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移动技术

手机相机像素从11万到1亿:赶超单反?呵呵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1-17 17:34:34
手机相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消费者们想知道,也切切实实的困扰了手机厂商二十年。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就是干掉单反呗。手机厂商们可能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越到后来就越发...

手机相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仅消费者们想知道,也切切实实的困扰了手机厂商二十年。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就是干掉单反呗。手机厂商们可能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越到后来就越发现,干掉单反根本不是手机相机该走的路子。

01、手机相机已有二十年 最大特征就是像素飞升

2000年,全球首款拍照手机夏普j-sh04面世。对于听惯了手机像素几千万的朋友来说,夏普j-sh04仅11万像素的配置可能让人难以置信,但手机能拍出355*288分辨率的照片在当时而言的确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因为它意味着手机开始具备视觉能力。

手机相机像素从11万到1亿:赶超单反?呵呵
夏普j-sh04

自此以后,相机就成了手机必不可少的功能,手机相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手机相机像素从11万到1亿:赶超单反?呵呵
诺基亚7650

2002年,30万像素的诺基亚7650面世,成为了国内第一款拍照手机。

手机相机像素从11万到1亿:赶超单反?呵呵
索爱k750i

2005年,200万像素的索爱k750i成为了第一款支持自动对焦的拍照手机,并且加持了闪光灯。同年的诺基亚n90不仅有200万像素摄像头,还支持屏幕旋转,手机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家用dv。


诺基亚n95    

2007年,一代神机诺基亚n95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500万像素相机。这款相机采用了卡尔蔡司光学系统,搭配了高亮度闪光灯,支持自动对焦,拥有非常出色的拍摄表现。

2010年,iphone 4仍搭载了500万像素摄像头,但苹果提出了这样的理论:拍出漂亮的照片不仅取决于像素,让更多光线进入摄像头,照片质量才会更好。在iphone 4上,全新的背照式传感器和a4处理器在软件的优化下发挥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从此广大消费者也留下了iphone拍照出色的印象。

手机相机像素从11万到1亿:赶超单反?呵呵
诺基亚808 pureview

2012年,预示着当时像素顶峰的诺基亚808 pureview面世,其像素高达4100万,拥有1/1.2英寸感光元件、卡尔蔡司镜头、索尼像素超采样技术等特性。

近几年的手机相机像素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见闻了,去年4800万像素主摄成为主流,今年6400万,甚至是1亿像素都已屡见不鲜。但显然,像素的提升1亿也不是终点。

像素增长是手机相机发展的重要指标,这自然而然的给很多朋友留下了像素越高拍摄效果越好的印象。

但实际上,当前高端智能手机的相机像素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专业相机,手机相机至今也没有干掉单反。像素并不是画质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显而易见了。

02、光学技术鸿沟难越 手机相机多般解数仍然不及

在影音圈有个普遍的认知,就是体积决定效果。

对于相机而言,近几十年内的光学设计发展有限,相机的体积和重量往往代表了配置和功效。除了镜头、传感器、处理器三大件以外,专业相机还拥有独立的对焦系统、测光系统、存储系统、取景系统等多项结构,这些结构的存在保证了相机的成像素质。

但在寸土寸金的手机结构空间中,想要把这么多结构塞进来,当前的光学技术是不允许的,这就决定了手机相机只能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设计来实现拍摄工作。

举个例子来说,当前的6400万像素cmos尺寸是1/1.7英寸,而全画幅相机的传感器是这个尺寸的20多倍。底大一级压死人,底大二十多级呢?

