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人觉得贾谊是个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他只是缺了一点点机缘
说到贾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贾谊是西汉早期著名的的文学家,他只活了33岁就抑郁而死。贾谊少年时就名满乡野,郡太守把他推荐给汉文帝。文帝考核之后,封他为博士。汉代的博士是文职官员,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顾问,一般都是由博学长者担任。贾谊当博士的时候只有20出头,有人觉得他年轻就喜欢为难他。贾谊从容应对,多次受到了文帝的嘉奖。一年之后,贾谊升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的主要职责是为朝廷出谋献策,制定各方面的方针政策。
贾谊成为太中大夫后,向汉文帝进言,从三个方面加强汉朝统治的稳定性。第一,要修订法令。第二,要鼓励农耕。第三,让留在长安的诸侯都返回封地。前两点很好理解,第三点让人觉得有点小题大做。有人会说,诸侯留在长安,便于皇帝掌控管理,不会滋生祸患,为什么要把诸侯撵回封地。
汉初刘邦平定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度。汉文帝即位后,依旧保持这项制度。地方诸侯在长安生活,他们的供给要从封地运送到长安。贾谊觉得这样的举措实在是劳民伤财。并且,诸侯不在自己的封地上进行管理,权力会被架空,也不便于朝廷对各个诸侯封地的管理。
贾谊提出的治国意见受到了权贵们的反对,他们开始造谣贾谊这个人想要一手遮天,独揽大权,他这样小小年纪都如此谋划,必定有不可告人的野心。汉文帝听信了谗言,就把贾谊撵到了长沙,让他辅佐长沙王。
贾谊在长沙期间,感到十分委屈。有一次他去汨罗江悼念屈原,觉得自己的遭遇简直和屈原一模一样,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吊屈原赋》。贾谊借着怀念屈原,说出了自己的委屈与不甘。贾谊在长沙生活了4年,又被召回长安。当时汉文帝迷信鬼神之事,常常在宫中搞祭祀活动,祈求能够受到神仙的庇佑。
贾谊这一次学聪明了,他顺着汉文帝聊起了鬼神的事情,二人一直聊半夜。这次聊天之后,汉文帝让贾谊给自己的爱子梁怀王当太傅。在这期间,贾谊创作出《过秦论》,他希望通过总结秦朝的亡国教训,帮助汉文帝巩固统治,开创可以传承万代的基业。贾谊文采出众,《过秦论》写得很有感染力。据说汉文帝读了这篇文章后,忙着检查自己是否有什么过失。
贾谊三十出头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大事。梁怀王骑马的时候坠落马下,不治身亡。这件事让贾谊十分内疚,也十分惊恐。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职责,教育好梁怀王远离危险。另一方面,他也害怕汉文帝伤心之余,抓住他的错漏进行严办。就这样,贾谊每天都患得患失,悲伤叹气,在他33岁那年就病逝了。
后人评论贾谊,都觉得他有才华,有远见,有热情,只是缺了一点点机缘。以至于后人常常觉得他是文学家而不是个政治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行为型模式:责任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