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是怎么从一个有志青年变成汉奸国贼?
才华撑不起梦想,梦想就要变质
汪精卫的一辈子,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的经历,就好像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走上社会后却无法适应,逐渐堕落,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人长得帅气,风流儒雅,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
他非常有才气,熟读四书五经,曾经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而他的宿敌蒋介石,连童子试都没有考过。
他还颇具英气,年轻时就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当革命陷入低潮时,他更是效仿荆轲,北上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后,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自此,声名鹊起,政治资本也更加雄厚,逐渐成为孙中山的“如身之臂”。在孙先生病重时,成为全权发言人,并草拟了孙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此后不久,他就迎来了权力的顶峰,成为*内数一数二的人物,有功劳、有地位、有脸面。可惜的是,这个顶点,他再也没能突破。顶点之后,就是下坡路。
他虽然身居大位,如愿做了*的领袖,但他才华却不足以撑起领袖的梦想。与党内小弟蒋介石相比,他既缺乏军事实力,也缺乏驾驭各派的政治手腕,陈立夫曾评论他"书生难成大事"。因此,在两人的较量中,汪精卫节节败退,不到两年,就被蒋介石挤兑的下了台,出走法国。
得意要看淡,失意要看开。但汪精卫就是看不开,他的失败和堕落,很大程度上就源自志大才疏,看不清或者不愿意看清自己的位置。其实,蒋介石还是很重视他这位党的元老,给他安排了党的副总裁、军队的副主席。但是,尝到了最高权力甜头的汪精卫,宁肯胳膊肘往外拐,也不甘于屈居人下。
当抗战打响时,他抛出了“和平救国”论,意图“挟日制蒋”,希望借助日本人逐鹿中原,重回权力顶峰。从此,他就走上了一条万劫不复之路,“革命志士”的人设陡然崩塌,“国人皆曰可杀”的大汉奸形象呼之欲出。
当然,人性是复杂的。现在很多人找了很多历史细节,试图证明汪精卫是一片苦心,是给蒋介石背了黑锅。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不管你的出发点有多好、心愿有多美,大节有亏,就一切白搭;一玷清议,则终身不齿。不管有多少理由,有多少迫不得已,做了汉奸就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权力是一副毒药,用的好,能治病,用不好,能自杀。汪精卫性格软弱,优柔寡断,遇事便出亡,合则留,不合则去,缺乏政治家的勇气和担当,却要命的染上了权力的瘾,更可怕的是,他人生的后期完全丧失了人格和国格,为了权力,不惜卖国。
当才华撑不起梦想时,需要的是胸怀和品格,否则,只能自取其辱,甚至自取灭亡!
后人可不戒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flash怎么制作图片慢慢缩小的动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