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程序员文章站 2023-02-20 18:50:46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谢师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再过几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全国各中学都延迟开学,可能会对高三学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不管怎么说,... [详细]...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谢师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再过几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全国各中学都延迟开学,可能会对高三学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里李夫子也衷心的祝愿各位高考学子能够金榜题名,得偿所愿!高考一旦结束,就会有将近三个月的超长假期,对于经历十年寒窗苦读,尤其是高三一年魔鬼训练的高考生来说,是一次从心灵到肉体的解放,不过这次难得的假期,也不能光想着去玩,还得多多关注自己的高考成绩,一旦金榜题名,被心仪的大学录取,那么就得好好办一场宴席了,毕竟考上大学总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啊。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古代谢师宴的由来

  但是办这个“升学宴”也有很多的讲究,考生请老师这叫“谢师宴”。亲朋请考生叫“恭贺宴”。同学们之间请客庆祝这叫“告别宴”。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国家,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尊重老师”,比如说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他的一生都放在教育上了,弟子有上千人之多,著名的有七十二贤,比如子贡、颜回等等,都比较出名。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其中“子贡”就特别的尊重老师。有个鲁国人经常说孔子的坏话,他说孔夫子这不行、那不行,但是他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却很高,当子贡听说了之后很生气,就对这个鲁国人说:“你不对,一个人的能力就像一个房子似的,我的老师的房子光围墙就有十丈高,而且房子豪华无比,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透过围墙看到里面的豪华,而我的房子的围墙也就肩膀那么高,我老师孔子那是太阳,光芒万丈,不是一般人能超越的。”这个鲁国人听完之后,感到挺尴尬,就走了。所以说子贡非常注重维护孔子的名声,尤其是在老师去世之后,子贡还在墓地旁边守了6年。可想而知他有多爱自己的老师。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古人科举有“四宴”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子贡尊师重道,是咱们千古以来最重要的一个礼法。早在魏晋时期,其实就有“庆祝学子、晚辈加官进爵”为主题的宴请。等到了唐朝发展壮大了,因为从隋唐开始,科举制度体系的形成,各种的宴请就有了固定的形式。及至宋朝、明朝、清朝都有类似的宴会。比如说科举有四宴,就是大名鼎鼎的“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其实在古代,学子考中之后,举办的宴会远远不止这四种,规格、方式、名称都不相同。还有一些宴会是朝廷花钱,还有一些宴会是aa制,都不一样。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比如唐朝,据《新唐书选举志》的记载,及第学子宴请不是随便吃,有讲究,文科的考生有“鹿鸣宴”、“烧尾宴”、“闻喜宴”、“相识宴”、“关宴”等不同规格的形式宴席。唐朝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很高,没事的时候人们就喜欢聚餐,所以公宴和私宴都很盛行。朝廷谈公事有时候也在饭桌上,这是“会食制度”!所以考生高中后就得聚会,古代来说“谢师宴”,大部分是官方组织的,比较有讲究,宴会上都要吟诗做对,跟现在咱们光吃吃喝喝的可不一样。

  古代最早的谢师宴“鹿鸣宴”

  比如“鹿鸣宴”,在《新唐书选举志》中记载,“鹿鸣宴”在唐朝是放榜的第二天,地方官员为了本地通过乡试的新科举人们举办的一种宴请。为什么叫鹿鸣宴呢?因为在宴会上会演奏《诗经·小雅·鹿鸣》篇来助兴,所以又叫“鹿鸣宴”。古代人认为,谐音“鹿”跟官场仕途上的“禄”同音,意思也差不多,而福禄寿喜中的“禄”通常代表的是官运。“鸣”是代表着“天赐”,所以叫“鹿鸣”。等到了明朝,宴席的菜品中就真的出现鹿肉了,那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鹿鸣宴”,一直盛行到了清末,《鹿鸣》在周朝原来是宫廷的乐歌,还有曲子,后来失传了。《鹿鸣》作为宴会上的主题歌,它有饯行、励志和礼遇贤才的意思。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也有种说法是说“鹿鸣宴”是在周代“乡饮酒礼”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聚会形式。“乡饮酒礼”是周代流行的一种宴饮的风俗,目的是向国家推荐一些贤者,由乡里的大夫做主人设宴,后来就演变成地方官员,设宴招待这些贤才,这叫“乡饮酒”。苏东坡有一首诗叫《鹿鸣宴》,其中就写道:“连骑思思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其实宋朝的时候已经不是这么个叫法了。

  古代进士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宴会“闻喜宴”

