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战:薛仁贵骁勇善战为何却败给了吐蕃?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骁勇善战为何却败给了吐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唐代题材的小说、电视剧或者戏剧中,名将薛仁贵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人物,“薛仁贵征东”、“三箭定天山”等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
但是名将薛仁贵却没有其他知名将军“百战百胜”的头衔,因为在他的战争生涯中,有一场惨败始终是绕不过去的。
这场败战就是发生在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战,此战不仅使得数万名唐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使得唐与吐蕃的战争一度陷入被动中,更在西域引发了连锁反应。
而薛仁贵本人也因战败而被革为平民,直到数年后平定高句丽*才重新得到启用。
那么大非川之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唐军败战的责任又该如何看待呢?本文就一起来了解下。
一:战前形势
大非川之战并不仅仅是一次战役,其发生有着必然的结果,而为了能全面了解这场大战,我们有必要对其发生的背景进行分析。
唐朝立国于618年,李世民登基时基本已经扫清了内地的割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拳头。
此后唐朝对四个战略方向开始大规模军事行动:
首先是北方向,这里的对手是东突厥。该部兵力高达数十万人之多,曾多次深入内地劫掠,是唐朝政权面临的最大威胁。突厥军甚至兵临长安城下,使者对唐太宗威胁称“二可汗兵百万,今至矣”!
629年,唐军开始对东突厥发起大规模进攻:
并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灵州大都督任城王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营州都督薛万淑出畅武道,凡六总管,师十余万。
第二年正月,李靖率唐军万名精锐骑兵突袭东突厥牙帐所在地定襄,大获成功,几乎全歼东突厥主力。不久之后,唐军擒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国。
此后北方一度兴起了薛延陀,但也被唐军一战打残。
解除了北方边患后,唐朝开始西域攻略。
640年,唐朝以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军数万远征高昌,灭其国后改西昌州曰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此后数年,唐军进一步向西域延伸*,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基本控制了天山以南、葱岭以东的西域。
西域基本控制后,唐太宗又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高句丽。
645年,唐军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帅江、吴、京、洛募兵凡四万,吴艘五百,泛海趋平壤;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帅骑士六万趋辽东;另招募三千勇士,唐太宗亲征高句丽。
此次作战虽然未能灭掉高句丽,但是唐军攻夺十城、斩首高句丽军四万余人、内迁户口七万;而唐军战损仅为两千余人,灭国目的虽未达到,但也不失为一次胜战。
而在西南方向,唐朝也对位于青海地区的吐谷浑用兵,并迫使其成为自己的藩属。
至于吐谷浑以南的吐蕃,唐朝的兴趣不是很大。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吐蕃在今青藏高原地区,土地贫瘠,而且内地人上去高原反应太严重,费力而无利。因此,历代中原王朝很少对高原用兵。
但是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却不甘心于仅做高原之王。
吐蕃以南是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是横断山脉、以西是噶喇昆仑山脉;北方向,向西域方向是昆仑山脉,向青海方向是巴颜喀拉山脉。
相对来说,北方向的巴颜喀拉山容易翻越,而且通道较多;而且青海地区有大片草场,对于当时的吐蕃人来说是块肥美之地;另外控制了青海地区,向西可直接进入西域;向东则威胁到了唐朝腹心地区,可掠夺更多利益。
而当时的青海地,是臣服于唐的吐谷浑所占据着。
