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民到封疆大吏,董卓是怎么做到的?
在历史长河中,董卓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说起东汉末年,相信大家都已经被《三国演义》所广传得耳熟能详了。本篇文章就来谈谈三国时代的那个生性残暴的董卓,董太师。
董卓,成长在一片记满了英雄故事的土地上,家的北边有匈奴,西边有诸羌,四方的庙宇中,供奉着卫青、霍去病以及汉伏波将军马援的石像。
或许董卓从小的理想就是像他们一样,用武艺与策略,守护华夏,护佑大汉子民。希望在死得时候,墓碑上也能刻上"汉征西将军董侯墓",让人四时祭奠,成为后辈人口中的英雄人物。所以董卓很努力的学文习武,天生我材必有用,董卓,必然肩负着与其他人不同的使命。
他自小出生在比较富足的家庭当中,因此董卓自小便养尊处优,充足的条件使得他养成了一种粗犷野蛮的性格。《三国志》中便记载有"少好侠,尝游羌中"。成年后的董卓体形健硕,膂力过人。由于他处于游牧边境,也非常善于骑马搭射。
也正由于此,乡里的人们都不敢招惹他,并且周边羌人也不敢轻视他,羌族人首今领为了能够自保,便极力去讨好他,时常带些牲畜及财物过去拜访他。有一次,一个羌人首领从远处赶了上千头牛来送给董卓,可见董卓之威望已是非同一般了。
董卓见自己能够镇慑住羌人,便想着如何才能够利用并且控制住他们来为自己服务。过够了土皇帝的瘾后,他开始拉拢着大批无赖之徒,大断地壮大自己,以图长远大计。
董卓的早期对其*的蓄积不可谓不明智,在汉灵帝在位期间,地方暴动不出,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豪强来镇压农民起义及*暴动。董卓便借此而谋得任州兵马掾一职,主要负责维护治安。
由于羌人部族一直是东汉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便有意拉拢提拔羌人中非常有威望的董卓。后来他在征讨反叛羌人之时,由于战绩非常突出,而被升迁为郎中。一直平步青云而直至中郎将。当然又因为他在征剿黄巾军起义时失利而被革除职务,后来羌人北宫伯正玉及李文侯反叛,边章与韩遂又趁势而*陡增。
东汉政权在面对被推翻而改朝换姓之际,董卓又迎来了新的出头之时。又再度被任命为中郎将,几经周折,董卓最终还是平定了韩遂之乱。
汉灵帝中平三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杀死了边章,又集结10万余众围困陕西,太守李相如反叛朝廷,中平五年,韩遂,马腾之众已兵犯陈仓,危及到了长安和洛阳的安全。汉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皇甫嵩共同去解陈仓之围。不过他又再次大败韩遂,马腾,一波三折,董卓又再次得到了朝廷的晋升。
后来灵帝病危,急忙召见董卓,并拜他为并州牧,将其部队隶属于皇甫嵩,但董卓怎肯交出兵权,他以借镇守边境为由而拒绝了灵帝,直接率军进驻河东,静观时局变化。
自十常侍祸乱之际,大将军何进欲引董卓进京平乱,不想张让等人已夺先机而刺死了何进。袁绍闻讯率军入宫逐杀张让等人,并放火烧了南门,董卓率军前来之时远远就望见京城一片火海,知道情况已有变动,于是率军前去打听少帝下落。
当董卓见到少帝之时,见到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于是想废黜刘辩,拥立刘协,以便干预整个东汉政权。
董卓深知要想让百官服从自己,必须得有强大的军事后盾,董卓所部士卒当时只有不过三千余人,为了制造自己的强势,他每隔四五天就让他的部队夜晚偷偷溜出去,第二天早上再遍插旌旗,大摇大摆地开进城中,如此一来,使得洛阳城内官员以为他有大批军队,而不敢不听从他的调遣。改立汉献帝之后,董卓已是升迁为太尉了,他又自封为郿侯,拜相国。他不顾朝臣反对建起高厚达七丈的"万岁坞"。
自此开始了董卓霸京师的统治时期,他纵兵四处劫掠百姓,奸淫妇女,其所部羌兵将集会百姓中全部的男子杀死,并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排在车辕上,并趁机掳走大批妇女。他自己则睡龙床,奸淫公主,威逼太后,在摆宴之时将俘虏剪掉舌头后,有的被斩断手脚,有的被挖掉双眼,实在是残忍至极。
但俗话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董卓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毕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吕布趁其登基之时便一举将其刺死。董卓虽然老奸巨滑,但终究有违天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其结局自然得长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