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秘史:比飞虎队还低调的神秘部队
南京沦陷后,国民*虽西迁重庆,但大部分*机关和军事统帅部仍集中于武汉,武汉自然成为日军重点的攻击的目标。
1938年2月18日,在26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日军12架轰炸机气势汹汹地飞向武汉上空,时任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的李桂丹,率领29架战斗机起飞迎战,仅用12分钟便打下了12架敌机,日本空袭编队指挥官金子隆司饮弹坠机身亡,“二一八”空战,英勇的中国空军给骄狂的日军一记响亮的耳光。
2月21日,武汉各界举行万人集会和游行,但很多人还不知道,当时与中国空军并肩翱翔在武汉蓝天的,还有一支来自苏联的志愿援华航空队。
半年前的1937年8月14日,中日空军在杭州上空首度遭遇,由王牌飞行员高志航领衔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初战告捷,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
然而这场胜利,险些成为中国空军抗战史上的绝响。
“七七”事变之前,由于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中国空军装备是典型的“万国造”,战时损失极难补充。反观日本,1937年全面侵华之时,日军飞机数量是中国的九倍以上。其中装备最多的是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和九六式舰载战斗机,都是1936年投产的新机型。
中日之间的空战,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搏杀。而当时为摧毁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日本威逼很多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售军火。
中国抗战陷入孤立无援时,唯有苏联伸出了援手,1937年8月21日,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派遣军事专家和志愿航空队援助中国抗日。10月22日,苏联援华的首批225 架飞机抵达*,苏联援华的战斗机主要是伊15和伊16。这两种飞机是当时世界军机中的先进机型;轰炸机则是外号“喀秋莎”的 斯勃快速轰炸机,其速度甚至比日本九六式战斗机还要快。同时到达的还有苏联两个飞行志愿大队。
1938年1月5日,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抵达武汉,开始了守卫中国腹心之地的战斗,“二一八”空战中,中苏两国联手重挫日军。但骄狂的日本侵略者哪里甘心这样的失败呢?他们正计划用一场更大规模的狂轰滥炸,来实施报复。
4月27日,中国情报部门侦知,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飞抵芜湖机场。两天后就是日本长天节,他们要以轰炸中国城市庆祝裕仁天皇的生日。
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和中国空军一起做好了迎击准备。为了吸引日本轰炸机,他们还导演了一幕好戏:28日,几十架战机先后起飞,故意低空飞过武汉,做出大规模调动的假象。当晚,这些飞机又悄悄地返回了各自的机场。
果然,29日下午,日本28架轰炸机在18架战斗机的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来到武汉上空,却一头扎进了伊15、伊16战斗机早已编织好的大网里。伊15依靠突出的机动性,与日本护航战斗机缠斗,伊16则施展开速度优势,上蹿下冲,狼入羊群一样撕咬着日本轰炸机。
这张照片是上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于1938年4月29日当天,在武汉街头拍摄下来的。照片中的武汉市民正在仰头观看空战,这一刻,无论是西装笔挺的富商巨贾,还是穿着对襟小褂的黄包车夫,所有人都紧紧地站在一起,每一颗心都随着天空中的激战而跳动。
最终,一架架日本飞机拉着长烟从空中坠下。双方战损比是36比5,创造了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空战战果。
位于重庆万州西山公园内的一处墓园,每年清明节,前来扫墓的市民络绎不绝,在绿树成荫、苍松翠柏的掩映下,一位异国英雄长眠于此。他正是当年牺牲在中国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队员库里申科。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1903年出生于乌克兰,原苏联飞行大队长。1938年冬天,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中国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1939年夏初,他奉命率领着绰号“达莎”的苏联远程轰炸机群进驻成都基地。
库里申科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华期间,他常常对成都的朋友们说:当我看到日寇狂轰滥炸中国的土地时,我非常的愤怒和难过。”
1939 年10月14日凌晨,他又率领心爱的机群远征,引擎轰鸣,库里申科最后一个登山飞机,黎明的晨曦中,向众人挥手。也许他不知道,这将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役。下午,该是飞机返航的时候了,天边传来了熟悉的飞机发动机轰鸣。第一架飞机降落了但走下飞机的人中没有库里申科。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直到最后一架轰炸机降落完毕,还是不见库里申科。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机场所有人的心。最终,安全返航的副大队长马卡罗夫,哽咽着报告了库里申科牺牲的噩耗:
下午两点左右,轰炸机大队在武汉上空同日机“梅塞斯密特”战斗机相遇。在激战中,库里申科击落了几架日机之后,自己飞机的左发动机也被击中。他想保住飞机而没有跳伞,结果飞到万县上空时,飞机失去控制,在江面上迫降失事。
库里申科牺牲后,万州区人民按照库里申科夫人的意愿,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腹地,长方形的墓前树起一块高大的墓碑,碑文用中俄两国文字书写:格里戈里·库里申科之墓。
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采取轮换形式,4年间总共派遣了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其中包括1091名飞行员,另有2000余人的机械师、工程师等各类航空辅助人员。此外,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还帮助中国建立了航空供应站和飞机修配厂,并在迪化、兰州等地设立航空学校和训练基地,为中国培训了近1万名相关技术人员。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发动闪击战,兵分三路突袭苏联。苏联志愿航空队的飞行员们被召回祖国,参加卫国战争。他们把自己的战机留给了中国,200多名苏联飞行员更把生命永远留在了异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5nm工艺翻车?先进制程极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