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分布式缓存系列之guava cache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2-08 14:26:10
guava是google的一个开源java框架,其github地址是 https://github.com/google/guava。guava工程包含了若干被Google的 Java项目广泛依赖的核心库,例如:集合 [collections] 、缓存 [caching] 、原生类型支持 [prim ......

    guava是google的一个开源java框架,其github地址是 https://github.com/google/guava。guava工程包含了若干被Google的 Java项目广泛依赖的核心库,例如:集合 [collections] 、缓存 [caching] 、原生类型支持 [primitives support] 、并发库 [concurrency libraries] 、通用注解 [common annotations] 、字符串处理 [string processing] 、I/O 等等。 所有这些工具每天都在被Google的工程师应用在产品服务中。 其中caching这一块是我常用的模块的之一,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对guava cache的一些见解。

 

   guava cache使用简介

     guava cache 是利用CacheBuilder类用builder模式构造出两种不同的cache加载方式CacheLoader,Callable,共同逻辑都是根据key是加载value。不同的地方在于CacheLoader的定义比较宽泛,是针对整个cache定义的,可以认为是统一的根据key值load value的方法,而Callable的方式较为灵活,允许你在get的时候指定load方法。看以下代码

Cache<String,Object> cache = CacheBuilder.newBuilder()
                .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maximumSize(500).build();

         cache.get("key", new Callable<Object>() { //Callable 加载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value";
            }
        });

        LoadingCache<String, Object> loadingCache = CacheBuilder.newBuilder()
                .expireAfterAccess(30, TimeUnit.SECONDS).maximumSize(5)
                .build(new CacheLoader<String, Objec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load(String key)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value";
                    }
                });

 

    这里面有几个参数expireAfterWrite、expireAfterAccess、maximumSize其实这几个定义的都是过期策略。expireAfterWrite适用于一段时间cache可能会发先变化场景。expireAfterAccess是包括expireAfterWrite在内的,因为read和write操作都被定义的access操作。另外expireAfterAccess,expireAfterAccess都是受到maximumSize的限制。当缓存的数量超过了maximumSize时,guava cache会要据LRU算法淘汰掉最近没有写入或访问的数据。这里的maximumSize指的是缓存的个数并不是缓存占据内存的大小。 如果想限制缓存占据内存的大小可以配置maximumWeight参数。

      看代码:

  CacheBuilder.newBuilder().weigher(new Weigher<String, Object>() {

              @Override
              public int weigh(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0;  //the value.size()
              }
          }).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maximumWeight(500).build();

   weigher返回每个cache value占据内存的大小,这个大小是由使用者自身定义的,并且put进内存时就已经确定后面就再不会发生变动。maximumWeight定义了所有cache value加起的weigher的总和不能超过的上限。

    注意一点就是maximumWeight与maximumSize两者只能生效一个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guava cache的设计

    guava cache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缓存组件,设计上它有哪些过人之处?

    先看下cache的类实现定义

class LocalCache<K, V> extends AbstractMap<K, V> implements ConcurrentMap<K, V> {....} 

    我们看到了ConcurrentMap,所以我们知道了一点guava cache基于ConcurrentHashMap的基础上设计。所以ConcurrentHashMap的优点它也具备。既然实现了      ConcurrentMap那再看下guava cache中的Segment的实现是怎样?

分布式缓存系列之guava cache

 

   我们看到guava cache 中的Segment本质是一个ReentrantLock。内部定义了table,wirteQueue,accessQueue定义属性。其中table是一个ReferenceEntry原子类数组,里面就存放了cache的内容。wirteQueue存放的是对table的写记录,accessQueue是访问记录。guava cache的expireAfterWrite,expireAfterAccess就是借助这个两个queue来实现的。

  了解了guava cache的大概存储结构,下面看通过对cache的操作来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put(key,val)操作。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checkNotNull(key);
    checkNotNull(value);
    int hash = hash(key);
    return segmentFor(hash).put(key, hash, value, false);
  }

  设置缓存大概的过程:根据key 哈希到对应的segment,然后对segment加锁lock(),然后获取segment.table对应的结点

int index = hash & (table.length() - 1);
ReferenceEntry<K, V> first = table.get(index);

  之后入队的过程和hashMap的入队过程类似。入队完之后还会进行相关操作比如更新accessQueue和wiriteQueue,累加totalWeight

 void recordWrite(ReferenceEntry<K, V> entry, int weight, long now) {
      // we are already under lock, so drain the recency queue immediately
      drainRecencyQueue();
      totalWeight += weight;

      if (map.recordsAccess()) {
        entry.setAccessTime(now);
      }
      if (map.recordsWrite()) {
        entry.setWriteTime(now);
      }
      accessQueue.add(entry);
      writeQueue.add(entry);
    }

  get(key)操作 。

     第一步也是先定位到所在segment

V get(K key, CacheLoader<? super K, V> loader)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
    int hash = hash(checkNotNull(key));
    return segmentFor(hash).get(key, hash, loader);
  }

