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福临亲政以后,为何第一件事是为大哥豪格报仇?
大家好,我是趣历史小编,说起顺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皇宫中猝然病逝,由于他此前没有确定继承人,以其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和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首的两大集团立即展开了对皇位的争夺,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福临继位后,两黄旗不再支持豪格
多尔衮集团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其亲兄弟阿济格、多铎及3人掌握的两白旗、镶红旗*;而豪格的支持者则多是两黄旗的将领,其中最坚定的有8人: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均拔剑盟誓,力保豪格。
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避免内耗,多尔衮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豪格和自己都放弃皇位,改立6岁的小皇子福临为帝。当时,除了索尼等8人外,支持豪格的其他两黄旗将领,与豪格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仅仅是为了保障两黄旗天子亲领的显赫地位而已,因此当得知新天子也是皇子后,他们立即一哄而散了。
多尔衮*日益膨胀
对于两黄旗众多将领的离弃行为,豪格十分愤恨,公开声称:“向皆附我,今伊等乃率二旗附和硕睿王。”此外,他还大骂多尔衮“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并叫嚷:“岂不能手裂若辈之颈而杀之乎?”。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已经掌握了摄政大权的多尔衮自然无法容忍,很快,豪格被削去肃亲王爵位,定鼎北京后虽然又重新恢复,却失去了往日的影响和权势。
第二年,多尔衮趁着李自成和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的机会,率领大军出关,一举占领北京,横扫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满清王朝内部说一不二的人物,其尊号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又被尊为“皇父摄政王”,皇帝亲领的正蓝旗被降入下五旗,而多尔衮亲临的正白旗则升入了上三旗。
豪格身边8大臣分道扬镳
在多尔衮权势不断膨胀的同时,昔日跟随豪格的两黄旗8大臣也逐渐分化,逐渐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极端。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虽然没有继续支持豪格,却始终坚定的团结在新皇帝福临身边。他们虽然屡遭排挤打击,但由于正在用人之际,多尔衮始终没有对这些人痛下杀手。
但另外4人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则先后叛变,成了多尔衮的爪牙。其中,拜音图的弟弟现阿岱还公开告发另一位摄政王济尔哈朗,称其曾经埋怨睿亲王大权独揽,结果济尔哈朗失去了摄政王之位,改由多铎取代。接着,何洛会告发图赖、图尔格等人当年企图支持豪格夺取皇位,谭泰告发索尼把内库的漆琴私自赠与他人,结果索尼等人都被削爵或免官。
多尔衮坠马而亡,小皇帝为豪格伸冤
在清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豪格虽然备受冷落,但他毕竟是先帝长子、现任皇帝的大哥,加上作战勇敢,也曾有过东山再起的迹象。小皇帝福临在北京正式登基后,曾派豪格率部西征,攻克陕西省会西安,随后又南下四川击败大西军,平定了张献忠。可惜,豪格刚刚率领军队凯旋,就有人出面告发其部下冒功和他本人重用罪臣亲属统军,多尔衮趁机将其定罪下狱致死,还捎带着将豪格的福晋变成了自己的侧妃。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病死于喀喇城,早就对多尔衮心怀怨恨的顺治帝亲政掌握了大权。他一方面追夺多尔衮“成宗义皇帝”的名号,对其鞭尸泄恨;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大哥豪格平反,封豪格的儿子富绶为和硕显亲王,世袭罔替。此外,对于当初出卖背叛豪格的家伙也开始清算旧账。
拜音图本人由于始终对顺治帝比较恭敬,免于一死;但两个助纣为虐的弟弟全被凌迟处死,籍没全家。
何洛会投靠多尔衮后,深受其中,还当上了多尔衮的盛京总管,因此被顺治帝和索尼、鳌拜等人恨之入骨,被用最残酷的刑罚搩死,全家抄杀。
谭泰和冷僧机也被诛杀,“籍其家,子孙贷连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