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宋朝为什么都出现过文官带兵的情况?
明朝与宋朝在治理上,都是用文官带兵,当时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发生了杯酒释兵权的事,这让宋太祖得到了好评。同样是大一统王朝,明朝的治理方法则要有所不同,与宋朝不同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不崇文抑武。
明朝初建,军事制度仿唐朝而行。当时的明朝士兵,执行兵农合一的政策。由折冲府管理,战时大将受命统兵出战,战后交还兵符回家。到了有战争时期,有各个卫所组成军队,然后由大将挂帅出征。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武将威胁皇权。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叫做王越的文官,别看此人是一个文官,但是他的实力不可小觑。王越在成化年间发动了两场战役,并且取得了咸宁海子大捷。到了弘治年间,在王越的带领下,他打败了蒙古的达延可汗。从这场战争之后,蒙古人见到明朝的旗帜就改变了脸色。
明朝不仅仅有王越这一位大将,其次还有叫做王一清的。杨一清是王越死后接替他的。在杨一清之后,还有叫做曾铣,此人是嘉靖帝时期负责抵御蒙古的。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当中,出现了两位文官,分别是胡宗宪和谭纶。
那么明朝掌兵的战绩如此辉煌,宋朝文官的战绩如何呢?这一点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宋朝能打胜仗的文官我们可能想到的也就是虞允文。在宋太祖崇文抑武的国策下,每一个宋朝的大臣都必须会四书五经,能够读懂兵法的人少之又少。
宋朝的文官可以凭借几首诗或者熟读经史子集就可以爬到武将的位置,可是在明朝时期,想凭借几首诗就爬到武将的位置,简直是痴人说梦。文官掌兵的模式确立以后,明朝不仅对于文官的选择非常谨慎,皇帝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选拔方式。
明朝选拔武将,大多数是根据实战经验进行选拔,同时武将会在艰苦的苦磨练中逐级考验培养,以免纸上谈兵之祸。明朝的武将王越就是这种选拔方式的代表人物。这种不断在刀光血影的战争中“打怪升级”的修炼模式,让明朝的文官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不仅如此,明朝的文官都是身经百战的人,比如说明朝的牛人王守仁,他从小就熟读各种兵书,甚至他练就了一身武艺。之后他练就了一身厉害的本领,射箭是王守仁最厉害的,他能够一连三箭射中靶心。
反观宋朝,他们的文官也是武将,但是他们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宋朝也有三省六部,但是那个时候的六部只不过是虚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不用第三方软件怎么删除顽固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