篇: vue中的生命周期解析
下一篇: JS三大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