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手好牌朱允炆依然斗不过燕王朱棣,是为什么?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01
朱元璋隔空选择“接班人”
众所周知,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储。朱元璋草根逆袭称帝以后,已年近半百,40岁的他终于如愿以偿位居万人之上,书写了中国帝王榜一个奇迹。
立储,毫无疑问,在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框架中,老朱选了他和马皇后的嫡出长子朱标为太子。只可惜,在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朱标38岁时却因病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朱元璋痛心不已。
剧照:太子朱标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之位若长期空缺,也恐生枝节。
朱元璋一生26个儿子,明朝建立之后,便开始分封藩王(十三塞王),这也是各位皇子能相安无事、太子朱标能稳坐太子之位的重要原因。而此时,朱标的去世,让很多藩王都觊觎太子之位。为了尽早消除不必要的隐患,朱元璋决定立即挑选储君。
自古以来,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国家,既然天下已经落入老朱家,接下来就是“守天下”。尤其是承平年代,不能只有武功,更要文治。经过权衡利弊的思考,朱元璋作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那就是避开自己20多个儿子(包括燕王朱棣),而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接替太子之位。
既然是钦定,众藩王也不敢擅自反驳,只是他们会对皇帝老爹“隔空”选定继承人的做法心有不甘,但大家也只能心藏怨气,不能表露罢了。
02
朱元璋剪草除根,建文帝根基难稳
对于饶过儿子们而选择孙子朱允炆当接班人,朱元璋走了一步险棋,而且老朱开国诛杀功臣“剪草未留根”,这让朱允炆根基不稳,班底单薄。怎么理解呢?
我们知道,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老朱为了子孙后代皇位的稳固,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将,这种诛杀功臣的事件历朝历代屡见不鲜,毕竟跟初代帝王征战的人都比较猛,好比刘邦杀戮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
而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杀人太多,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德庆侯廖永忠等皆被屠戮殆尽。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被赶尽杀绝,只留下年迈的郭英和耿炳文,对于这样的班底,朱允炆胆战心惊。
而我们知道,朱元璋起底布衣,他疑心很重,认为王公大臣都是靠不住的,所以需要给自己不能当皇帝的儿子们配备军队,以防止权臣欺主,拱卫皇室。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分封的亲王都拥有三支护*队,兵力从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不等。这是一般的亲王,朱棣为代表的亲王因为还负责北方蒙古人的防御,所以兵力更盛,拥军十余万。等到朱棣*之后,通过招募新兵,夺取宁王军队,军队大概有二十万左右。
朱允炆登基以后,对比王室那点羸弱的军事力量,即便是李景隆被紧急擢升,也是无人可用、捉襟见肘,朱允炆想要兴风作浪也只能是以卵击石,何况他手下还有一帮腐儒在时不时地撺掇。
03侄子狠心“削藩”,四叔怒放大招
既然藩王不好惹,朱允炆为何偏偏要啃四叔朱棣这根硬骨头呢?套用现在一句网红语叫“no zuo no die”。
建文帝坐上皇位之后,龙椅还没坐热,就想着搞事,例如:削藩。不禁要问,朱元璋已经将*交给朱允炆,而且朱允炆也答应爷爷不主动削藩,但他还是要着急削藩、出尔反尔,朱允炆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首先,当时全国的兵权自朱元璋死后,精锐部队全都在他叔叔手里,而且都是割据状态,王爷都在外地有自己的部队行政体系,所有地方都是自成一国,这样就会对*形成巨大的压力,朱元璋曾经带他见过地方的军队,战斗力惊人,政令上也无法推行。
其次,新君继位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威树信,以保持其继承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保证其政治中心地位,同时建文帝也担心众藩王“尾大不掉”,所以有人建议削藩,朱允炆就想顺理成章地效法汉景帝去做。只是有一点他没有料到,他远没有汉景帝政治权谋的老辣可以及时推卸掉自己的责任,他也没有正确的评估自己所代表的军队实力和藩镇联合的差距。
但被权欲冲昏头脑的朱允炆没有顾忌这些,他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商量一拍即合,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始削藩。与此同时,他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燕王朱棣已经得到线报。这些叔叔们眼看就要集体失业,加上侄子继承皇位,他们本身就心里失衡,所以决定抱团*。而打头的便是家住北京的四叔燕王朱棣。
朱棣一开始担心民心所向,军师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姚广孝又这样说:“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一次次,姚广孝坚定了朱棣悬疑的心,可以说他是朱棣靖难路上的灯塔。
