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0-21 08:22:41
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原在中芭工作、邻居张京海老师夫妇的介绍,有幸认识刘庆棠老师,开始长达20多年的交往。他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所塑造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长青的形像对我们这一代人来... [详细]...

  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原在中芭工作、邻居张京海老师夫妇的介绍,有幸认识刘庆棠老师,开始长达20多年的交往。他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所塑造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长青的形像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万分痴迷。

  他是个爱聊天的人,闲谈中说了很多旧事。我在1998年7月15日、2001年1月31日时曾详细笔录他的口述,现根据此记录原稿稍加整理成文。刘庆棠老师已于2010年夏天病逝,带走了一生的沉重叹息。现在整理的口述稿只是从他自己的角度,讲述了他所经历所知道的一些事情,一定带有以往历史的苦涩痕迹和片面性。

  刘庆棠,1932年生,辽宁盖县人。*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剧团演员。“*”期间,任*芭蕾舞剧团革委会*核心小组副组长、**芭蕾舞剧团党委书记、文化部副部长、*十大主席团成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1976年10月后被隔离审查,并被开除党籍。1983年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罪、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和诬告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我与姚文元初次见面是在1968年,在样板戏剧团大会上见到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秦城*专案进行得差不多,一拨拨人走了,人变少了,就让我们几个一块儿看电视。看电视时,谁跟谁在一起,都有安排。我和迟群、*三人在一起看了好几个月,姚文元突然加进来了,我们都没有思想准备。第一次他来时留了胡子,山羊胡子竟留到胸前,秃了头发,跟我们打招呼,比过去开朗热情,很愿意讲话,他说:“你们都在这,都在这……”、“今天我们一块看,多几个人看热闹……”

  工作年代他的话很少,让他讲才讲,不会主动讲话,是个挺闷的人。他在台上时很少开玩笑,在公开场合显得拘束。开会时要是周总理、*在场,都要特意提醒一句:“文元同志说点意见……”他才会说一点。

  我惊奇地问他:“怎么留起胡子?”他说:“好啊,留了胡子显得老成……”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变得十分爽朗。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他会主动评论。在我的印象中,他评价过女歌唱演员王静的唱法,还有一个殷秀梅是*广播乐团的,这个团原来归姚文元领导,他对这个团的演员比较了解。有一次电视里播殷秀梅的独唱,他评论了一段:“在女高音中,殷秀梅是最好的,声音表达得好,情绪好……”他问我们觉得如何?我说:“你说得对,她学了美声,同民族唱法相结合,过去唱革命歌曲没有全用美声……”*、迟群在一旁说:“你们是专家,要说起专业评论,我们是外行,懂得少,只是看热闹……”

  姚文元原来内向安静,好看书。我觉得他到了秦城后性格是有一点变化。有一次看电视时我问他最近在做什么事?他说:“看书,写点东西……”后来*里我认识的小朋友(指看守)告我,姚文元写了一本哲学方面的书稿,是谈辩证法的,他要求出版。

  当年我是42岁,他有47、8岁,看上去显得老了,但他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还是显得健壮。他老跟我说:“锻炼锻炼啊……”我说:“我每天都锻炼……”他说:“我也锻炼……”他问我:“你看我怎么样?老成一点?”我说:“是起了作用,老一点了。”他听了就“咯咯”笑起来。过去他很少开玩笑,很严肃的,现在也说说笑笑,有时还笑得特别大声。迟群就愿意跟他开玩笑,逗了说。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想骂就骂的*

  我一开始是和*部一位姓赵的副部长一起看电视,他是井岗山时期的老红军,曾当过成都军区政委。谈到自己的事情,他说:“我一点都不后悔,是*让我来*部的。”

  后来我和*、迟群一块看电视,长达两年时间。屋里有两排沙发,,我们请*坐前排,他愿意坐后排,说坐在后面便于议论。我们每人配属的卫兵也坐在后排,但他们都是小年轻,知道我们不会出事,他们尽在门外玩,等电视结束了才陪着我们回去。我们一般从晚上7点开始看,一直看到节目都没了,中间就是评电视剧和文艺节目,会说哪位演员好,哪部戏好。

  有一段时间突然加进来一个老广,55岁左右,不说姓名。小兵们说这个人原是总参搞情报的,出了大问题,出卖了什么重要的地下组织,所以请他回来开会就扣住,判他死刑,缓期执行。迟群和我心里明白,知道他想打进我们圈子,刺探情况,想立功减刑。小兵说:“你们要小心,他……”我们说:“我们哪能看不出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钉子,合计把他拔走。

