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是怎么用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的?
耿恭以数百人扛住匈奴两万人猛攻,守城一年,他是如何做到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曾记载了一个“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耿恭等十三名将士,在北匈奴两万人的进攻下,守住城池长达一年,最终获救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一听到“十三将士归玉门”,就很容易就理解成是13个人在坚守。而实际上,参与坚守的将士共有数百人,只是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坚守过程中为国捐躯,最终只有13名士兵活了下来。这是一个非常真实且传奇的故事。
公元76年,北匈奴大举进攻车师,车师很快便不敌投降,车师国王不得已投靠匈奴,并让军队与匈奴组成联军,共同包围了耿恭所驻守的金蒲城。
匈奴大军有近2万人,而金蒲城中却只有几百名将士,耿恭明白,想要将敌人击退是不太可能的,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打压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一直坚持到新继位的汉章帝派出援兵。
耿恭利用匈奴人迷信神明的特点,在弓箭上涂抹了大量毒药,并让士兵们在城墙上喊话:“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
一开始匈奴人并不将这话放在心中,但他们的士兵中箭后却全都伤口溃烂,并且剧痛难忍,这使得其他士兵心中不免感到恐惧,一时间匈奴军队士气低落。
就在匈奴士兵还在思索神箭一事时,耿恭组织了百人敢死队,在晚上偷袭了匈奴大营。匈奴人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城中的区区数百守军,居然敢发起主动攻击。由于没有一点防范,匈奴士兵一时间死伤惨重,书中对匈奴人此刻感受的记载是:“震怖,叹曰:‘汉兵神,真可谓也!’”
匈奴军队在连遭挫折后,决定先向后退军。耿恭明白匈奴的撤退只是暂时的,要想进行长期的防御战,就必须去到一座更适合防御的城池。于是耿恭带领将士全体转移到了一座易守难攻的防御要塞,疏勒城。
不久后,匈奴果然卷土重来,大军包围了疏勒城。这一次匈奴部队并不着急,他们只围不攻,还切断了城中的水源。在水源断绝的情况下,耿恭下令士兵“乍马粪汁而饮之”,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士兵就地打井,希望能挖得地下水。终于,就在挖井士兵快要绝望时,地下清泉终于喷涌而出!耿恭兴奋不已,他命令士兵取大瓢接水,于城墙之上豪饮,并向下泼水来庆祝。见此情景,匈奴士兵也只能感慨连连。
虽然水的问题解决了,但援军却依然迟迟不到,城中粮草早已断绝,耿恭只能下令士兵将弓箭与铠甲上的皮煮软而食。匈奴见此情景,特派使者来劝降,结果耿恭在城墙上就把使者杀死,并且当众烧烤,与众将士分而食之。耿恭此举,不仅表明了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还大大提升了守城将士的士气。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大概便是出自这里了。
本就是汉人的车师王太后被汉军民族气节感动,她力排众议,暗中向城中守军运送了大量粮草和军械,粮食危机终于告一段落。
虽然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守城的数百名将士也已经所剩不多,对于他们来说,援军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实际上,求救使者早就将信息带到,但朝堂中围绕救与不救的问题却吵翻了天,汉章帝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最终,在司徒鲍昱的努力下,汉章帝决定派出张掖、酒泉、敦煌三郡的兵马共计7000人,对耿恭一部展开救援。
救援大军在救援过程中一路击败匈奴军队,共斩杀3000余人,战功巨大。但当他们来到天山脚下时,却又开始犹豫不前。
大部分将领认为,此刻天山被大雪覆盖,士兵们长途奔袭未曾休息,一旦遇到以逸待劳的匈奴部队,之前的战功很有可能会化为泡影,而且耿恭此时生死不知,这一路上斩杀的匈奴也算是为他报了仇,没有必要再以身犯险了。
尽管大部分将领都赞成这个见好就收的提议,但依然有人始终没有放弃,这个人就是被派出去求救的使者范羌。范羌坚决不愿意放弃自己至亲的战友,他与一众将领据理力争,最终,众将领决定给他2000兵马,让他翻越天山,继续救援耿恭。
当范羌最终来到疏勒城下时,数百守城的士兵已经只剩下了26人,待到城门打开,耿恭与范羌不禁相拥而泣。在回到玉门关的路上,他们又不断遭受到匈奴的攻击,最终26人只剩下了13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python thrift搭建服务端和客户端测试程序
下一篇: 很高冷的傻缺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