但凡事讲究名正言顺,老皇帝朱元璋恐权臣篡权,他在世时曾在《皇明祖训》中这样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便以此为理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800剑指朱允炆身边奸臣,须加诛讨,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其实大明百姓都知道,这是冲着建文帝朱允炆来的。
历经4年苦战,朱允炆被撸了下来,这次“靖难之役”以建文帝的完败而提前收场。不难看出,年轻气盛的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无外乎2大方面:
首先,过分信赖手下的腐儒智囊
朱元璋走之前,给孙子朱允炆配备了一个参谋班子,这个班底由三人组成: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齐泰属于忠心有余但能力平庸。若是在承平年代,齐泰倒也可以中庸度日,但在国家危难之时,很难有用武之地;方孝孺虽然学识渊博,但在治国方略的拿捏上,还是目光短视、火候欠佳;三人中最让皇帝不省心的就是黄子澄,若说齐泰、方孝孺帮不上忙不添乱倒也行,黄子澄从头至尾都在坏事。
当初,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子澄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从此,朱棣再无后顾之忧,不久便起兵“靖难”。
又如,“靖难”开始之后,老将耿炳文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与朱棣在河北真定形成了对峙局面。面对以擅长防守著称的耿炳文,朱棣毫无办法,攻城三日,一直没有攻下,于是对诸将说:“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遂解围而去。但就在这时,黄子澄却向朱允炆提出了一个足以让朱棣做梦都会笑的建议:撤换耿炳文,以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接任。这个李景隆没打过什么仗,只会纸上谈兵。也正是军事白痴李景隆的上场,使得朝廷损失数十万大军,大伤元气。
其次,朱允炆优柔寡断,功亏一篑
对于李景隆这个军事庸才,朱允炆始终视他为心腹,不知道是他不明白,是真糊涂,还是已经无人可用。
李景隆第一次大败归来的时候,建文帝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让他“戴罪立功”,再一次把军权交给了他,其结果又是一次大败而归。这时,朝廷已经彻底丧失了歼灭朱棣的最好时机。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换成朱元璋,李景隆就是有10颗脑袋也早就搬家了。可是,朱允炆仍然放过了李景隆,到后来居然还让他负责南京的城防。朱棣打南京的时候,他也是第一个开城投降的。如此一个赏罚不分、用人不当的皇帝,怎么能指望打败实力雄厚的朱棣?
此外,朱允炆还犯了另外一个不可弥补的大错,便是他对每一个前去征讨朱棣的将领发出了一个“勿伤吾叔”的指示,因为他担心日后会背上一个“杀叔”的恶名。这样一来,朝廷大军在面对朱棣时再也不敢痛下杀手,使得朱棣多次死里逃生。但朱允炆对众将士所说的话的真实目的,在史学界尚存一些争议。
04
不懂“上马杀敌,下马治国”的好人
在世人眼中,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温和的好脾气,书生气十足而且又温文尔雅。但是从他所做的事来看,并非是什么“仁弱”之主,相反,他的性格相当狠辣。朱元璋刚刚去世,他就变革祖制,强行削藩,而且不留余地,直接把四位叔叔贬为庶民,还逼死湘王全家。当燕王朱棣送儿子为人质后,朱允炆的削藩力度依然没有丝毫减弱。
一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让很多人误认为是朱允炆宅心仁厚,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朱允炆实际上是想赶尽杀绝,但是不想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罢了。如果朱允炆真不想伤害朱棣,可以说成“勿杀朕叔”。而“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中心是“之名”而非之实,重点不是要朱棣不死,而是朱棣的死不能影响我朱允炆的声誉。
直白点说,朱允炆的内心独白是,尽量在战场上直接杀掉朱棣,不要留活口让我处理。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朱允炆根本想象不到朱棣一方究竟有多么强悍。朱棣本人就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后来又驻守北平,军事指挥能力和智勇谋略不知胜过朱允炆多少倍。朱棣任用足智多谋的姚广孝为谋主,他能在朱棣作战不利时警醒其有进无退成生败死,还能在参谋军机时屡出妙计屡献良言。此外,朱棣还有众位藩王的抱团支持。天时地利人和,朱棣样样占全,朱允炆安能不败?
反观朱允炆,他其实更好的办法是学汉武帝的方式,拉拢、推恩、逐一清除的方式来激化藩镇本身的矛盾,只是他这个皇帝坐得糊里糊涂,还没等龙椅焐热,就想把天下据为己有,让所有人臣服自己,在根基未稳之时,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朱允炆败得很彻底,原本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巴烂,让人觉得可惜、可叹。朱允炆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朱允炆可以成为一个乖学生,好孩子,却不适合成为一个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大清最有名的才子:纳兰性德是个怎样的人?
下一篇: 太平天国将领韦俊投降清朝,为何没有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