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室爵位分几等?各朝各代的宗室封爵制度介绍!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各朝代宗室封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帝王赐予宗室、官员或有功人员、才智之士的地位和待遇。爵位,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因此爵位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由于爵位分为宗室爵和非宗室爵,且历朝历代皆不相同,因此作个简单的介绍。
宗室封爵
西周时一般分为诸侯、大夫、士三级,诸侯、大夫同时又是官称。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邑,封地的收入即其俸禄。战国时宗室爵多称“君”,如信陵君、平原君,但封君不限于宗室,君也不是官称,受封者只是在封地收取租税以为俸禄,行政长官由君主另行选派。
汉朝宗室封爵,分王(也称诸侯王)、侯(县侯、乡侯、亭侯)两等。诸侯王先有行政权,后被收归朝廷。三国魏至南北朝,宗室封爵大体分为王、公(县公、乡公)、侯(县侯、乡侯、亭侯)、伯、子、男六等。南朝以后,王有亲王、嗣王、蕃王之别。
隋朝宗室封爵,为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唐朝宗室爵,王有亲王与郡王、嗣王之差,公又国公、郡公之别。皇兄弟、皇子,封国为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
宋朝宗室爵分六等,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但爵不世袭,恩不旁推,与汉唐大不相同。辽分国王、郡王、国公三等,一字王唯皇子得封。金亦为国王、郡王、公三等。元朝封王,有一字王、二字王之别,又有同姓无爵邑而称王者,谓之宗王。
明朝宗室分封,有亲王、郡王、镇国公、辅国公、奉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都按嫡长子承袭、诸子低一等的办法沿袭下去。
清代宗室封爵十四等: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各有一、二、三等之分。
非宗室王爵
西周以来的宗室封爵,主要根据宗法关系确定,但自春秋开始,为打击公族*,奖励耕战和吸引人才,在一些国家出现新的爵位制度。爵号有君、侯、卿、大夫、执圭等,授爵对象有宗室、官员、将领等。以军功授爵的,多限于武官,如楚国的执圭。
普遍实行军功爵,则是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当时施行的是二十等军功爵,以次为:公士、上造、簪枭、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汉代沿用秦的二十等军功爵,略有不同的是,秦从五大夫起有食邑,汉改以公大夫起有食邑。公大夫以下为民爵,依等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园宅。汉武帝又别置武功爵十一级:造士、闲舆卫、良士、元戍士、官首、乘铎、千夫、乐卿、执戎、政戾庶长、军卫。授武功爵者可以做官,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
隋唐及唐宗室爵九等中,异姓爵最高可至郡王。早在北周时,为奖赏有战功的将士,又出现了勋官之号,并渐及朝官。唐朝形成定制,共十二转,转多为贵,自十二转至一转依次为: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骑校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宋朝爵、勋大体沿唐制,又别有赐予功臣的荣誉性称号,如推忠、亮节等等。辽除皇子封一字王外,国王、郡王、国公皆可封功臣。
明朝文武官封爵,唯有公、侯、伯三等,各加地名为封号,有岁禄而无封邑,也不一定世袭。勋官分文武,武勋十二级,与唐朝勋号相同,唯以“左右柱国”取代“上柱国”。文勋为前代所无,共分十级:左右柱国、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尹、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
清朝的勋爵与勋号合并,共分为九等: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自公至轻车都尉,又各分三等。凡授爵,自云骑尉始,积二十六云骑尉,始至一等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