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移动技术

那些年我们用过最烂的科技产品 苹果竟然排第一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1-24 13:19:31
人不预知未来,所以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或许都存在“试错”的部分。我们不断感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翻天幅度的变化,但在科技发展...

人不预知未来,所以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或许都存在“试错”的部分。我们不断感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翻天幅度的变化,但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和小尴尬。

回望那些年我们用过最烂的科技产品,真是感慨良多。即使最强调用户体验的苹果其实也曾经犯过很多的错误,比如那个千夫所指的itunes,吐槽指数绝对排第一!

1、苹果的itunes

itunes早在2001年伴随苹果音乐设备而生,它承载了乔布斯打造未来数字中心战略接口的使命。随后苹果在2007年推出iphone,这款软件也逐渐开始变得更为复杂甚至臃肿。经过近20年的不断演进,在2019年苹果itunes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如果要说itunes是苹果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产品,我想应该会有部分读者支持这个观点的。但其实早期人们对于itunes的评价并非如此的一边倒的差评,一些早期就开始接触苹果的用户对itunes接受度颇高,而后来者则大多持否定态度。

十几年前就玩苹果产品的,在当时应该是比较小资的一拨人,因为那时候很多国人还不知道有苹果这个品牌的存在。为了彰显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极力推崇苹果和itunes,以及itunes所支持的aac格式,甚至曾经一度引起了aac与mp3格式之争。

大约以iphone 4s时代为节点,真正的移动互联时代开启了。苹果变得不再小众,大批用户开始第一次使用苹果iphone,并由此爆发了对于itunes的口诛笔伐。究其根源,其实人们早已习惯了windows的那种文件管理思维,什么同步,完全搞不懂好嘛!

苹果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支持itunes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在不断庞大的用户基数面前,原本那些苹果itunes的老用户和支持者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微弱,直至淹没在不绝于耳的吐槽甚至谩骂声中。最终,似乎人们对于itunes终于达成了一致看法,烂!

直到在某个版本的ios更新中,iphone无需再连接itunes进行激活,这基本已经宣告了itunes的死刑。回顾itunes的发展,从曾经无比成功,到充满争议,到千夫所指,直至今天的生命终结。其实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趋势造英雄,亦可毁英雄”。

2、早期的安卓机

说完了苹果,我们再来看看当初的安卓阵营,其实情况并没有好多少。您还记得您当初使用的第一个安卓手机是哪一款么?体验又如何呢?因为这个问题,笔者陷入了痛苦的回忆,因为早期的安卓机的槽点,绝对比苹果只多不少!

往事不堪,当年我拿到一款比较旗舰的安卓机,设定了导航开车时,我惊讶的发现即使插着车载充电器也抵不过手机的消耗,跑个长途一直插着充电器,最后手机没电居然关机了。我从车载支架上拿下手机,瞬间烫的飞起,直接把滚烫的手机丢了出去……

导致这种尴尬的情况,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芯片工艺相对比较落后,芯片自身的发热量和耗电量都是比较惊人的。再加上当时手机的充电速度普遍比较慢,而且当时安卓后台管理也相对落后。幸亏当时还没有超级快充,不然按照这个温度,非爆炸不可!

至于卡顿和通知骚扰的问题,其实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深有感触。在安卓发展的初期,因为这两大问题培养了大量的刷机小能手,人们通过刷机获取权限,关闭烦人的通知和服务,重获流畅体验。有些玩家乐此不疲,将其定义为“安卓系统的可玩性”。

至于兼容性,可能开发者或者像我这样的科技媒体工作者更加深恶痛绝。ios因为是封闭的生态,产品和网页只需要适配那么几款iphone即可,且标准几乎一致。而安卓是开放的生态,要适配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机型,这简直就是个噩梦……

总体来讲,早期的安卓机普遍存在续航差、发热高、明显卡顿、兼容性差,以及通知(广告)骚扰这五大弊病。随着手机soc的工艺不断推进,以及手机品牌商基于安卓系统的深度优化,当初这些致命的弊病早已经成为历史,如今安卓机的体验已经不输ios。