634年,吐蕃始遣使者来朝,帝遣行人冯德遐下书临抚。弄赞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帝不许。使者回去后说: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于是松赞干布怒而率军攻击吐谷浑,将其击破后又攻党项、白兰羌,破之。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吐谷浑王入朝后,皇帝便冷遇使者的说法只是吐蕃进攻吐谷浑的一个借口。吐蕃在击破了吐谷浑后,自信心爆棚,开始了对唐朝的武装挑衅。
史载:(吐蕃)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唐军松州守将韩威出兵,反被吐蕃所败,于是附近属羌纷纷叛归吐蕃,形势恶化。
唐太宗以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出当弥道,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出白兰道,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出阔水道,右领军将军刘兰出洮河道,并为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进讨。
唐军主力到来后,果然不同凡响,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吐蕃军心不稳,“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松赞干布*退兵,并且派使者请罪,另外“遣大论薛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它宝称是,以为聘”。
之后,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唐蕃关系进入蜜月时期:王玄策在天竺曾借吐蕃兵破敌;太宗自辽东还师后,吐蕃亦上书赞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
但是,吐蕃向北发展的战略不会因和亲而搁置,其一直心系吐谷浑,希望将其一口吞并。而机会在唐高宗继位后,终于到来了。
唐高宗继位初期,在东西两大战线展开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其一是东方的高句丽、百济战场;其二是葱岭内外的西突厥战场。
这两大战场相隔上万里,而且唐军的敌人一个是有数百万人口的筑城化国家;另一个则是有数十万精锐骑兵的游牧大国;而且两大战场距离唐朝核心区的距离都非常远,后勤补给消耗极大。
在唐军主力和精力集中在这两大战线之时,吐蕃对着吐谷浑下刀了。
656年12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後胜,杀白兰千馀人,屯军境上以侵掠之。658年,吐谷浑内附,禄东赞怨忿,率锐兵击之,而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奔吐蕃,槊以虚实,故吐蕃能破其国。
吐谷浑国破后,国王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残落走凉州。
唐朝精力不在此方向,因此以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独孤卿云等屯凉、鄯,后来又以左武候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为诸将节度,以定其乱。
很明显,唐朝在吐谷浑方向采取的是守势。
其实唐高宗并非没有动过以武力解决吐蕃问题的心思,在边境上唐军也与吐蕃军队有过冲突,甚至还发生过苏定方率军远征西域路过吐谷浑时,以一千精兵突袭吐蕃八万大军,并斩杀吐蕃副相的战例。
但是,在唐朝主要精力被牵制在东西两线时,其并没有多大余力对吐蕃进攻。而且唐军的一些将军也认为:吐蕃介在西极,臣恐师到,兽鼠山伏,捕讨无所得。
因此一直到663年,吐蕃终于吞并了吐谷浑。
吞并吐谷浑使得吐蕃实力大增,而且获得了进出西域的通道,663年后吐蕃军便与唐军偏师处于时不时的战争状态了。
当时,西突厥问题虽已解决,但是唐军主力集中在高句丽和百济前线,为了彻底灭掉高句丽,唐军在吐蕃战线只守不攻。一直到668年,高句丽国终于被唐军攻灭,唐朝主力终于被释放了出来。
但是大战之后,唐军需要休整,而且高句丽故地*不断,留守唐军依然战事不修。唐朝是不会主动对吐蕃下手的,但此时已经基本将吐谷浑消化完毕的吐蕃却对唐朝发起了攻击。
670年,吐蕃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
这是安西都护府设立三十年来首次全面沦陷,唐高宗愤怒了,终于决定对吐蕃用兵。
二:大非川之战
西域沦陷后,唐高宗立即调回了在安东都护府的薛仁贵,由其统军负责对吐蕃的战争。