  在唐代,比“鹿鸣宴”级别还要高一些的叫“闻喜宴”。这是新科进士的宴请,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参加,你想去都不行,因为你没有那个身份。通常在考生进士中榜之后,在曲江的亭子里边,设宴玩乐,所以这也叫“曲江宴”,或者是叫“曲江会”。唐朝“闻喜宴”是新科进士参加的一个大规模的聚会,最早的时候是学子们一起凑钱聚会,朝廷也会有所表示,给添点赞助。到了晚唐时期,皇家会赏赐一些宫廷的美食,赐进士“红菱饼”各一枚。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国宴标准的“琼林宴”

  五代后唐时期,聚会大部分就是朝廷买单了,据《旧唐书》记载:“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诏命新进士闻喜之宴,年赐钱四百贯”,就是说唐明宗天成二年,下诏命令新科进士,举行闻喜宴,年赐钱四百贯,这是朝廷花的钱。到了宋代,这种类型的宴请很盛行,而且聚会的规格也越来越高。宋朝在唐代“闻喜宴”的基础上,出现了相当于国宴的“琼林宴”。为什么叫“琼林宴”?因为是设在御花园内的“琼林苑”中,所以也叫“琼林宴”。这个宴会是宋太祖赵匡胤,当皇上之后亲自宣布进士的名次,然后赐宴请客。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例如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南宋宝祐四年的状元,他就参加过琼林宴,为此还写过一首诗,叫《御赐琼林宴恭和诗》,就描写了宴会的盛况。诗中云“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李夫子以前看黄梅戏经典选段《女驸马》,里边的主人公冯素珍女扮男装得中头名状元,其中就唱道:“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其中也提到了“琼林宴”!

  琼林宴的迭代版“恩荣宴”

  在费用来源方面,宋代也继承了后唐的做法,新科进士的聚会不需要学子们筹分子钱,基本上都是朝廷赐钱。据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记载:“熙宁六年,宋神宗赐给进士及第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再后来到了辽代,也曾经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设在礼部,或者是设在内果园,也沿袭宋代称为“琼林宴”。但是元代就改称呼了,后来叫“恩荣宴”,赐宴于翰林院。到了明代宣德八年,设“恩荣宴”于礼部,开始写成书面的法令。

  清朝又沿袭明朝的制度,在殿试揭榜的第二天,礼部设“恩荣宴”,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供给、鸣赞各官与新科进士一体赴宴,钦命内大臣一人为主导,主导大臣每员一席、受卷以下每官,两员一席、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的尽是四个人一席。宴席中皇上还会亲自赏一些钱财衣物。甭管这个宴席后面有没有改名称,老百姓都还管它叫“琼林宴”。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武举生的宴会“鹰扬宴”

  以上李夫子聊的这些宴会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参与的,那么自隋唐以来,也有武举科考,那么对于武科生来说,又有哪些宴会呢?

  武科生也有类似的宴会,它叫“鹰扬宴”。这个“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之后设立的宴会,考中的武举、主考官、外场考官都参加。清代吴荣光先生在《吾学录贡举》中写道:“武乡试揭晓翌日,燕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宴,仪与鹿鸣宴同”。为什么叫“鹰扬”?取的就是“威武如鹰之飞扬”的意思。《诗经》中就有“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的句子,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所以取名“鹰扬”,既是对新科举人的勉励,也是考官们的自诩。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鹰扬宴的升级版“会武宴”

  在古代,比“鹰扬宴”更高级的宴会是“会武宴”,这是武科举殿试放榜之后举行的宴会。从隋朝开始,武科殿试放榜之后,都得在兵部为新进士举行了宴会,以示庆贺。殿试是高于乡试的,所以规模要比“鹰扬宴”气派多了,另外武科学子聚会、饮酒、吃饭、聊天的同时,还得进行武艺交流或者现场表演武术。因为参加聚会的人都是练武的,所以说描写“鹰扬宴”、“会武宴”之类的诗词流传的很少,估计都忙着比武,看都看不过来,也没工夫写诗作词。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自掏腰包的离别宴——关宴

  在唐朝,据说还有一种宴会是跟“闻喜宴”相呼应的,叫“关宴”。“闻喜宴”是新科进士参加的第一个大规模的聚会,而“关宴”则是新科进士在京城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聚会,因为也在曲江一带举行,又名“曲江关宴”或“曲江会”。“关宴”的费用都是学子们自己掏腰包,朝廷不给钱,这就相当于同学们之间的告别聚会,吃完“关宴”,咱们各位就各奔东西,所以“关宴”也叫“离别宴”。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最壕“升官宴”——烧尾宴

  在唐朝,不止升学要有“谢师宴”,升官还要有“谢恩宴”。“谢恩宴”就是大名鼎鼎的“烧尾宴”了。“烧尾宴”始于唐中宗时期,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一共就存在了20来年,为什么只存在这么短的时间呢?李夫子估计是套路太深,而且太奢侈。“烧尾宴”的由来跟唐代武则天时期的一位宰相“杨再思”有关系。杨再思很聪明,而且有手段,他会溜须拍马。武则天有个男宠叫“张昌宗”,又叫“张六郎”,长相俊美。当时人都说,“六郎似莲花”,唯独杨再思夸他的时候,换了一方面,他说是“莲花似六郎”。由此就可以看出杨再思非常的会说话,情商很高啊!