  问他姓名、单位,他不说,我们就火了。*刚好此时来了,他跟我们熟,。老广问我们,我们不直接回答,防着这个人。

  *后来是什么都敢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无所顾忌。

  1984年国庆阅兵,我们是当天晚上看了,第二天*方面又来征求意见,我们都说:“没看够,还想看。”*说:“对对,我们还想再看。”*负责审查的人希望我们看,好收集我们的反应,就说:“没问题,明天还放,重播一次。”结果转天白天又看了一遍,就*和我两个人。*评说一些,讽刺*等台上的*领导。他这样说时,屋里人很多。

  记得有一次*跟我们去看那几块菜地,就当着散步锻炼。走着走着他突然间摔倒,迟群和我赶紧伸手搀扶他,但没抓住。卫兵不让我们动他,对我说:“老刘,他已经犯过好几次了,你们千万不要搀他,你们要搀他,十分钟才缓过来;不搀他,五分钟就缓过来了……”我们就坐在马扎上看着他,果然五分钟后他的手脚能动了,卫兵就上前扶他坐起来,拍他身上的土,他脸色还是刹白,眼睛睁不开。等他坐两三分钟后,想站起来,我们和卫兵搀他走了一圈,脸色就正常了。

  他说,已摔过一二十次,大夫说是植物性神经紊乱,脸都摔破几次。他后来悄声地跟我说:“过去曾有一个星期摔过两次,现在大家在一起,心情好,半个月才摔一次。”

  *原来身体是很好的,茅台酒能喝两瓶,酒量接近周总理。记得当年“*”中我们在京西宾馆开会,晚上大家一块到我们屋里坐一会儿,准备洒、花生米。就在这时,司令来了,他一进门就说:“我就知道你们有酒,喝喝……”喝到兴致,他跟*、我们几个人一一掰手腕,是一个有趣的人。

  后来,迟群有病先离开秦城,国庆阅兵后又查出我得了肝炎,让我住院,只剩下*一人。以后他的情况就不了解了,可以想像他的心情不会太好。

  *是想骂就骂,其实他谈论政治很少。姚文元与王的性格不一样,做事说话有分寸,我没有听见他与人吵架。迟群和我从来不乱说话,要经过思索才说一些。迟群和谢静宜是*身边的人,了解的事多,说话更谨慎稳当。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不说话的张春桥

  张春桥后来很少说话,别人说好的不回答,说不好的更不回答,一般人达不到这种境界。他在秦城得了膀胱癌,请了原周总理治疗组吴阶平等6位大夫来看病,手术很成功。我在秦城无意中碰到他一次,看到他头发光了,显得很胖。

  后来我住在*部所管的复兴医院,一位大夫告诉我,住在隔壁病房的是张春桥,见到来访的*部部长,自己照样看报不搭理。部长说:“张春桥,最近身体怎么样?”不搭话。部长又说:“你对我们有什么不满意,可以提出来。”张春桥还是不说话。旁边的人急着说:“张春桥,部长问你,你回答,你应有礼貌……”张春桥依旧不吭声,部长只好说:“今天先说到这,等有机会下次再说……”

  可是没等部长出了房,张春桥就跟大夫们说话,非常有礼貌。

  依我的观察,以前工作时张春桥确实话很少,别人说话他认真听,最后才说几句。*、上海那些人佩服他,都听他的。讲一个比喻,如果张春桥说奔东,原来说去西的*也只好改变,也奔东去。

  *病重时曾提出想看影片,甚至提了三看三不看的原则。这个事情就由我、广东省委书记韦国清、香港港澳工委梁某某负责,向香港电影公司借来中外影片五百部。我事先审查片名和材料,然后打电话告张耀祠、张玉凤、毛远新,让他们到发行公司去取片子。

  1977、1978年批判我时,提及这件事,就说我是巴结*、张春桥,好像特意要给张春桥看电影,上纲上线很高。我说,你们冤枉张春桥,他爱看报纸,就是不愿意看电影。每逢节日上映新片前,我要打好几次催促电话,让他赶快审查,说:“五一节要上映,再不审查就来不及印拷贝呢。”他才答应说:“第二天一起床就看……”审片时,他意见不多,总是说:“同意你们的审查意见,很好……”有时也会提几个小地方修改,*、姚文元在这方面提意见提得多。

  政治制度有问题,制约人,这样管制延长了很长的时间,管得那么严。审查电影万一错了,谁敢承担责任,谁都害怕。

  我听张春桥说过,他不爱看电影,爱看书、看报纸,每天都要看香港几个代表性的报纸,养成习惯。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张春桥与邓拓曾经在《晋察冀日报》一块工作过,他当过邓的副手。1965年底批《海瑞罢官》之前,张春秋偷偷地向邓拓通风报信。1976年11、12月间,当时邓拓、“三家村”还没平反,《人民日报》刊登了批判张春秋的长篇文章,里面就提到张春桥给邓拓报信的事,把邓拓和张春桥都一块骂了。当时我们关在西直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看到了报纸,这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因为觉得突然,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事。

