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学习
1 RabbitMQ简介
1.1消息队列中间件简介
消息队列中间件是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组件,主要解决应用耦合,异步消息,流量
削锋等问题实现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和最终一致性[架构] 使用较多的消息队列有
ActiveMQ,RabbitMQ,ZeroMQ,Kafka,MetaMQ,RocketMQ
以下介绍消息队列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使用场景:异步处理,应用解耦,流量削锋和消
息通讯四个场景
1.2什么是RabbitMQ
RabbitMQ 是一个由 Erlang 语言开发的 AMQP 的开源实现。
AMQP :Advanced Message Queue,高级消息队列协议。它是应用层协议的一个开放
标准,为面向消息的中间件设计,基于此协议的客户端与消息中间件可传递消息,并不
受产品、开发语言等条件的限制。
RabbitMQ 最初起源于金融系统,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
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具体特点包括:
1.可靠性(Reliability)
RabbitMQ 使用一些机制来保证可靠性,如持久化、传输确认、发布确认。
2.灵活的路由(Flexible Routing)
在消息进入队列之前,通过 Exchange 来路由消息的。对于典型的路由功能,RabbitMQ
已经提供了一些内置的 Exchange 来实现。针对更复杂的路由功能,可以将多个
Exchange 绑定在一起,也通过插件机制实现自己的 Exchange 。
3.消息集群(Clustering)
多个 RabbitMQ 服务器可以组成一个集群,形成一个逻辑 Broker 。
4.高可用(Highly Available Queues)
队列可以在集群中的机器上进行镜像,使得在部分节点出问题的情况下队列仍然可用。
5.多种协议(Multi-protocol)
RabbitMQ 支持多种消息队列协议,比如 STOMP、MQTT 等等。
6.多语言客户端(Many Clients)
RabbitMQ 几乎支持所有常用语言,比如 Java、.NET、Ruby 等等。
7.管理界面(Management UI)
RabbitMQ 提供了一个易用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监控和管理消息 Broker 的许多方
面。
8.跟踪机制(Tracing)
如果消息异常,RabbitMQ 提供了消息跟踪机制,使用者可以找出发生了什么。
9.插件机制(Plugin System)
RabbitMQ 提供了许多插件,来从多方面进行扩展,也可以编写自己的插件。
1.3架构图与主要概念
1.3.1架构图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Ch9Fboia-1594645992933)(AC1AC6A5EA10412587848CEC42734B5F)]
1.3.2主要概念
RabbitMQ Server:
也叫broker server,它是一种传输服务。 他的角色就是维护一条
从Producer到Consumer的路线,保证数据能够按照指定的方式进行传输。
Producer: 消息生产者,如图A、B、C,数据的发送方。消息生产者连接RabbitMQ服
务器然后将消息投递到Exchange。
Consumer:
消息消费者,如图1、2、3,数据的接收方。消息消费者订阅队列,RabbitMQ将Queue中的消息发送到消息消费者。
Exchange:
生产者将消息发送到Exchange(交换器),由Exchange将消息路由到一个
或多个Queue中(或者丢弃)。Exchange并不存储消息。RabbitMQ中的Exchange有
direct、fanout、topic、headers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路由规则。
Queue:(队列)是RabbitMQ的内部对象,用于存储消息。
消息消费者就是通过订阅队列来获取消息的,RabbitMQ中的消息都只能存储在Queue中,生产者生产消息并最终投递到Queue中,消费者可以从Queue中获取消息并消费。多个消费者可以订阅同一个Queue,这时Queue中的消息会被平均分摊给多个消费者进行处理,而不是每个消费者
都收到所有的消息并处理。
RoutingKey:生产者在将消息发送给Exchange的时候,一般会指定一个routing key,
来指定这个消息的路由规则,而这个routing key需要与Exchange Type及binding key联
合使用才能最终生效。在Exchange Type与binding key固定的情况下(在正常使用时一
般这些内容都是固定配置好的),我们的生产者就可以在发送消息给Exchange时,通过
指定routing key来决定消息流向哪里。RabbitMQ为routing key设定的长度限制为255
bytes。
Connection:
(连接):Producer和Consumer都是通过TCP连接到RabbitMQ Server
的。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程序的起始处就是建立这个TCP连接。
Channels:
(信道):它建立在上述的TCP连接中。数据流动都是在Channel中进行
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是程序起始建立TCP连接,第二步就是建立这个Channel。
VirtualHost:
权限控制的基本单位,一个VirtualHost里面有若干Exchange和
MessageQueue,以及指定被哪些user使用
5种模式
1.注入依赖
<dependencies>
<!--SpringAMQP依赖,就是使用RabbitMQ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mqp</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2.生产者
1.相当于activeMQ的点对点模式
一个生产者对一个消费者的一对一发送消息
生产者需要发消息给队列,首先需要有一个队列
在管理界面中,创建一个队列,名字叫rabbit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
/**
* 第一个参数时队列名称,第二个参数是消息内容
*/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rabbit","456");
}
- Work queues(工作模式)
一个生产者对一个队列,一个队列对多个消费者
工作模式的生产者和直接模式的生产者是一样,不同之处是一个队列有多个消费者
当生产者发消息的速度比消费者要快,可以使用工作模式,
让多个消费者消费消息即可,避免消息堆积的问题
@Test
public void test2()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Thread.sleep(500);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rabbit","456");
}
}
3.分列模式(Fanout) Publish/Subscribe
- 相当于ActiveMQ的发布/订阅模式,一对多
- 生产者发消息给ExChange交换机
- 交换机把消费分别发给多个队列,每个队列都是一模一样的消息
- 每个队列都有一个消费者进行消息的处理
- 在管理界面,创建新的交换机,sunny,交换机的类型是Fanout
- 在管理界面,创建新的队列,tom
- 在管理界面,把rabbit和tom两个队列绑定到交换机上
- 在准备两个消费者监听两个队列
@Test
public void test3()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Thread.sleep(500);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sunny","","456");
}
}
4.Routing 指定路由键模式
交换机绑定队列的时候,指定路由键,交换机的类型是direct
发消息的时候,设置路由键,交换机会根据路由键,发消息给指定的队列
@Test
public void test4(){
/**
* 第一个参数: 交换机名字
* 第二个参数: 指定路由键
* 第三个参数: 发送指定内容
*/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sunny","abc","123");
}
5.主题模式 Topics
跟路由模式类似,区别是,路由键不是一个词,而是可以由多个词组成
表示任意的一个词,#表示零个,一个或多个词
词是由.进行分割
需要差U你感觉新的交换机,类型是topic,
绑定队列,指定队列的路由键
@Test
public void test5(){
//发消息
//第一个参数是exchange交换机的名字
//第二个参数是routingKey路由键,暂时不用
//第三个参数是消息内容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sunny","abc.u","123");
}
3.消费者
/**
* @author dh
*/
@Component
@RabbitListener(queues = "tom")
public class MyRabbitListener {
@Resource
private RabbitTemplate r;
@RabbitHandler
public void listener1(String msg){
System.out.println("消费者2获取的消息是:"+msg);
}
}
页面访问链接: http://192.168.19.0:15672/#/
用户名:guest 密码:guest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61211/article/details/107325310
上一篇: 高并发高可用复杂系统中的缓存架构(十三) redis集群
下一篇: 前端学习的5个阶段以及学习路线