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tring 对象,你真的了解了吗?
string 对象的实现
string
对象是 java 中使用最频繁的对象之一,所以 java 公司也在不断的对string
对象的实现进行优化,以便提升string
对象的性能,看下面这张图,一起了解一下string
对象的优化过程。
1. 在 java6 以及之前的版本中
string
对象是对 char 数组进行了封装实现的对象,主要有四个成员变量: char 数组、偏移量 offset、字符数量 count、哈希值 hash。
string
对象是通过 offset 和 count 两个属性来定位 char[] 数组,获取字符串。这么做可以高效、快速地共享数组对象,同时节省内存空间,但这种方式很有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
2. 从 java7 版本开始到 java8 版本
从 java7 版本开始,java 对string
类做了一些改变。string
类中不再有 offset 和 count 两个变量了。这样的好处是string
对象占用的内存稍微少了些,同时 string.substring 方法也不再共享 char[],从而解决了使用该方法可能导致的内存泄漏问题。
3. 从 java9 版本开始
将 char[] 数组改为了 byte[] 数组,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呢?我们知道 char 是两个字节,如果用来存一个字节的字符有点浪费,为了节约空间,java 公司就改成了一个字节的byte来存储字符串。这样在存储一个字节的字符是就避免了浪费。
在 java9 维护了一个新的属性 coder,它是编码格式的标识,在计算字符串长度或者调用 indexof() 函数时,需要根据这个字段,判断如何计算字符串长度。coder 属性默认有 0 和 1 两个值, 0 代表latin-1(单字节编码),1 代表 utf-16 编码。如果 string
判断字符串只包含了 latin-1,则 coder 属性值为 0 ,反之则为 1。
string 对象的创建方式
1、通过字符串常量的方式
string str= "pingtouge"
的形式,使用这种形式创建字符串时, jvm 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先检查是否存在该对象,如果存在,返回该对象的引用地址,如果不存在,则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该字符串对象并且返回引用。使用这种方式创建的好处是:避免了相同值的字符串重复创建,节约了内存
2、string()构造函数的方式
string str = new string("pingtouge")
的形式,使用这种方式创建字符串对象过程就比较复杂,分成两个阶段,首先在编译时,字符串pingtouge
会被加入到常量结构中,类加载时候就会在常量池中创建该字符串。然后就是在调用new()时,jvm 将会调用string
的构造函数,同时引用常量池中的pingtouge
字符串,
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string
对象并且返回堆中的引用地址。
了解了string
对象两种创建方式,我们来分析一下下面这段代码,加深我们对这两种方式的理解,下面这段代码片中,str
是否等于str1
呢?
string str = "pingtouge"; string str1 = new string("pingtouge"); system.out.println(str==str1)
我们逐一来分析这几行代码,首先从string str = "pingtouge"
开始,这里使用了字符串常量的方式创建字符串对象,在创建pingtouge
字符串对象时,jvm会去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存在该字符串,这里的答案肯定是没有的,所以jvm将会在常量池中创建该字符串对象并且返回对象的地址引用,所以str
指向的是pingtouge
字符串对象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引用。
然后是string str1 = new string("pingtouge")
这行代码,这里使用的是构造函数的方式创建字符串对象,根据我们上面对构造函数方式创建字符串对象的理解,str1
得到的应该是堆中pingtouge
字符串的引用地址。由于str
指向的是pingtouge
字符串对象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引用而str1
指向的是堆中pingtouge
字符串的引用地址,所以str
肯定不等于str1
。
string 对象的不可变性
从我们知道string
对象的那一刻起,我想大家都知道了string
对象是不可变的。那它不可变是怎么做到的呢?java
这么做能带来哪些好处?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探讨一下,先来看看string
对象的一段源码: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comparable<string>, charsequence { /** the value is used for character storage. */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 cache the hash code for the string */ private int hash; // default to 0 /** use serialversionuid from jdk 1.0.2 for interoperability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6849794470754667710l; }
从这段源码中可以看出,string
类用了 final 修饰符,我们知道当一个类被 final 修饰时,表明这个类不能被继承,所以string
类不能被继承。这是string
不可变的第一点
再往下看,用来存储字符串的char value[]
数组被private
和final
修饰,我们知道对于一个被final
的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则其数值一旦在初始化之后便不能更改。这是string
不可变的第二点。
java 公司为什么要将string
设置成不可变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 1、保证 string 对象的安全性。假设 string 对象是可变的,那么 string 对象将可能被恶意修改。
- 2、保证 hash 属性值不会频繁变更,确保了唯一性,使得类似 hashmap 容器才能实现相应的 key-value 缓存功能。
- 3、可以实现字符串常量池
string 对象的优化
字符串是我们常用的java
类型之一,所以对字符串的操作也是避免不了的,在对字符串的操作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性能会天差地别。那么在字符串的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呢?
