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
汉末三国的最终走向三家归晋,也就是政归司马,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历史走向的必然,任你卧龙、凤雏、幼麟、江东猛虎都难逃历史车轮的碾压,都无法改变广大百姓希望统一的民心。谁也不愿意生活在战乱中,分久必合,这是大势所趋,但为什么是政归司马,这里面却又存在着很多的偶然,也有着很多的未解之谜。
比如三国演义中提到的空城计,司马懿做为曹魏后期能力极强的军政统帅,手握重兵会怕一个弹琴的诸葛亮,会在一个狭小的城池面前裹足不前,不进行任何军事试探就退兵?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空城计”的背景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空城计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后期,当马谡丢失了汉中咽喉之地街亭后,诸葛亮为了确保蜀汉的其他部队安全转移,将身边的重要将领和军队都已经安排好了退路,唯独自己和部分老弱病残,没有及时转移,困守在西城。
这时的司马懿率领曹魏大军10余万来到西城城下,诸葛亮羽扇纶巾谈奏一曲,曲调时而平缓如小桥流水,时而激荡如十面埋伏,这一下让司马懿惊惧,认为城中必有埋伏,所以未命令一兵一卒进军,哪怕是探查,就匆忙撤军。
这段小说的描写是相当的精彩,却没有合理的逻辑,所以正史三国志中没有关于空城计这一段的描述,那么没有空城计,那这个事件为什么是迷,罗贯中真的完全是杜撰?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是选择撤军?这就是真相
“空城计”的真相
笔者认为,空城计确实没有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么精彩,但是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兵少且需要携民撤退是有的,那么兵少,司马懿选择追击只是没有困住诸葛亮是有可能的,这也就是空城计的原型,那为什么司马懿没能追上诸葛亮,或者说诸葛亮为什么能轻松携民撤退。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军事层面的,诸葛亮的一生为相为将都将谨慎二字放在心头。他主政蜀汉时期,心知曹魏非速亡之国,蜀汉的绝对主力不容许和曹魏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这样的话,蜀汉将短期内无可用之兵。
因此蜀汉出兵都是阶梯配置,多利用地形 ,且不和曹魏骑兵正面硬刚,在初次北伐时,诸葛亮的部署是赵云、邓芝率领小股部队牵制曹真,马谡守街亭,高翔领小股部队接应马谡,除此之外,蜀汉还有一部分兵力留守刚收复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这部分兵力也是蜀汉的预备部队,而当街亭失守,也正是这三郡的预备队担负起了迁徙百姓的任务,这些是生力军,并未参加街亭战役,也未参加赵云的箕谷战役,在这个时候曹魏的三路人马,张郃军和街亭军大战,且有高翔、王平阻击,无法短时间展开追击,曹真的部队由于地形所限和赵云的撤退得当,也无法追击过来。
那么追击过来的只能是司马懿的部队,这时候司马懿的部队刚收拾完孟达不久,还需要分兵驻守上庸,如果要迅速追击蜀汉的迁民部队,势必要轻装轻骑,那么兵力多不了,以为数不多的部队长途奔袭追击蜀汉以逸待劳的生力军,胜负几何,很难判定,司马懿应该有所考虑。
而且从后来的诸葛亮撤退顺带收拾张郃来看,诸葛亮的后撤往往伴有埋伏,所以司马懿在军事角度来说,追击占不到便宜,不如任由诸葛亮退去。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层面了,很多人说司马懿放过诸葛亮是因为怕兔死狗烹,司马懿没了对手,曹睿就不会看重司马懿,也就没有了后面的司马篡权。
其实这个说法是比较片面的,就诸葛亮一次北伐的时间来看,曹魏政权中,曹真,张郃等忠于曹魏的宗亲大将都还在,司马懿如果这次追击能够取胜反而是大功劳,说不定有机会更快取代曹真、张郃的地位,毕竟军功在乱世是不可替代的。
反而如果司马懿不追击,很可能会演变成通敌卖国,毕竟张郃取得街亭之胜,曹真箕谷也是胜利,你司马懿反而是放任诸葛亮迁走三郡百姓。因此在“空城计”的过程中司马懿会追击诸葛亮,也想困住诸葛亮 ,但军事层面允许,不追击政治层面过不去,只能象征性的追击,然后撤军。
结语: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个精彩的小说故事,这点没有问题,而真实的第一次北伐撤军就是空城计的原型,它所体现出来的军事层面和政治层面和空城计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当的接近。这里面既包含了诸葛亮从初胜到大败的辛酸无奈,也包含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头脑。
司马懿能够全面的分析战局,也能够兼顾军事和政治,可以说他的才能奠定了司马家在曹魏政权的未来,当曹魏宗亲人才凋零之时,司马家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他个人也成为了三分归晋的必然性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