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扛起云计算大旗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云计算逐渐走入了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帮助企业IT实现面向未来的重构。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云技术重构企业的IT架构,既要充分兼容企业现存的IT基础设施与应用软件,以支撑传统企业业务更加敏捷高效地运行,又要为企业IT引入互联网的新理念,以应对企业诸多创新业务和海量数据带来的大数据挑战。
2014年11月3日至7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云计算开源项目OpenStack峰会在巴黎召开。此次会议共有超过90家赞助厂商和4000多位参会者,人们围绕OpenStack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促进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作为OpenStack的金牌会员,华为派出了以IT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为首的团队参加了此次盛会,并带来了以OpenStack企业版为核心的最新FusionSphere5.0云操作系统。
会议期间,华为先后举办了10余场主题发言,分享了华为在NFV、OpenStack级联、Compass等技术领域的创新贡献和理念。在华为看来,在打造基于云的企业IT架构时,必须充分重视开放性原则。“只有开放,才能既包容原有IT基础设施,又充分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将不断涌现的互联网创新纳入企业IT架构之中,同时也不至于被少数几家厂商绑定,确保企业IT构建成本处在合理范围。”任志鹏在接受采访时说。
企业IT架构走向开放与融合
任志鹏指出,企业IT架构一直是在向着开放、融合的方向演进。
“目前正处在从‘紧耦合的软硬件绑定’走向‘开放的软硬件解耦’的阶段。”任志鹏说。比如以前运行在小型机上的企业业务,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迁移到x86服务器开放平台上。在这个过程中,软件的部署和运维仍然与硬件之间存在紧耦合的绑定关系,限制了软件部署与维护的灵活性,从而导致了IT建设的孤岛化和新业务无法快速上线。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基于x86服务器部署虚拟化软件,这样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将不同厂商的不同硬件投入应用。
下一个阶段的演进,将是从“服务器级的虚拟化架构”向“企业私有云(数据中心级/跨多数据中心站点)融合云化架构”的演进。服务器虚拟化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但虚拟化集群的规模往往较小,不同服务器集群、不同厂商虚拟化平台以及不同数据中心之间依然是彼此孤立和封闭的。要打破这个隔阂,需要将不同厂商的服务器硬件资源融合成为一个计算资源池,将不同厂商的存储融合成一个存储资源池,将不同厂商的网络和安全设备融合成为一个网络资源池,通过统一云管理调度和开放标准化的云服务接口向上层应用提供资源服务,从而实现跨越多个站点数据中心的不同硬件设备/虚拟化集群,达到企业IT硬件资源利用效率和应用敏捷性的最大化。
“第三个阶段,是从企业私有云架构向开放融合的云架构转型。”任志鹏说。任何企业私有云内的硬件资源池规模始终是受限的,因此遇到突发的在线业务高发状况时,就需要迅速将自己的业务分流到从外部公有云“临时租借”的硬件上,还要能实现统一的用户体验、SLA和安全策略、运维管理等,即打通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云服务。要实现这一切,一个跨越多厂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开放云服务API标准就变得势在必行。
“简而言之,企业IT下一步演进的主旋律将是基于同一架构搭建一个跨物理设备、跨数据中心、跨私有云和公有云边界、跨传统应用和新型应用的创新云平台,真正实现企业IT的开放与融合。”任志鹏说。
借开源框架打造开放的融合ICT云平台
要打造开放、融合的云平台,自身首先要持开放、融合的态度。为此华为云计算确立了积极融入OpenStack开源框架,并引了入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以及管理自动化等一系列自主优化和创新举措。
结合NFV(网络功能虚拟化)、SDN(软件定义网络)及云计算等理念,华为于2012年提出了面向未来的ICT网络架构SoftCOM,可以从网络架构、网络功能、业务和运营等四个方面重构ICT行业。“NFV的软硬件解耦可以推动灵活的业务改造与创新,SDN技术可以简化网络架构,加快新业务的部署速度。”任志鹏说,“SoftCOM则可以帮助传统企业和运营商实现网络架构演进和商业转型,在ICT融合中创造新的价值机会,并引领建立一个开放、互联、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产业价值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