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代码中弹出页面提示框
浅析.net在后台代码中弹出页面提示框
c# 我们知道在.net后台弹出alert提示框有很多种方法,包括:
1.page.response.write("<script>alert('提示内容!');</script>"); 白屏
2.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write("<script>alert('提示内容!');</script>"); 白屏
3.page.clientscript.registerstartupscript(gettype(), "message", "<script>alert('提示内容!');</script>"); 不白屏
4.page.clientscript.registerclientscriptblock(gettype(), "message", "<script>alert('提示内容!');</script>"); 白屏
等等方法,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区别的具体的实现原理吗?
1.先来看前两个,前两个弹出框的共同特点就是会出现白屏,长得又有点像。肯定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知道httpresponse实际上是httpcontext的属性,在实例化httpcontext的时候可以传httpresponse和httprequest两个参数。如果不知道,请参考https://msdn.microsoft.com/library/office/c2zzwa6y(v=vs.90)cs-save-lang=1&cs-lang=cpp,对上面提到的三个类不熟的童鞋也请自行google,这里不做介绍。
我想说的是httpcontext.current实际上的httpresponse参数就是this.page.response。这样就简单明了了,那么this.page.response.write和httpcontext.current.response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啦,都是response.write。虽然是一个东西,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使弹出框的时候白屏了呢。
我们使用的开发者工具比较alert前后html的区别。
alert前:
不用看的很仔细,只要看最上面一行就可以了。这两种方法alert时在前台最上端增加了
<script>alert('提示内容!');</script>
这一行代码。我们可以看到,按照代码执行顺序,很明显在页面什么内容都没有显示的时候就会先执行alert,所以会导致白屏。
2.方法3和方法4是不是也很像,但是他们为什么效果不一样呢,让我们也来用上面的方法看一下alert后html源码的区别。
方法3 alert后:
在这个方法中alert脚本出现在form结束标签之前,所以当前面的内容都执行结束后才执行alert,因此不会显示白屏。
方法4 alert后:
我们发现alert脚本增加的位置是紧跟在form标签后的,也就是说会先于form标签中其他内容执行,因此出现白屏效果。
总结一下,使用注册脚本的方法3和方法4,首要前提是前台需要有form标签,然后两种方法注册的事件位置不同。使用这两种方法还可以注册一些其他事件,不要使用方法4时一定要注意,因为注册位置紧挨form,千万不要引用之后声明的标签内容,否则会出错。
以后大家需要在后台弹出提示框时,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啦。
--------------------- 本文来自 xiaozhudan1110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https://blog.csdn.net/xiaozhudan1110/article/details/18601719utm_source=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