   判断key对应的ReferenceEntry存在

  ReferenceEntry<K, V> e = getEntry(key, hash);
          if (e != null) {
            long now = map.ticker.read();
            V value = getLiveValue(e, now);
            if (value != null) {
              recordRead(e, now);
              statsCounter.recordHits(1);
              return scheduleRefresh(e, key, hash, value, now, loader);
            }
            ValueReference<K, V> valueReference = e.getValueReference();
            if (valueReference.isLoading()) {
              return waitForLoadingValue(e, key, valueReference);
            }
          }

getLiveValue(e, now)如果返回了null就表示当前cache已经过期了,不为null时recordRead(e, now)记录最新访问时间为now,然后统计命中率。scheduleRefresh(e, key, hash, value, now, loader)相当于一个双重检查,再次检查cache有没有过期或者有不有其它线程在更新。如果都没有旧返回拿原值返回,有则调用loader方法去获取最新的值然后返回。
这时注意如果是loadingCache,并且valueReference.isLoading()为true的时候就表示有其它线程正在更新该cache,其它所有线程都要wait到这个线程loading完
才能返回。

key对应的ReferenceEntry不存在:缓存没有加载进来或者已经被remove掉。
      return lockedGetOrLoad(key, hash, loader);

  lockedGetOrLoad执行逻辑是先加锁lock(),判断当前是否有其它线程在loading该cache,如果有等待其加载完毕然后返回。否自己执行loader把值设进cache中然后返回。   

try {
          // Synchronizes on the entry to allow failing fast when a recursive load is
          // detected. This may be circumvented when an entry is copied, but will fail fast most
          // of the time.
          synchronized (e) {
            return loadSync(key, hash, loadingValueReference, loader);
          }
        } finally {
          statsCounter.recordMisses(1);
        }

  

    guava cache的淘汰策略

     guava cache总体来说有四种淘汰策略。

     1、size-based 基本于使用量。

      当缓存个数超过设置的值时,优先淘汰最近没有使用或者不常用的元素。同理也是一样逻辑。

     2、timed eviction 基于时间驱逐。

       仅在指定上一次读/更新操作过了指定持续时间之后才考虑淘汰,淘汰逻辑与size-based是类似的。优先淘汰最近没有使用或者不常用的元素

      仅在指定上一次写/更新操作过了指定持续时间之后才考虑淘汰,淘汰逻辑与size-based是类似的。优先淘汰最近没有使用或者不常用的元素

    3、Reference-based Eviction 基本于引用驱逐

        在JDK1.2之后,Java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软引用(Soft Reference)、弱引用(Weak Refernce)、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四种引用强度依次减弱。这四种引用除了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之外,其它的引用所对应的对象来JVM进行GC时都是可以确保被回收的。所以通过使用弱引用的键、或弱引用的值、或软引用的值,Guava Cache可以把缓存设置为允许垃圾回收:

  • :使用弱引用存储键。当键没有其它(强或软)引用时,缓存项可以被垃圾回收。因为垃圾回收仅依赖恒等式(==),使用弱引用键的缓存用==而不是equals比较键。
  • :使用弱引用存储值。当值没有其它(强或软)引用时,缓存项可以被垃圾回收。因为垃圾回收仅依赖恒等式(==),使用弱引用值的缓存用==而不是equals比较值。
  • :使用软引用存储值。软引用只有在响应内存需要时,才按照全局最近最少使用的顺序回收。考虑到使用软引用的性能影响,我们通常建议使用更有性能预测性的缓存大小限定(使用软引用值的缓存同样用==而不是equals比较值)

        这样的好处就是当内存资源紧张时可以释放掉到缓存的内存。注意!CacheBuilder如果没有指明默认是强引用的,GC时如果没有元素到达指定的过期时间,内存是不能被回收的。

   4、显示删除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显式地清除缓存项,而不是等到它被回收:

  • 个别清除:
  • 批量清除:
  • 清除所有缓存项:

       提一下guava cache 是怎么触发元素回收的。guava的元素回收与其它的一些框架不一样比如redis,redis是起额外的线程去回收元素。而guava是进行get,put操作的时候顺便把元素回收的。这样比一般的缓存另起线程监控清理相比,可以减少开销,但如果长时间没有调用方法的话,会导致不能及时的清理释放内存空间的问题。回收时主要处理四个Queue:1. keyReferenceQueue;2. valueReferenceQueue;3. writeQueue;4. accessQueue。前两个queue是因为WeakReference、SoftReference被垃圾回收时加入的,清理时只需要遍历整个queue,将对应的项从LocalCache中移除即可,这里keyReferenceQueue存放ReferenceEntry,而valueReferenceQueue存放的是ValueReference。而对后面两个Queue,只需要检查是否配置了相应的expire时间,然后从头开始查找已经expire的Entry,将它们移除即可。

     总的来说,guava cache基于ConcurrentHashMap的优秀设计借鉴,在高并发场景支持线程安全,使用Reference引用命令,保证了GC的可回收到相应的数据,有效节省空间;同时write链和access链的设计,能更灵活、高效的实现多种类型的缓存清理策略,包括基于容量的清理、基于时间的清理、基于引用的清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