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六成车间岗位将由机器换人员工转型
上海将诞生手机行业首个 无人化工厂 。
位于青浦区的上海晨兴希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 试水 。这家企业主要研发生产手机、液晶模块,8月9日,表示, 按计划,二楼车间年内实现无人线,至少60%岗位将被替换。
厂长指出, 不存在大规模失业,因为员工将转型成管理者。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也和90后的职业规划保持一致。
消息一出仍引发不少网友对于失业的焦虑,业内人士指出,目前 机器换人 并不完全意味着机器和人 抢饭吃 ,主要还是填补生产空缺。 尤其是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加班与用工荒的矛盾或可改善。 该人士建议工人转型升级。
仍需要工人维护机器
据媒体报道,青浦工业园区中的上海晨兴希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着手机、液晶模块等研发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着1000多名的员工。从2014年起,该公司自主研发了机器人检测线,与普通工人流水线形成了竞争。年内,业内首个无人化工厂有望诞生。
该公司厂长表示,厂房内一条名为 手机通讯主板自动测试线 的流水线正在实现无人化,手机主板可在流水线上完成从下载到校准的工序。
工厂方面表示,机器人流水线想法很早就在开发中,主要是因为招工难;其次,人工成本在不断上涨,按需开发的机器人能够三班倒,同样的工作量需要三个班组建三十人,一年的人力成本超过150万元,而研发的机器人流水线对外售价不到200万元。按计划,二楼检测车间在年内就将变为无人线,至少60%的岗位将被替代。
对于与机器人 同台竞技 ,员工除了表示压力很大外,也有人已经在 无人工厂 目标下为自己制定了新一轮的自我提升和学习计划。
有员工指出, 面对这个挑战,那我可以进一步控制时间、学习现代化科技,去操控这些现代化,而不是让现代化来淘汰我们。
厂长表示, 无人工厂 并非没有一个人,而是低水平重复劳动岗位取消,员工最终将转型成管理者,不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 每一台机器都需要相关员工的维护、调整和保养,而90后员工的职业规划大都希望从事比较高端的、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机器换人或缓解用工荒
该消息一出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焦虑:是否会引发失业下岗潮?
有媒体指出,逼中国机器人工厂迅速成长的,是年年恶化的用工荒。《人民日报》援引数据显示,仅东莞市用工缺口就高达10万人以上。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下降,企业结构性用工荒加剧,人工成本逐年增加,许多企业在过年期间订单最多,这就要求工人必须加班赶工,但是想叫工人全部到位还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更是难上加难。 机器换人 就是这样被 倒逼 出来的。
南京财经大学校长认为,实现机器换人面临以下问题:换掉什么人,谁来操作机器?机器换掉的是出卖体力的操作工,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人。懂得操作机器的仍是技术工人。如果缺少技术工人,最后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换下的人去哪里?传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将过剩,制造业将出现结构性失业。因此,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要把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统筹考虑,尽量减少阵痛,增加就业渠道。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劳动者,都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国产机器人竞争力不足
未来30年中国都将继续保持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常如何保持良性发展也成为业内人士考虑的问题。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创始人兼执行主席、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担心当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园建设 已处于失控状态 ,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行业规划。
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趋于饱和。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0台。最近,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火热推行 机器人换人 ,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
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仅深圳、东莞、佛山三地的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就有近500家,产值总额近千亿元。 好处是推广了机器人技术的使用,但弊端也明显。 罗军表示,由于中国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中反而被国外产品占去 蛋糕 的大头,进一步挤压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尽管中国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的40%,但是,中国500家机器人企业 小而散 ,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 机器人四大家族 (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
罗军发现,多地推行的 机器换人 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出现脱节现象,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却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罗军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做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工作,在智能机器人的方向上针对未来即将出现的需求提早布局,而不是再走 世界工厂 的老路子。
上一篇: 家庭机器人Jibo融资1100万美元 将进军亚洲市场
下一篇: 机器人来了 人往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