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背后的石头科技团队又推出了石头扫地机器人
这两年里要说小米生态链中最成功的产品,在笔者心中,米家扫地机器人至少能排到前三的位置。它在维持了低价的同时,还能提供不输给市面上许多大牌产品的清扫表现,性价比之高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而其背后的石头科技团队(属于小米生态链企业),在凭处女作一炮而红后去年又再推出了自己的第二款产品 — 石头扫地机器人。
这款很明显想要打响石头自己名号的新机,严格来说定位更像是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加强版。它的吸力变大,而且还新增了拖地等功能,但与此同时售价也贵出了足足 800 元。那么,改进的地方是否足以令人心甘情愿为接近初代价格一半的涨幅买单呢?以下是笔者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心得,在考虑这款产品的朋友或许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在外观上,石头扫地机器人的设计风格跟米家的大致一样。新机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个是顶上的激光测距感应器位置变得更靠近中心,另一个就是将边缘勾勒得更加明显。论视觉观感,初代更偏 MUJI 的风格更容易融入整体家居环境中,而石头扫地机器人相对而言存在感会稍强一点。除此之外,机器顶盖上的按键也由之前的两颗(开关、短按回充 / 长按局部清扫)变成了三颗(开关、回充、局部清扫),点按操作时会更加直观。
为了提升机器底下的地面通过率,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机身厚度变得高了那么一丝丝,由原来的 96mm 升到了 96.5mm。与此同时,长宽也都增加了一点,不过好在变化不大(从 345 x 345mm 变成了 353 x 350mm),基本能保持跟初代相同的家具间隔通过能力。另外,新款翻越障碍的高度上限也提高到了 2cm,笔者实测后机器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能爬过这样的高度差,但过不去的例子也有,具体还是看障碍的型态、材质(目前在这点做得最好的估计还是戴森 360 Eye 的坦克履带)。另外,石头的机器人日常没怎么出现过吃到电线不走的情况,这一点还是让人颇为省心的。
石头扫地机器人拥有跟米家扫地机器人一样的主刷加单边刷吸尘结构,不过最大吸力由 1,800Pa 上升到了 2,000Pa。从肉眼可见的感受来讲,笔者没法说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真能看出这 200Pa 的变化。但机器扫完地后地面的清洁程度是可以令人满意的,而且新加入的地毯增压功能也确实管用。它在侦测到地毯或是垫子之类的表面时会自动加大清扫力度至 Max,不用你去手动区别对待。
至于清扫路径,石头的新品继续沿用了 Z 字体的方案,搭配激光测距感应器,基本上可以覆盖所有能清扫到的角落,跟之前的米家机器人一样都算得上是比较聪明的扫地机。不过估计是因为吸力变大的原因,前者在清扫过程中的噪音会稍响一些,尤其在 Max 模式下高频的噪声会有点刺耳。家中如果有人对此敏感的话,使用时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说完了扫地,接下来就要聊聊石头新机这次被讨论最多的新特性 — 底下那个可以快速拆装的拖地模组了。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半圆形扁平塑料水盒加同样形状抹布的组合。两者通过魔术贴黏在一起,利用所谓的「植物仿生维管束滤芯」,可以达到机器移动时水盒渗水孔出水弄湿抹布,静止时自动停止出水的效果。换句话说,水盒出水 / 抹布变湿并没有专门的开关,是完全由机器人的移动来决定的。
