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中国制造离工业4.0还差几步?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2-01 09:27:44
最近一两年,德国工业4.0在国内已经成了神话,风靡各种媒体。特别是微信等自媒体上流传着各式德国的精致做法,有德国人换道路井盖的专业做法;有全自动收获葡萄的机械;还有德国屠宰场全自动屠宰生产线等等,不一...

最近一两年,德国工业4.0在国内已经成了神话,风靡各种媒体。特别是微信等自媒体上流传着各式德国的精致做法,有德国人换道路井盖的专业做法;有全自动收获葡萄的机械;还有德国屠宰场全自动屠宰生产线等等,不一而足。

从积极的方面讲,这一轮的德国工业热,让国人受到一次彻彻底底的关于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制造升级紧迫性的教育,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这次的德国工业热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总是人云亦云,妄自菲薄,好像中国制造一文不值,为德国制造甚至日本制造做足了免费广告。

为了让国人在人云亦云的不自信中清醒过来,笔者有话要说。

德国制造不等于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于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推出的一项高科技国家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德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建立智慧工厂,提高德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通过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在2020年之前推动德国制造向智能化(即信息物理系统 Cyber-PhysicalSystem)升级。

工业4.0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主体内容。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自动化、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等,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方效率,让需方能够快速获得相应的服务匹配和物流支持。

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在装备制造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优势明显。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长期专注于装备制造和工业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精细管理。

在互联网日益改变世界的今天,德国期望通过工业4.0战略的实施,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系统和技术(即信息物理系统)的领导者,并继续保持其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基于现实情况和笔者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今天的德国制造不等于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制造未来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尽管德国制造在自动化(自媒体上转发的内容大多是自动化装备)方面确实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就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并走向全面智能化方面,德国也起步不久。

第三,工业4.0的实现需要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制造、服务和市场的充分互动,在这方面德国制造也没有特别的优势。

中国制造的差距和不足

经过数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以及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了当今世界相对稳定的制造业竞争格局。

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最具产业竞争力,由于其长期专注于装备制造和工业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精细管理,他们的自动化装备以及诸如汽车、精密仪器等产品制造方面优势明显。

美国尽管经历了痛苦的产业空心化过程,但其掌握着全球最先端的创新科技和芯片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使得美国制造依然拥有一席之地。而中国制造经过三十多年超高速发展,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规模,主要生产门类齐全的日用品,与德、美、日制造形成了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

在这样一种竞争格局中,中国制造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精密和自动化加工装备制造能力不足,多数靠从德、日等国购买,不仅耗费高昂成本,还在使用和维护上上受制于人。

其次,创新研发和品牌建设相对落后,使得中国制造处在全球产业链的较低端,不仅附加价值低下,还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巨大负担。

第三,因为缺乏装备、技术和标准等技术性竞争壁垒的加持,中国制造靠低成本参与全球竞争,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其他地区替代。

可以想象,在过去三十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制造大致是这样一幅图景:从德国或日本等国购入生产装备、关键元器件以及相关工艺技术,根据美国等外国公司的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再卖到全世界。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制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多个方面打下了坚实的竞争基础,是未来升级转型,并最终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条件。

比如,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而且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

又比如,中国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优秀的制造业管理者和产业工人队伍在全球绝无仅有。

比如,在包括加工、物流等综合成本方面,中国制造依然保持着巨大的优势。再比如,诸如高铁、航天、电力以及某些加工机械等局部领域,中国制造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笔者相信,中国制造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正处在快速的进步之中,假以时日,中国制造必将在世界上获得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