优雅的拼接字符串
字符串的拼接是对字符串操作使用最频繁的操作之一,由于我们知道string
对象的不可变性,所以我们在做拼接时尽可能少的使用+
进行字符串拼接或者说潜意识里认为不能使用+
进行字符串拼接,认为使用+
进行字符串拼接会产生许多无用的对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们使用+
来拼接下面这段字符串。
string str8 = "ping" +"tou"+"ge";
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段代码会产生多少个对象?如果按照我们理解的意思来分析的话,首先会创建ping
对象,然后创建pingtou
对象,最后才会创建pingtouge
对象,一共创建了三个对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的,java 公司怕我们程序员手误,所以对编译器进行了优化,上面的这段字符串拼接会被我们的编译器优化,优化成一个string str8 = "pingtouge";
对象。除了对常量字符串拼接做了优化以外,对于使用+
号动态拼接字符串,编译器也做了相应的优化,以便提升string
的性能,例如下面这段代码:
string str = "pingtouge"; for(int i=0; i<1000; i++) { str = str + i; }
编译器会帮我们优化成这样
string str = "pingtouge"; for(int i=0; i<1000; i++) { str = (new stringbuilder(string.valueof(str))).append(i).tostring(); }
可以看出 java 公司对这一块进行了不少的优化,防止由于程序员不小心导致string
性能急速下降,尽管 java 公司在编译器这一块做了相应的优化,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出 java 公司优化的不足之处,在动态拼接字符串时,虽然使用了 stringbuilder 进行字符串拼接,但是每次循环都会生成一个新的 stringbuilder 实例,同样也会降低系统的性能。
所以我们在做字符串拼接时,我们需要从代码的层面进行优化,在动态的拼接字符串时,如果不涉及到线程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显示的使用 stringbuilder 进行拼接,提升系统性能,如果涉及到线程安全的话,我们使用 stringbuffer 来进行字符串拼接
巧妙的使用 intern() 方法
* <p> * when the intern method is invoked, if the pool already contains a * string equal to this {@code string} object as determined by * the {@link #equals(object)} method, then the string from the pool is * returned. otherwise, this {@code string} object is added to the * pool and a reference to this {@code string} object is returned. * <p> public native string intern();
这是 intern() 函数的官方注释说明,大概意思就是 intern 函数用来返回常量池中的某字符串,如果常量池中已经存在该字符串,则直接返回常量池中该对象的引用。否则,在常量池中加入该对象,然后 返回引用。
有一位twitter
工程师在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分享了一个他们对 string
对象优化的案例,他们利用string.intern()
方法将以前需要20g内存存储优化到只需要几百兆内存。这足以体现string.intern()
的威力,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简单的了解一下string.intern()
的用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new string("pingtouge"); string str1 = new string("pingtouge"); system.out.println("未使用intern()方法:"+(str==str1)); system.out.println("未使用intern()方法,str:"+str); system.out.println("未使用intern()方法,str1:"+str1); string str2= new string("pingtouge").intern(); string str3 = new string("pingtouge").intern(); system.out.println("使用intern()方法:"+(str2==str3)); system.out.println("使用intern()方法,str2:"+str2); system.out.println("使用intern()方法,str3:"+str3); }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未使用string.intern()
方法时,构造相同值的字符串对象返回不同的对象引用地址,使用string.intern()
方法后,构造相同值的字符串对象时,返回相同的对象引用地址。这能帮我们节约不少空间
string.intern()
方法虽然好,但是我们要结合场景使用,不能乱用,因为常量池的实现是类似于一个hashtable
的实现方式,hashtable
存储的数据越大,遍历的时间复杂度就会增加。如果数据过大,会增加整个字符串常量池的负担。
灵活的字符串的分割
字符串的分割是字符串操作的常用操作之一,对于字符串的分割,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 split() 方法,split() 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正则表达式,这种分割方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由于正则表达式的性能是非常不稳定的,使用不恰当会引起回溯问题,很可能导致 cpu 居高不下。在以下两种情况下 split() 方法不会使用正则表达式:
- 传入的参数长度为1,且不包含“.$|()[{^?*+\”regex元字符的情况下,不会使用正则表达式
- 传入的参数长度为2,第一个字符是反斜杠,并且第二个字符不是ascii数字或ascii字母的情况下,不会使用正则表达式
所以我们在字符串分割时,应该慎重使用 split() 方法,首先考虑使用 string.indexof() 方法进行字符串分割,如果 string.indexof() 无法满足分割要求,再使用 split() 方法,使用 split() 方法分割字符串时,需要注意回溯问题。
文章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 java性能调优实战 刘超
最后
打个小广告,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头哥的技术博文」,一起进步吧。
上一篇: Linux基础篇之FTP服务器搭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