所以,如果再有手机厂商宣传他们的手机相机可以吊打单反,可以痛快的送他个白眼。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厂商们一直都在向着贴近专业相机的拍摄体验和效果的方向努力——

1、 如果手机再努力也不行,干脆就把相机做成手机

一个非常简单的置换思路:如果手机相机的空间结构有限,那么把相机做成手机不就行了?比如2013年,三星galaxy s4 zoom这款“可以打电话的手机”就诞生了。

10倍光学变焦的可伸缩镜头以及氙气闪光灯和凸起的握柄,让这款手机从背面看起来就是一部相机的模样。


三星galaxy s4 zoom    

当然,这并不是把相机做成手机的唯一案例,再比如2014年松下展出的lumix cm1,直接将1英寸大的cmos塞到了手机机身中,并且搭载了28mm徕卡认证镜头。当然,机身厚度也非常可观:15.2mm,相当于当前两台轻薄手机摞一起的厚度。

所以这种方案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也很明显:让手机失去了便携属性。

2、 效果不够镜头数量来凑 不一样的镜头有不一样的功效

限于体积,手机相机功能和效果的局限性很高,用一颗镜头去贴近专业相机显然很不现实,于是手机厂商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多在手机上放几颗功能不一样的相机,功能和效果问题不就解决了么。于是,我们看到了多摄方案的到来——

由于固定光圈限制导致景深效果不佳?那么就多增加一颗虚化副摄来记录景深数据,用以模拟大光圈效果;

由于传感器和镜头尺寸导致进光量不佳?那么就多增加一颗黑白镜头,黑白摄像头取消了分色滤镜,所以会比彩色摄像头拥有更高的进光量,图像细节就会更加清晰。两张图像通过软件进行融合,就能得到一张比普通彩色摄像头更加清晰的照片。

由于镜头固定无法光学变焦?那么就多增加几颗不同焦段的镜头,广角长焦全解决。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来说,手机传感器尺寸不断增大,镜头设计不断优化,虚化副摄和黑白镜头存在的价值逐渐减弱,多焦段组合成为当前多摄的主流方案。

但问题在于,多摄方案只能说是在原来的单摄基础上增强了手机相机的场景适用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硬件的成像素质,并且即便手机对相机软件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其拍摄操作体验也很难与原生的相机媲美。

03、单反不能及的内容才是手机相机的正确方向

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假设:如果专业相机可以大幅度缩小,其构件尺寸足以塞进手机并且不影响成像质量和拍摄体验,那么手机拍摄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赶超单反。但显然,这在现在以及较长一段时间的未来里,都只能是想象而已。

目前来看,赶超单反对于手机而言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相机不能在某些方面赶超单反,因为当前的手机相机除了便携以外,还具备着一些专业相机不具备的属性,比如更多的镜头、更强的运算能力、更宽广的分享生态。

其实,专业相机和手机相机还有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购买专业相机的消费者往往都具备着专业的拍摄知识和技巧,但使用手机拍照的可能更多的是没有任何拍摄经验的小白用户。

所以,手机厂商其实要考虑的不只是该如何让手机相机追赶专业相机,而是如何让小白用户在零拍摄经验基础上也能拍出好照片。

手机相机像素从11万到1亿:赶超单反?呵呵

实际上,近几年这样的理念在手机拍摄上已经有所体现,手机相机最常见的一项独特功能就是ai场景识别,它可以通过场景识别对图像进行针对性调色,让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更加讨好眼球。

但这对于专业相机而言,色彩偏离值往往都是一项重要的考校标准。但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什么用,拍出来的照片更加好看显然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

ai场景识别解决的是照片后期的调色问题,拍摄构图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就是vivo的ai人像构图,可以引导用户拍摄出构图更加合理的人像照片。被拍摄者只需要轻调拍摄姿势,相机就可以进行识别,当姿势正确时就会自动拍照。

在多摄的协同应用上,三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示范:ai一键多拍,可以一键同时拍摄出不同镜头、不同滤镜的照片,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一次拍摄后选择自己更加喜欢的照片。

此外,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全民视频时代的到来,这对于手机相机来说又是一个全新契机,但如何让普通人拍出好视频显然比拍照优化的难度更大。

在这方面,oppo则略胜一筹,通过超级视频防抖+即录app,实现了低门槛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相比于专业相机,手机相机在视频拍摄方面更加灵活,可以应用到专业相机很难应用的领域,同时也更适合普通人去拍摄。

总结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需求的驱动下,手机相机拍摄素质发展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技术未达的情况下手机相机非要去赶超专业相机。手机相机的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个问题才是手机厂商现阶段最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