3、矛盾的迷你pc

作为一个铁杆的diy玩家,笔者曾经有一个梦醒,那就是拥有一台高性能并且十分安静的迷你pc。为了这个梦想,笔者曾经在多年以前就开始了不断的尝试,但直至今天,仍旧没有如愿以偿。尽管现在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但回想起来真是唏嘘感慨。

笔者最早开始接触迷你pc大致可以从pentium 4时代开始,当时基本清一色的傻大黑或者傻大白的笨重机箱。笔者找到了一些来自ibm center的小型机箱和主板的“准系统”,自购了当时一款比较热门的p4处理器和ibm原装的纯铜无风扇散热片。

当我满心欢喜的按下启动按钮,悲剧发生了。当时的这种“小机箱”只能适配比较弱的cpu,无法承载pentium 4这种大火炉,刚进入系统画面就会死机。因为内部空间密闭,cpu只能搭载矮散热片并通过机箱风道散热,机箱风扇的噪音好像飞机起飞……

有了第一次的惨痛经历,让当初幼稚的我深刻感受到了性能和发热量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让我不再敢轻易尝试。直至后来英特尔推出了主打低功耗atom桌面的整合平台,并宣称桌面到移动领域的全覆盖,体积小巧性能出色,再次另我眼前一亮。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对这个atom还是感触颇深的。至少在当时来讲,它的功耗和体积都做到了相对出色的程度。嗯,至少可以正常开机和运行windows xp系统了。但性能依旧是比较大的短板,即使常见的一些应用运行起来也很难堪,实属鸡肋。

我隐约记得当初是2008年,随后arm架构的崛起引领了移动浪潮。同年谷歌推出了安卓系统,同样也是基于arm指令集。至于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晓,英特尔的atom退出了历史舞台,安卓、ios搭配arm的组合成为了今日的移动霸主。

4、尴尬的cdma

观过去几十年的科技发展,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一是半导体工业的飞跃带来计算能力的提升,从而带动了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另外一套主线则是通讯技术的不断迭代,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今天移动互联时代的鼎盛。

笔者近期无意中看到一篇名为《几十年间移动市场10大最烂技术 cdma居首》的文章,从而再次陷入了噩梦般的回忆。而在这篇文章中给出最烂的理由是:与gsm相比,cdma是一项失败的技术,用户数量少得可怜。

其实笔者只是部分同意文章的观点,cmda有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其推行者高通公司更是基于cdma技术演变出后来的3g技术,并成就了一番霸业。cdma的失败只能说是生不逢时,毕竟当时gsm网络早已雄霸天下。

回忆当年运营商以“低功率更健康”、“军用技术更安全”诸如此类的宣传口径来推行cdma网络。无奈因为用户较少,*通过低资费吸引用户,自然无力加大基站的投入,从而走上了不盈利、信号质量差、用户抛弃的无限恶性循环当中……

当年在笔者的家乡,人们用“喂喂靠”来形容133号段的cdma手机。解释起来,大致含义就是因为信号太差,“喂~喂~”喊了半天对方或者自己听不到声音,结果只能以一句“靠”的粗口来结束这个极为尴尬的通话过程……

绝非调侃,笔者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因为资金有限只买了一个便宜的133号段cdma手机(没有sim卡的)。朋友来电话,屋里没信号跑去外面接,结果喊了半天对方也没听清。我无奈爆了一句粗口,结果只有这一句对方听清了,害我后来解释半天……

5、放眼未来尴尬依旧

回顾这些略带些辛酸的过往,其实正是人类在科技发展道路上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坎坷历程。高性能和低功耗这对看似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因为半导体工艺的不断飞升,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没有这些辛酸的过往,自然也就没有今日的非凡体验。

如今,人们不再频繁的双清、刷机,甚至也早已忘记了越狱是什么东西;人们不再出门必带充电宝,像个肾病患者挂个尿袋一样尴尬;手机拍照取代了卡片机甚至入门级单反,即使完全不懂摄影的人也能拍一手好看的照片。

您瞧,这不就是科技的魅力所在嘛!

放眼未来,其实这种周而复始的“尴尬”还会不断的重演。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因为早期5g技术的不成熟,功耗增加、发热增加、网络质量、网络制式都将存在逐步完善的空间,甚至会在体验上给我们带来降级。但趋势不可逆转,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