那这种设计的优点,就是只要机器人在动,就能保持抹布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湿润度。但相对应的限制也很多,一方面在拖地过程中(指机器人不停下来的情况)出水的状态变得人为不可控,这时你就必须事先隔离诸如地毯那样不想被沾上水的表面。另一方面拖地的时候家中必须有人,这一是为了在没水时加水(如果房子很大的话),二则是为了在机器被困在某处时帮它及时脱困,避免湿抹布长时间盖在地面上可能造成的损害。
在实际体验之后,个人认为拖地算是石头扫地机器人一项堪用的功能。它作为主打特性会有点勉强,估计厂方也清楚这点,所以在产品名中仍旧是强调扫地。就笔者自己的经验来说,容积 140ml 的水盒一次灌满后差不多能连着拖 45 分钟,中间可能要搓洗 1 到 2 次抹布。拖完之后的地面,能看到很细小的水珠,并不会很湿的样子。
因为拖地模组完全是靠重力落在地面上拖过,没有外力往下压,基本上是一个拿抹布轻轻从表面拂过的感觉。单纯扫地之后(官方建议是扫地 2 到 3 次后再拖地)地面上余下的微尘是可以带走不少,但因为缺乏力度,地上不少印记基本上还是得自己动手才能消除。另外,在装上了拖地模组之后,有些本来能翻越过去的障碍会变得过不去了,必须手动为机器人解围。总的来说,这个拖地的特性更偏向是维持本来不(太)脏地面干净的手段。本质上跟扫地机器人只能给你大致保证日常整洁,但没法用来大扫除的道理是一样的。
而在软件的使用体验上,石头扫地机器人依旧是通过米家 app 来操控。清扫状态即时显示、设定定时任务、指定位置遥控、清扫记录、耗材使用状况等功能都有,好用程度还是非常高的。针对新机的改进,一个是自定义清扫区域,让机器人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打扫、提升效率。除此之外,新加入的语音包也蛮有趣的,用来逗小朋友效果非常好。
实际上,笔者从过去使用小米扫地机器人的时候,心里就一直有一项希望厂方能为设备加入的功能,那就是定时充电。因为笔者所处的上海在晚上十点至早晨六点间有离峰用电的半价优惠(很多城市都有吧?),而单单只是扫地的话,满电状态下完成一次清扫后电量并不会耗尽,充电完全可以放到半价时段进行。虽然加上拖地功能后,回充的机会可能会变多,但类似的需求个人相信总是有的。而且笔者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受了家中长辈的启发,鉴于许多人买扫地机都是给父母用,这样的特性应该是值得考虑的吧?
说到续航力,石头扫地机器人内建了一颗 5,200mAh 的电池。笔者家在应用中显示为近 60 平方米的清扫面积,如果是开强力模式单扫地的话,一圈下来大概要用超过 40% 的电。若是再加上拖地的过程,除非关掉强力不然很容易碰到 20% 电量的警戒线触发回充(按建议扫几遍再拖的话回充几乎是避免不了的)。当然啰,电够不够用还是要视具体的家中面积而定。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个人看来石头机器人搭配的充电座是没有初代好用的。尽管它的体积变得更小巧,而且能通过红外线让机器人在更远的距离找准「回家」的路,但因为充电触点放到底面上使得后者变厚的关系,当机器人扫到充电座附近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把它从放好的位置撞开,让人不得不手动重新放好才行。除此之外,米家机器人底座背后那个能收纳多余电线的暗匣也没被继承下来,那个设计其实还挺聪明的,放弃掉让人觉得有些可惜呢。
最后在清理的部分,石头机器人的尘盒看起来好像比初代要短一截,但实际上的容积却是由 0.42L 增加到了 0.48L。而且清洁用的小刷子这次也被很贴心地固定在了尘盒旁边,不用专门找放的地方,取用起来更加方便。值得一提的是,主刷、边刷、虚拟墙这些配件,不管是初代的米家还是石头机器人都是通用的。后者有一个优势是尘盒上的滤网可以直接清洗,长远来看能省下一笔更换的开支。
实话说,单论设备本身产品力的话,石头的这台新机器人在目前的市场中绝对能排到很靠前的位置。但即便如此它的处境还是会有那么点尴尬,因为米家机器人这颗在前的「珠玉」实在太耀眼,石头要是还打算让这两款在市场中一起卖的话,基本还是避不开自家两款产品打架的情况。是说,笔者倒不是认为售价 2,499 元的石头新机,加强的那些特性不值 800 块的差价。它能击中不少人的购买点,但问题是也有许多人会觉得挂米家名的那台已经够好够用了。这种前提下要让那部分消费者多掏银子,石头可能还得再多花点力气才行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