  所以凭着他拍马屁、贿赂的能力,他让武则天一步一步地提拔,到最后居然当上了宰相。但是,他当宰相时间不长,武则天因为岁数也大了,就得病了。后来朝中发生变故,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登基。这事对杨再思是一个很大的变故。因为他是一直依附着张昌宗等几个男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现在这武则天都退位了,这几个男宠也都被杀了,他的地位就没有了保障,想来想去,就约了自己的好朋友,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另外一位宰相“韦巨源”,俩人商量该怎么办呢?

  俩人最后商量了一个办法,咱们再组个局,张罗一桌好菜,弄点好酒,请皇上跟皇后吃饭,那么这桌饭叫什么呢?这桌饭就叫“烧尾宴”,这个名字就是杨再思起的。话说在定好了饭局之后,大伙都不知叫什么名字,杨再思也在思考,忽然有人来报,说“龙门守杨俊人到”!杨再思一听到“龙门”这俩字来灵感了。想到鲤鱼跃上龙门的时候,会遭到雷击,尾巴会被烧掉,才能变成“真龙”。由此,杨再思得到灵感,就给这桌宴席取名“烧尾宴”。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这桌饭太丰盛了,以至于韦巨源后来把菜单都记下来了,留下了《韦巨源食谱》,这份不完全的菜单里,有名字的菜就多达58种,有各种山珍海味、家畜飞禽,种类和用料十分讲究。各种饭、粥、点心、果脯、菜肴、酱料、羹汤等等,采用了米、面粉、牛奶、酥油、蔬菜、蜂蜜、鱼、虾、蟹、鸡、鸭、鹅、牛、羊、兔子,甚至还有鹿、熊、鹤等等原料制作…… 风味多样,名字华丽。而且到最后,宴席上还有一道“看菜”,也叫“工艺菜”,是用来装饰、观赏的,只能看不能吃,叫“素蒸音声部”,是70个蓬莱仙人造型的馒头,用素菜和蒸面做的,没有馅,味道也差不多。只是让大家看看宴会有多壕!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关于“烧尾宴”的典故

  后来这个宴席只流行了20多年,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烧尾宴”的风气基本就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唐中宗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臣叫“苏瑰”,苏瑰升任了尚书右仆射之后没有举行“烧尾宴”。有人说你怎么不举行呢?难道是不高兴吗?他就说了,“宰相应该调和阴阳,代天子理顺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宫里边禁军还有三天吃不上饭的,这都是臣不称职造成的,所以不敢举行烧尾宴。”他这个举动得到了当事人的尊重,打这起,“烧尾宴”渐渐的风气也就淡了一些。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古代高中之后怎么置办“谢师宴”?

  当然还有一件事跟“烧尾宴”也有关系,唐朝有个进士叫“宇文翃”,出身名门望族,迷恋科举,但是能力不足怎么办?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认识一个人叫“窦璠”,这个人的哥哥在朝廷做官,有实权,能帮宇文翃考进士,恰好这会窦璠想续弦,宇文翃有个闺女,花样年华,为了自己能考中进士,就把自己如花似玉的闺女嫁给了70岁的窦璠。 金榜题名之后,宇文翃给办“谢师宴”,但是他办宴的时候有一只老鼠的尾巴着火了,跑来跑去,跑到长安城杜尚书的库房里引起了火灾。京兆尹借着火灾就讽刺宇文翃,说“鱼将化龙,雷为烧尾,近日老鼠亦有烧尾之事”。有个成语叫“老鼠烧尾”就是出自这个故事,后人用来讽刺无才却醉心科举及第的人。

  说了这么多,不难发现,古代的宴席品类很多、也很隆重,从古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样式、规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宴席背后核心的“尊师重道”的思想却始终没有变,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发展!当然了,宴请的规格和样式还是要适当节俭,以心意到了为主,不至于像“烧尾宴”一样弄得如此奢华,反而失了最初的意义!最后也衷心的祝福天下学子能够鲤鱼跃龙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