薛仁贵是唐朝前期的名将之一,在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争中,先是因“斩贼将,系首马鞍”而闻名;后又在驻跸山大战中“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而引起了在山上观战的唐太宗的注意。
战后唐太宗亲自召见薛仁贵:嗟异,赐金帛、口马甚众,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令北门长上。师还,帝谓曰: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阃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皦将。
从普通战士,到皇帝的亲信将领,不得不说薛仁贵的军旅生涯堪称传奇,不失为小说著作的最佳原型人选。
唐高宗继位后,薛仁贵为驻防玄武门的主将,可见其地位之高。
有一次,“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门,宿卫皆散走,仁贵曰:当天子缓急,安可惧死?遂登门大呼,以警宫内”。高宗因而得以及时撤离,事后对薛仁贵称:赖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
在唐军讨平九姓铁勒和攻灭高句丽的战争中,薛仁贵立有大功,更为唐高宗所信任。因此在对吐蕃的军事行动中,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薛仁贵。
此次作战,对吐蕃的战争,唐军一共出动了五万精锐,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击之。
阿史那道真为归化的突厥贵族,其统率的部众应该在西域方向,而真正在青海一线进军的是薛仁贵、郭待封部,战争目的是“出讨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
从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的名称来看,唐军此战的最低目标是击败吐蕃,并恢复吐谷浑的*范围;最高目标是直至拉萨,一战而解决吐蕃问题。
当然了,目标是远大的。不过唐军将领们却还是比较实际,真正的作战方针还是围绕最低目标展开的——即通过击败吐蕃军主力,号召吐谷浑部众迎故王复国。
吐蕃这边,当时驻扎在吐谷浑的是论钦陵,经过了为期数十年的渗透以及七八年时间的全面统治,当时吐蕃已经基本将吐谷浑消化完毕。
论钦陵是吐蕃名相禄东赞之子,其父在唐书中被评价为: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
所谓虎父无犬子,论钦陵的军政才能不亚于其父,667年其父去世后,此人便把持了吐蕃的军政大权。而论钦陵尤其是用兵方面,也非常独到,堪称为一代名将。
论钦陵的三个弟弟:赞婆、悉多、于勃论,也都是一方镇将,“皆有才略”。
670年春,吐蕃在西域的军事行动就是论钦陵一手策划的;为了应对唐军的报复性军事行动,论钦陵集中吐蕃军力,并整合了吐谷浑部众在青海一线以逸待劳。
唐朝在四月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但是高原上大规模作战是唐军较少有过的,因此准备时间很长。
尽管准备时间不短,但在唐军高级将领的人事安排上,还没开战就出了问题,这为后来唐军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唐军主将为薛仁贵,而副将为郭待封。郭待封是唐朝名将郭孝恪的二儿子,而郭孝恪的来头可不一般。
隋朝末年,郭孝恪参加了瓦岗军,后来随李世绩归顺了李世民;在击破窦建德关键性的虎牢关之战中,郭孝恪曾向李世民建议“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立有大功;唐朝经略西域后,郭孝恪为安西都护,648年因遭到龟兹国相偷袭,郭孝恪与其大儿子郭待诏一同阵亡。
有着这样的父亲和大哥,郭待封在唐朝廷内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其后来也一直在河西、西域方向任职,出征吐蕃前为鄯城镇守。
名将之后大抵都心高气傲,而且郭待封之前没有跟薛仁贵共事的经历,因此其担任平民出身的薛仁贵的副将,心里面是非常不满意的。史称:耻居其下,颇违节度。
唐军抵达大非川后,将目标指向了吐蕃在青海的重要基地——乌海城。
在高原作战,孤军深入的唐军最大的敌人不是吐蕃军队,而是严重的高原反应和艰难的后勤补给。因此薛仁贵采取的作战方针是速战速决。
其具体部署是:
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
具体执行时,薛仁贵率三万唐军精锐快速突进至乌海,“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唐军大战之后,武器消耗必然严重,郭待封的辎重部队如果能迅速前进至乌海城,唐军依托乌海城可恢复元气,以待再战。
但是因为瞧不上薛仁贵的缘故,郭待封“初不从,领辎重踵进”。
在战机稍纵即逝的战场上,任何迟疑都将产生毁灭性的结果,而且对手还是吐蕃名将论钦陵。