  *与文艺界二三事

  我见过*与周总理争执,争得脸红耳赤。*对我们说过:“我从来没有反对过周总理,但我们有时意见不同……”在我们眼里,江对总理是尊重的。我们当时就听说,当年在延安时周总理是支持*与*结婚的。

  到人民大会堂开国务院会议,吃工作午餐不要交粮票。而到钓鱼台开会,*要让我们交钱、交粮票,不许揩国家的油。老太太自己也交,非常认真。

  京剧老演员裘盛戎老向几十元工资的青年人借钱,钱数积起来变得很大。*知道后替年轻人焦急,要裘自己去还这些钱。

  当时京剧名师李少春境遇不好,*有意让他去当教员,有改善、保护之意。有一次李少春遇见我,就问:“让我当教员,你知道吗?”他怕此事是假的。但*对此事很认真,一直惦记着,她说:“你跟他关系密切,多做工作,对他的病情有好处。”我们就去找他,多方鼓励他。

  裘盛戎等名师由于历史原因有抽大烟的习惯,*中*停了,受不了。裘有一天直接告诉*,请求帮助。*酌情同意,建议由医生控制,少量饮用,让他上台演出,同时慢慢戒掉。她说:“这是旧社会给他带来恶习,要劝他改正。他是国宝,应该好好保护。”

  运动前*曾对八一厂导演严寄洲的影片提了修改意见,严寄洲没改动。*就批评他固执己见,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结果运动中*的话被用上,整得他很苦。*认为这样处理不好。1974年我管电影,*找我:“庆裳,给你说一事,严寄洲给我来过一封信,很诚恳,说好几年没工作,想发挥点作用,闷得慌。*中整他厉害,有人利用我随便说的话,折腾他不轻,弄得我现在很困难。你去一趟八一厂,不要提我,怕八一厂又有人折腾。你出面保他,让他出来工作,他有这个能力。你替我保一下,你明天就去,然后给我回电话,不顺利的话,我再给你出主意。”我就去八一厂开座谈会,第二天严就出来工作了。

  1977年严寄洲在报纸上刊登大文章,揭发*怎么迫害他。我看了就想,其实有一段*对他的导演工作还是过问了,地关心过。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爱发脾气,脾气确实很暴,但发错了,就检讨。前一段我在甘家口路上偶然碰到原来钓鱼台17楼*处的服务员,我们俩闲聊,她说,*爱发火,碰到难处理的事就焦急,发火厉害,但有时过几天她又会说自己脾气不好,请人原谅。

  记得有一次开会,*说:“听别人说,某某有问题。”我就向她解释,认为不是那么回事,她听了大怒,说:“你怎么还保护他?”*就是说他有五一六嫌疑,她气呼呼地问我:“你打保票吗?”我说:“我打百分之八十。”事后我将调查来的材料告她,她才消气,说:“批评错了,你们不要生我的气,我这个人脾气急,我不是故意的,错怪你们了。你们要经得起批评,*批我,那就是直接骂我了。我捅了漏子,主席在电话中骂我不对。”

  从“*批评”话题扯起后她就在那时给我们讲了这么一段故事。1970年庐山会议后,*、叶群到处探风,到钓鱼台请*照相,*不想照,就借口说拍摄机器收起来,不使用了。*、叶群从钓鱼台走了,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向*电话报告,说几点几分*离开,*五分钟内不言语,突然间大发雷霆地说:“你混帐,你糊涂,你坏了大事,你知不知道团结*,分化陈伯达,你为什么不请示,一贯无组织无纪律……”*吓坏了,拿着电话筒连喘气都不敢出,小声问:“主席,怎么改正?”*说:“今天下午你拿相机、灯,到*那里承认错误,让他感觉你可信,请求给他拍照……”。*迅速带着器材赶到*住处,向*承认错误,*很高兴,说:“这哪是错误……”这就是那张著名的*学毛选照片的由来。记得1973年开十大,分组会上谈创作,*闲时又谈起这段经过,主席五分钟内不说话突然大发脾气给人印象最深。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是内行,懂戏。看了戏后她会有所准备,拿着提纲提意见,说:“昨晚一夜没睡好,想戏的问题,主要的应肯定,但也必须做较大的修改,我提几条请你们考虑……”或者说:“我不懂舞剧,懂一些共性,你们自己研究……”《红色娘子军》里的“常青指路”一场戏,就是在*指点下排练的,常青出场的动作,是我和演通信员的小彭一起编排的。

  *提出艺术上要出新,戏剧内容不改变,就没有生命力。*前她曾经做过秘密调查,看看旧京剧的演出情况,比如就调查过谭元寿上演的情况,查看观众到底有多少,她做过一番计算。当然,*做样板戏是有政治目的,为*造舆论。

