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名副其实的天可汗,能文能武
唐太宗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天可汉?可汗是游牧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一种本民族身份高度认同的体现,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开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长治久安的贞观盛世。
各少数民族对唐太宗敬爱有加,称其为天可汗,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受到少数民族如此的尊重与信任,与他精明的军事战略,卓越的战斗能力是分不开的。唐朝时期,突厥为争夺边境利益,与唐军在100多年当中,进行了数十次的大战。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亲自率兵在渭水隔河与劼利的20万骑兵对峙。在后来面对东突厥的威胁,唐太宗不敢轻视,开始练兵习武,积蓄力量,而东突厥因为连年征战和天灾,再加上下面的部群反抗,土里可汗也归顺了唐朝,国势大减。而唐朝内部安定,经济逐渐恢复,唐太宗认为战机成熟,并下令征讨,最终成功打败了突厥等游牧民族,期间创造了不少战事传奇。
贞观年间,是唐朝拓边最猛的时期,也是获胜最多的时期,先后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高昌,西突厥等战事的胜利,这足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恩威并施唐太宗成功的让各游牧民族心悦诚服,除了在军事方面的成绩之外,唐太宗得到少数民族的敬爱,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种思想和认识,在当年的历史背景里也是十分超前的。在打败了突厥之后,他并没有对败北的突厥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尊重和保留了突厥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其采取的宽松政策之下,不少突厥人,甚至迁徙长安和汉人杂居,和睦相处,不少少数民族中有能力的人,还被加官进爵得到了重用,唐太宗以德治国,爱民贵民,以民为本和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对各族人民都以仁爱相待,重修法律减轻税赋,大力发展利民举措,不仅如此,太宗采取的少数民族开放的贸易政策,也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广州通海夷道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名称,太宗时期对外大力开拓丝绸之路,发展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各民族的经济进步,为了进一步促进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还大力的推行和亲政策,当时唐朝经济繁荣稳定,文化发达,周围各少数民族纷纷遣使来唐,称臣纳贡,并以与唐宗室联姻为荣。唐太宗为了社会稳定也大力的推行了和亲政策,他把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嫁到了突厥;又把弘化公主,嫁吐谷浑王诺曷钵;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从而建立了唐朝与突厥,吐谷浑和*之间的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还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经济和文化。众人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是各民族对太宗开明,宽容仁慈的赞誉,也是对繁荣大唐的赞誉,总之,唐太宗是名副其实的天可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