果然,郭待封的辎重部队被二十余万吐蕃军围困。由于是行军途中,唐军难以固守,因此“粮仗尽没,待封保险”。
也就是说,因为郭待封执行命令的拖拖拉拉,最终将唐军辎重损失大部,而他自己靠着险要的地势才得以保全。
此时薛仁贵部在乌海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当时唐军辎重应该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大非岭,因此乌海唐军向这一方向退去,试图依托这些辎重扭转战局。
而论钦陵不会给唐军恢复实力的机会,他不断集合吐蕃在青海的军力,实力达到了四十万众。薛仁贵与吐蕃军战于大非川,唐军大败。
最终的结果是:仁贵与吐蕃将论钦陵约和,乃得还,吐谷浑遂没。
很明显,大非川之战唐军遭到了惨败;即便名将薛仁贵也没能挽回败局。
这次战役是唐朝立国以来,出征大军罕见的大部损失,而且作战完全没有达到目的。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后,在西域乃至于刚刚设立的安东都护府产生了连锁反应。
西域原西突厥*在吐蕃支持下屡屡*,使得唐朝相当一部分精力被牵制;而安东方向,新罗也与唐爆发战争,边患连连。
而唐高宗对于战败也是很恼怒的,领军诸将“诏原死,除名为庶人”。
三:必败之局
以往讨论大非川之战唐军战败时,副将郭待封不听命令,擅自率军急进,被归咎为唐军战败的主要原因。
而薛仁贵本人在谈及此战失败时曾说道:
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
毫无疑问,薛仁贵并没有直接言明战败的真正原因,而是将战败责任归结到了天象上。
实际上,作为一代名将,薛仁贵真的不明白战败原因吗?非也。他肯定知道,但他不能说。这个原因不单单是在郭待封身上,实际上是包括唐高宗在内的整个决策集团出了问题。薛仁贵不是政治白痴,他不会去碰这颗钉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本文第一部分的背景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吐蕃在吐谷浑方向的战略侵蚀,唐太宗一朝保持了一定的警惕;但到了高宗时期,东西开疆的同时,是不太将吐谷浑问题太过于看重的。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知道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唐朝以前,青藏高原地区从来没有兴起过什么强力政权,更威胁不到中原王朝,因此唐朝不重视吐谷浑方向,以及其背后的吐蕃是情有可原的。
根本上来说,唐朝就没把吐蕃放在眼里,在唐高宗眼中西突厥、高句丽,甚至百济都比吐蕃更加重要。
但是吐蕃却是一个比较可怕的对手。
唐朝时期的青藏高原比今天的气候要好些,因此人口和生产承载力也是可以的。当然了,这个可以是纵向来比较的,在当时显然也比不上内地。
吐蕃政权完成整合后,为了更多的利益必然会选择扩张道路,吐谷浑是一定要拿到的跳板。这里对唐来说不是关键性战略方向,但对吐蕃却是发展壮大的必然突破口。
因此自630年代之后,吐蕃用了三十多年时间持续对吐谷浑用兵、同化。
当唐朝终于感受到这一方向威胁时,一方面自身精力被东西两大战场拖着;另一方面实际上对吐谷浑的战略预判也出现了错误。
唐高宗曾在朝廷上问政于吐谷浑方略,文武大臣的态度分别是:
宰相阎立本认为:民饥未可以师。认为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紧张,而且已经在多条战线开战的唐朝,不宜出兵帮助吐谷浑;老将契苾何力的意见是:吐蕃介在西极,臣恐师到,兽窜山伏,捕讨无所得,至春复侵吐谷浑。臣请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骄之,一举可灭也。意思是暂不出兵,以示弱于吐蕃,待其松懈时,一举出兵灭之。宰相姜恪则说:吐谷浑方衰,吐蕃负胜,以衰气拒胜兵,战必不亢,不救则灭。臣谓王师亟助之,使国幸存,后且徐图可也。他的意见吐谷浑抵挡不住吐蕃,不救的话,吐谷浑就完了。最好还是立即出兵,先保住吐谷浑,然后再做计议。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姜恪的提议自然是最稳妥的,但是唐高宗犹豫不定,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
但是我们从老将契苾何力的意见中却可得出唐军对于吐蕃的看法:
唐军担心的不是打不过吐蕃,而是其位置太偏远,军队到了之后吐蕃化整为零,唐军出师无功;同时,如果吐蕃骄傲,敢于集结主力与唐作战的话,唐军一战可灭之。
可见,唐军高级将领其实真正的担心在于“介在西极,捕讨无所得”,并没有将吐蕃真正的实力放在心上,认为只要其敢打,唐军就能干掉吐蕃。
于是在670年,唐军真正对吐蕃动兵时,其实军方对吐蕃的看法就直接影响到了作战行动的部署。
从唐军出兵五万的部署来看,相对于远征高句丽的规模实在算不上大,但这支唐军的最低目标是帮助吐谷浑复国,甚至也有剑指吐蕃王城的打算。