  80年代我在秦城里面偶遇过*。秦城有四个大院子,彼此放风时间不同,关在里面的人平常是见不着的。有一次我在走廊里碰到*,她看着我,颇觉意外,但双方都没开口说话,各走各的路。她当时已显老态,走路慢,反应也慢。我估计是*方面时间掌握错了,再加上她走得慢,就造成这样相见。我算一下,这样碰巧撞上起码有两次。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秦城分几个监区,各自的院子很大,种了不少果树,空气不错,我们可以在自己所属的院子里面跑跑步。在那个时节,我们能见到黄永胜,他当时身体已不太好,拿一个凳子,走一圈就坐一会儿。以前我们认识,但此时不能说话,只能彼此点点头。

  在秦城里面,我知道戚本禹好打架,经常与*人员吵。我们说过:“那头不安静。”后来听说戚要出去了,他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到年头,回家了,到上海图书馆当历史组副组长……”

  我跟迟群在一起的时间较长,俩人能聊得来。*负责人有一次问我们,是否希望种一点地?我说:“愿意。”这只是象征性的劳动锻炼,我和迟群两人都是农家出身,对种地感兴趣。我们就要了三小块地,大约有三十多平方米,一块种西红柿,一块种花生,另一块种白薯。我们挖地浇水浇粪,两个卫兵也帮我们干,干得也挺多,他们在部队里都是连级*,大都是连长、指导员,二十七、八岁。收获的东西归我们,西红柿随便吃,打上水井的水洗了就吃,卫兵却不敢吃。我们说:“吃吧,我们共同流了汗水,好吃……”他们说:“真的不让吃,会受批评的……”结果就把多余的西红柿送到伙房。我们想吃花生,就让伙房炒。自己种自己吃,也算一种消愁解闷的方式。

  迟群出来后跟爱人复婚,我去他家,他爱人爱唠叨,不断地说跟着受罪,吃了那么多苦头。唉,说这种话还有什么意义,心里很烦,迟群和我心里何尝不是那么想。我们俩聊天,我多劝他宽心,想开一点。

  那一年,迟群住的公家房子可以按工龄买断,但爱人的工龄算数,组织上却说找不到他的档案,无法让他享受此待遇。如果能找到档案,买这一套房子就能便宜几万元。他当时生活待遇不好,省下这笔费用对他很重要。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互相推脱,他只好到八三四一部队、教育部、清华大学来回找他的档案,不得结果。他说,战争年代自己跟着*,做了不少事,怎么就不能照顾一下,给开个证明?

  很长时间他心情都很郁闷,不知道怎么办好?有一天晚上,他坐在桌旁想给*写信,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请求上面予以帮助。刚写了“*x同志并转党*……”几个字,就一头趴倒在桌上,是严重的脑出血。等他的时候,八三四一部队的人说找到他的档案了。

  到八宝山送别时,仪式简单,来的人不多,看到迟群最后的样子,我的心情不好受。印象最深的是,有几个清华大学的老教授特意来送他,说明清华还是有教师记住他曾经做过的事。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周总理找我谈话做思想工作

  我是1951年就认识周总理,他对我的成长经历比较了解,看过我许多次演出,看过我主演的《天鹅湖》、《海盗》、《泪泉》等,懂得芭蕾戏,关心甚多。

  *前紫光阁每半个月都有舞会,二三十人范围,参加的人有副总理、副委员长、军委副主席等,由*歌剧舞院负责艺术组织工作。周总理对*严厉,对一般群众好,院长赵沨怕总理见面批评他,有顾虑,就说庆棠跟总理熟,让我带队。

  *从来不去跳舞,蔡畅大姐偶而去过。舞会一般晚上11点结束,我们再吃点夜宵。

  1966年6月初*露出苗头,剧团工作大乱。我当时是剧团支部组织委员、演员队队长,我作为双料*,也受到冲击,被贴了大字报,有人也不听我说话。碰到那么巨大的政治动乱,舞会以后就停了。

  70年代初,在一次接见外宾之前,周总理找我谈话,说:“*、党*要组建新的文化部,让你到文化部工作。”我说:“过去我只做过一个剧团的工作,到文化部有种惧怕,水平低担负不了,给党的工作造成损失。”周总理说:“我告诉你,我干革命时没想到做总理,一开始我也害怕。要做工作,随时都会犯错误,随时改。”很快*下发文件,宣布文化组十人名单。

刘庆棠口述回忆:我们那些人的那些事

  80年代中期我因病出了秦城,就回老家休养。我现在就是人家找我到大学教课,为别人筹办民营艺术学校。最想排舞剧《》,看了很多史料,也写了舞台台本,找了原来《红色娘子军》作曲家来合作。排戏很难,我总想在晚年做一点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