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大清做了哪些事?他的历史评价为何不好呢?
如果说晚期的大清是一滩烂泥,那那些为了国家仍旧操劳奔波的人,就是烂泥中开出的花朵,左宗棠是,曾国藩是,张之洞是,当然还有李鸿章李中堂。
(图)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
公元2015年11月7日,他已走了114年。
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大清帝国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悼的消息:“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死了。”就在他咽气前夕,俄国公使还在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跟了他四十多年的老臣周馥这时也在床前,见中堂已咽气而双目仍炯炯不闭遂哭出声来:“未了之事我辈可了,公请放心去吧!”“目乃暝,犹流涕,口欲语,可伤也……”
2个月前,他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辛亥条约》,签订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1901年11月7日,这位清朝重臣在国人的一片骂声中,油灯枯尽,魂归肥西。
晚清,在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自1840年,蛮夷入侵,道光中叶,外患渐深,咸丰十年,英法入京,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德占胶州,俄占旅连,英占威九……”日暮中的大清国,一个身影在奔波,他只手撑扶着这一个倾颓的帝国。
咸丰三年初,李鸿章初遇曾国藩,从此少年得志。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中,李鸿章蜕变着,成熟着,才华的光环于李的身上隐隐闪现,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咸丰四年,太平军大举入皖,李鸿章书生带兵,翰林变作绿林,以浪战为能。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渐悉为将之道。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清廷于长江下游再无成建制军队主力,自此,名震一时的淮军应运而生。
同治元年,曾国藩检阅李鸿章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次月,淮军抵沪,9000衣衫褴褛的淮军迎战数万太平军,大胜,淮军从此军威大震于清廷。
与清朝其他官员的不同之处是李鸿章对科学技术和经济运动的极大兴趣,最初是为了给淮军配备武器,李鸿章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竣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此后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支近代化海军……李鸿章为大清国的国计民生呕心沥血,为近代化鞠躬尽瘁,然而一切的洋务和努力在愚昧的国人眼中,为李鸿章赢得的只是无尽的骂名。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屈辱的历史里,李鸿章成为国人遭受屈辱的愤恨宣泄对象。“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丧权辱国李鸿章。”洋务运动中,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中,李鸿章身疲心愧,他一直在探索着,期冀着自己能让历史的齿轮逆转,能让迟暮的帝国恢复生机。
1896年,因《马关条约》的签订而被闲赋在北京贤良寺的李鸿章被重新启用,拖着辫子环游世界,年余70的他,行李中中还带着一口棺材,万里行程,一颗赤子心。回国之后,李鸿章还在幻想着有朝一日金牌回銮,然而慈禧太后的一纸诏书确实与十一国开战的战书,他日思夜等最终到来的确是一条绝路,一腔绝望。这位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一辈子的老臣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终于说出了一声不!对北上勤王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召。”这也许是那个世纪之交中国官员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标志着封建帝国内具有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觉醒。在李鸿章末年,在那场庚子巨祸中他确保了大清国东南半壁*的稳定。
对于历史,教科书中早已给了定论,由不得旁人解释。纵观李鸿章一生,置身于阳光与苦难间,只有懂得历史的人才会懂他,这位被西方称为东方俾斯麦的宰相,赢得了西方人的尊敬。正如西方外交官所说:“李无疑是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护他的国家的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里的筹码太少了。”
梁启超说:“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吾敬鸿章之才,吾惜鸿章之识,吾悲鸿章之遇。”
我们也许会忘记,万国运动会之时,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蹒跚地走到黄龙旗下,傲然挺立,用他那嘶哑的嗓音,以一个老人能发出的最大音量,就在万人*,高唱一首他家乡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以之来捍卫国家荣誉,这位老人就是国人痛骂的卖国贼李鸿章。
卖国贼的帽子一戴就是百年,圣相?奸臣?一身任天下之重,他只手撑扶着迟暮的帝国蹒跚而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