这里请注意一点,唐朝认为只要唐军击败了在吐谷浑的吐蕃主力,那么其护送的吐谷浑王族便可召集部众,成功复国,这是完成最低目标的关键,甚至不亚于军事行动本身;而吐谷浑复国顺利,再加上唐军取得大胜的话,便可以吐谷浑为基地,进击吐蕃相机完成最高任务。
但是,唐朝忽视了非常关键的一点:
吐蕃此时已经基本消化完了吐谷浑,其旧王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实际上吐蕃后来动用的所谓二十万、四十万大军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吐谷浑人,这部分实力本是被计算在唐军可能支配的范围内的,而实际上其不仅不响应唐军,还帮助吐蕃人作战,可想而知唐军将会面临什么了。
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二十万、四十万会不会是史家为了讳败而夸张出的敌军数字?毕竟当时青藏高原的条件,能一次出动这么多军队,实在是不敢想象。
实际上,早期的吐蕃是奴隶制的军事部落联盟,“出疆之费,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其出征作战没有专门的正规军建制,而往往是整个部落全部参战,壮年男子在前线征战,而老弱妇孺则赶着牛羊随军行动,提供后勤补给。
这样的吐蕃军构成往往数字上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我们不能以正规军的标准去看待吐蕃的二十万、四十万大军。同时,也不应说这些数字就是史家夸张出来的。
但很显然的一点,吐蕃在当地如此动员能力是超出了唐军想象的。
就大非川之战而言,薛仁贵率军突袭乌海,“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就是吐蕃军当时的真实写照。
而对待郭待封的辎重部队,其辎重兵在万人以上,另有数千名战兵(其部另有一部应留驻大非岭的工事内)。吐蕃竟然动用了二十万之众,而且这二十万人围攻郭待封,竟然也没能将其全歼。
经过了乌海和辎重兵的这次大战,薛仁贵对于吐蕃军队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到了大非川之战,论钦陵竟然集结了四十万之众与薛仁贵会战。
如果是平原地区,当时的唐军以一敌十的战例并不少见。但是大非川这里是高原地区,唐军骑兵身着重甲进行机动困难重重,重装步兵的战斗力也大大下降,而且辎重还大部丢失。
因此与吐蕃大军的会战,唐军失利并不奇怪。
可以说这次的失利使得薛仁贵放弃了通过野战一战而解决吐谷浑问题的想法,但是吐蕃军单位战力较低,攻坚能力较差的弱点也暴露了出来。
于是薛仁贵的策略是依托之前构筑的防御工事,开始固守,并在防守战中大量杀伤吐蕃武装。
吐蕃久攻不下,而唐军孤军无援,再打下去除了双方死伤更多外,恐怕没有别的选项了。因此才有了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而还。
很多评论认为,唐军在大非川之战中全军覆没,薛仁贵、郭待封等仅以身免,那都是文学想象。
唐军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还有什么本钱跟吐蕃约和?而吐蕃如果没有损失惨重,而且还占据绝对优势的话,又为什么要跟唐军约和,还放任薛仁贵、郭待封等安然归唐呢?
因此大非川之战,唐军失利不假,但吐蕃也是元气大伤。
从战后吐蕃无力维持在西域的控制,也可从侧面印证大非川之战后青海吐蕃军遭受重创的事实。
我们前面提到,唐朝这次进军犯了轻视吐蕃实力,同时高估了吐谷浑复国*两大战略性错误。
实际上比起这两大战略性错误,即便是郭待封不犯徐进的错误,唐军也很难获得最终胜利。
试想如果郭待封将辎重成功送递乌海城,那么面对四十万习惯了高原生活的吐蕃军,唐军就真能战胜吗?
如果这是在平原地区,如果吐蕃军队的指挥官为一般角色,唐军进行斩首突袭,倒未必没有获胜可能。
但是这是在高原地区,唐军战力本就被削弱很多,而且吐蕃大将还是一流名将论钦陵,这就很难办到了。
唐军如果不能彻底击败吐蕃驻军,那么自身无论损失多少,战争行动已然失败了;更何况,当时吐谷浑已被吐蕃消化,所谓的唐军帮助吐谷浑复国根本就无法实现。
所以唐军这次作战是必败之局,并非薛仁贵个人能够挽回的。
事实上,薛仁贵在本国决策层出现战略失误,而远征军副将又犯了战术错误,而敌方兵力又远高于预期的极端不利情况下,能大量杀伤敌军,并率残军成功退回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什么叫名将?能打胜仗是一方面,在必败之局中尽可能挽回损失,杀伤敌军也是另一方面。
大非川之战后,唐朝仍没有对吐蕃形成清晰的认识。
678年,唐高宗再次征调了十八万唐军与吐蕃战于青海湖,仍是想一战而消灭吐蕃主力,毕其功于一役。但事与愿违,唐军再次败北。
直到此时,唐朝在真正意识到这个崛起于高原的对手不可能通过一次大战而消灭。此后唐朝转变方针,对吐蕃的作战转为持久战。在西域、河西、陇西、川西方向构筑稳固防线,这才遏制了吐蕃的进一步扩张,但同时百年战争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