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本年度最新款第三方评论系统 —网易云跟贴的优势与不足
首先,我不是技术控,对软件的理解以及系统的运用都是门外汉。我跟众多网民一样,平时了解到什么趣事,下班后,就写个帖子分享一下;每天在各大门户上看到好帖子,就会在评论框下跟个帖;在留言处看到有共鸣的跟帖,就回个帖。然而在前天,一位我尊敬的自媒体大哥突然问我“网易推出网易云跟贴,你怎么看?”当时我楞了一下,但又不好直接说不知道,毕竟尊重大于疑惑,于是我说,请给我两天时间,我研究一下,再回复我的看法。最后,也就是现在,我以一个网民的感受,中肯地评价一下网易云跟贴。
为了更有针对性,我分别体验了友言、畅言、云跟贴,下面笔者以一个网民的角度谈一下使用感受。
友言
第一眼看到友言评论框时,感觉有点冷,几乎看不到网友评论。友言还有一个不痛不痒的特点,只能单纯的把评论分享到微博:
身为一个网民,评论和分享是我们的习惯。对柳岩,不是,是对友言,有时候我们只想把评论连同帖子一起分享给好友,这样以来,不仅可以把观点全面分享给好友,而且对于网站引流也有好处。
友言整体感觉:只是一个简单的评论框,分享不全面,没有参与性,有点鸡肋,太多需要改进。
畅言
畅言评论相对热闹一些,使用畅言的站点也不少,说明挺受欢迎的。跟帖的时候会显示居住地名,让互动有真实感,右手边的提示框,记录了你在畅言留下的所有足迹,只要网友在任何一个站点回复你,立即弹出提示。对网友评论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我非常喜欢,确实是一个温暖的评论工具,比友言更人性化。
但是畅言没有评论分享,估计对网站的外部引流不大关注,而且每次跟帖评论都要审核,造成畅友之间的互动不够及时。
畅言整体感觉:是一款人性化的评论工具,让评论变得积极,让互动变得温暖,就是评论审核有点严格,在站外分享方面需要改进。
云跟贴
我亲测了一下,通过搜新闻“老汉隐瞒年龄当保安意外身亡”,可以看到北京晨报网的评论与网易跟贴形成聚合。如果说畅言让评论变得积极,那么,云跟贴直观的评论氛围,更能激发网民评论积极性。
在23条跟贴里,只看到我这个评论来自北京晨报网,说明,站与站互通聚合后,即每个站点都拥有所有站点的评论流量。流量=价值,这一点对于站点的好处不言而喻。
我找了另一家报道该篇报道、使用畅言的站点——千龙网(国内知名媒体),没有任何网友评论,对站内网民而言,不免会有点冷清。这个站点的权重和流量都不错,如下图:
同样的报道,不同的评论效果,如果你是网民,会更喜欢哪个站点?实际对比如下:
两家都是新闻站,两家的权重相当,千龙网用的是畅言,北京晨报网用的是云跟贴,但是后者的网站流量明显比前者高不少。云跟贴的评论聚合效果可以提升站点流量,仅是笔者推理,有待专家做进一步考证,但是活跃氛围、调动评论积极性却是站点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两者对比之间,我倾向更为实际的云跟贴。
上图为云跟贴站外分享,友言只是单纯的分享评论,畅言没有这个功能,而云跟贴在这块做到很到位。评论跟帖子链接同时分享到站外,对网民而言,可以让好友全面了解分享信息,从而起到积极参与的作用,对站点而言,可以把站外流量引到站内,从而起到提升流量的作用。
我对云跟贴提出两点不足:第一,被隐藏的盖楼一旦打开就不能再收缩。毕竟站点经常出现20层以上的盖楼贴,如果有收缩键,看完评论后点击收缩,继续看下一条跟帖,会降低视觉疲劳。第二,云跟贴应该借鉴一下畅言的回评提醒功能,有助于网民之间及时互动,毕竟过了互动兴奋期,基本就凉在那里了。
云跟贴整体感觉:网民的眼暖是达到了,但是在心暖方面有所欠缺,如果在心暖方面再加把劲,云跟贴的评论氛围就会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前段时间“蓝瘦香菇”一词,火遍大江南北,不仅网友追捧,连娱乐节目也纷纷效仿,不亚于曾经的元芳体。蓝瘦香菇只是广西本土一句普通的方言,居然会引发千万人的追捧,而这种奇怪的现象被称作梗文化。
虽然网易跟贴不是唯一的梗文化发源地,但却是主要且集中的梗文化发源地。梗文化由网民制造、追捧、效仿,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新鲜感和娱乐感,这就是当下网民的娱乐心理。
网易跟贴就像一锅煲了10年的高汤,而网易云跟贴就像是由这锅陈年老汤做出来的一道菜:盖楼接龙、吟诗作对等营养基因样样有,再加上二楼定律、挖掘机、去年买了个表这些烹饪文化。网民可以不用第三方评论系统,但是戒不掉这种梗文化。网易云跟贴正是继承这种梗文化,而这正是目前其他第三方评论系统无法复制的。最后我只想说,没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
来源:卢松松博客,欢迎分享,微信公众号:izhanzhang(qq/微信:13340454)
上一篇: RAR 批量压缩助手使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